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胶原与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贺 周欣 +4 位作者 舒珺 叶帆 任宁 黄体钢 李玉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13-818,共6页
目的通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对心肌细胞外胶原、小血管新生和心功能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原代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骨髓... 目的通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对心肌细胞外胶原、小血管新生和心功能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原代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心肌梗死对照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形态、心肌间质、血管密度、心室膨展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胶原变化。结果(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可缩小60min缺血/再灌注大鼠28d心肌梗死面积;(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轻心肌梗死动物左心室重塑,但心功能改善作用不明显;(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发挥细胞外基质抑制、促血管生成作用,心肌间质胶原含量、胶原分数下降,心肌毛细血管、小动脉密度增加。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促进血管新生和降低心肌胶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心肌胶原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激活的巨噬细胞心肌移植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宁 周欣 +4 位作者 李贺 黄体钢 叶帆 陈树涛 丛洪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观察激活的巨噬细胞(MΦ)心肌移植的旁分泌效应对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组织修复作用,探讨MΦ心肌修复机制。方法用苯妥英钠(PHT)激活培养的Wistar大鼠腹腔MΦ后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模型Wistar大鼠心肌移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 目的观察激活的巨噬细胞(MΦ)心肌移植的旁分泌效应对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组织修复作用,探讨MΦ心肌修复机制。方法用苯妥英钠(PHT)激活培养的Wistar大鼠腹腔MΦ后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模型Wistar大鼠心肌移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照(AMI)、PHT腹腔注射、MΦ移植(MΦ)、激活的MΦ移植(MΦ-PHT)及假手术组。于移植后第7、28天检测各组模型动物心室膨展指数、纤维面积、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梗死区小动脉/毛细血管密度,用Western blot分析术后7 d天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MI组比较,PHT、MΦ、MΦ-PHT组术后28 d膨展指数、纤维面积、非梗死区CSA均显著减少(P<0.05),小动脉密度显著增加(P<0.05);与MΦ组比较,移植激活的MΦ大鼠7 d梗死区VEGF、b-F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术后7、28 d小动脉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术后28 d心肌纤维面积显著缩小(P<0.05)。结论 MI后早期心肌移植激活的巨噬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组织血管新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苯妥英钠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心室重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