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救治理论在芦山地震医学救援中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杜海科 樊毫军 +1 位作者 丁辉 侯世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851-852,共2页
地震常造成环境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紧急医学救援是十分复杂的,而救援组织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取得最佳的救援效果尤其重要。芦山地震发生后,武警后勤学院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他们采用三级医学救援模... 地震常造成环境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紧急医学救援是十分复杂的,而救援组织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取得最佳的救援效果尤其重要。芦山地震发生后,武警后勤学院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他们采用三级医学救援模式在山区地震灾区展开医学救援。一级救治点设在行政村居住点、乡镇或县城驻地,以流动医疗队形式在地震早期开展医疗巡诊,稳定生命体征,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为后期救治赢得时机。以地区或市级医院为二级救治点,以当地指定的大型省级三甲医院作为三级救治点,开展疾病后期的专科和康复治疗。本研究描述了武警后勤学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芦山地震的经历,并评价了山区地震灾区三级医学救援模式的应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采取的三级医学救治模式用于山区地震灾区的医学救援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救治 医学救援 地震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升高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朝斌 孙中吉 杜海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白细胞计数分为三组:正常组113例,WBC...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白细胞计数分为三组:正常组113例,WBC计数(4.0—10.0)×10^9/L;轻度升高组58例,WBC计数10.1×10^9/L~15.0×10^9/L;显著升高组29例,WBC计数〉15.0×10^9/L。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律失常的差异性。结果显著升高组的cTnI和CK—MB水平分别为(1.1±0.28)ng,L和(10.3±4.9)ng/L,均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0.7±0.26ng/L)和(7.2±3.3ng/L)1)以及正常组(0.4±0.17ng/L)and(5.3±2.5ng/L)(均P〈O.叭)。轻度升高组的cTnI和CK—MB水平亦显著该高于正常组(均P〈0.01)。显著升高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9%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48.3%)和正常组(45.1%)。显著升高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速或室颤)发生率为20.69%(5/29),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6.90%(4/58)]和正常组[0.88%(1/113)](均P〈0.01)。轻度升高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ACS患者外周血WBC计数越高,血清cTnI、CK—MB水平越高,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WBC计数升高对ACS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白细胞计数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律失常 相关性
下载PDF
叶酸和维生素B_6及维生素B_(12)缺乏对脑梗死大鼠甲基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煜伟 张赛 +3 位作者 涂悦 王海生 王振国 刘洋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2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探究叶酸和维生素B_6及维生素B_(12)缺乏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甲基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只MCAO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iet组和Ctrl组,各13只。Diet组喂食叶酸、维生素B_6和维生素B12缺乏饲料;Ctrl组喂食... 目的探究叶酸和维生素B_6及维生素B_(12)缺乏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甲基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只MCAO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iet组和Ctrl组,各13只。Diet组喂食叶酸、维生素B_6和维生素B12缺乏饲料;Ctrl组喂食对照饲料,喂养时间为6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甲基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甲硫氨酸(SAM)、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含量。采用DNA总甲基化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结果与Ctrl组相比,Diet组血浆Hcy、SAH浓度升高[(36±9)μmol/L比(14±4)μmol/L、(13.9±1.5)μmol/L比(8.8±1.9)μmol/L],血浆SAM浓度降低[(10.4±2.0)μmol/L比(16.7±1.7)μmol/L], DNA总甲基化水平降低[(0. 47±0.03)%比(0. 62±0.04)%],第3、4、5天定向航行实验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增加[(51±9)s比(32±7)s、(47±8)s比(30±7)s、(45±8)s比(25±9)s],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_6和维生素B_(12)缺乏可导致MCAO模型大鼠Hcy水平升高、DNA甲基化水平下降及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DNA甲基化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煜伟 王宏鑫 +4 位作者 吴丹 张赛 涂悦 陈旭义 刘洋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0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7年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启动了院内感染防控专项行动。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NICU住院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7年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启动了院内感染防控专项行动。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N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院内感染情况以及院内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病原体分离结果等,分析2016年与2017年的变化。结果 2016—2017年NICU住院患者共1 117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 7%(287/1 117),2017年N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2016年[19.7%(135/685)比35. 2%(15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院内感染患者共223例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检出的病原体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4.8%)、铜绿假单胞菌(12. 6%)、肺炎克雷伯菌(11. 7%)。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前5位分别为下呼吸道(25.4%)、血液(13.6%)、尿路(12.9%)、腹部器官(11.2%)、皮肤或软组织(11.2%)。结论 2017年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2016年,原因是2017年启动了院内感染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能够大幅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院内感染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朝斌 孙中吉 杜海科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急诊科就诊的疑似AMI患者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学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确定临床诊断,并分为AMI组和非AMI组。比...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急诊科就诊的疑似AMI患者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学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确定临床诊断,并分为AMI组和非AMI组。比较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MB)三种标志物对早期AMI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AMI组54例,非AMI组46例。H-FABP检测AMI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及CK-MB,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K-MB,但与cTnI比较无差异;H-FABP对AM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0.0%,其次为cTnI,最后为CK-MB。结论 H-FABP对早期AM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作为可疑AMI患者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经腹腔镜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海东 魏茂提 +3 位作者 穆霄燕 马程 王萌 高恩香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813-814,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25例。根据术前腹部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确定适应证,以腹腔肠系膜水肿、小肠间可见明显游离气体影及超...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25例。根据术前腹部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确定适应证,以腹腔肠系膜水肿、小肠间可见明显游离气体影及超声多普勒超声评估腹腔游离液体≤400ml的病例作为腹腔镜组(8例),并选择同期开腹手术病例作为传统开腹组(17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2.00±0.26)d比(2.94±0.18)d,P〈0.01]。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3.1±3.0)、(131.8±1.9)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0比47.1%(8/17),P〈0.05]。结论在术前正确诊断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肠破裂 创伤 微创
下载PDF
冠心病心力衰竭伴肺动脉压升高对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中吉 吴素丽 +1 位作者 王萌 仇海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伴肺动脉压力升高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W1)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依据多普勒超声测量的肺动脉压(PAP)升高和正常分为2组:肺动脉压升高,...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伴肺动脉压力升高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W1)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依据多普勒超声测量的肺动脉压(PAP)升高和正常分为2组:肺动脉压升高,PAP≥40mmHg的98例为试验组;肺动脉压正常,PAP〈40mmHg的62例为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超声测量的E峰/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PAP和心电图PTFV1值,比较两组间总的差异性。与此同时,比较试验组中肺动脉压力轻度(PAP=40-50mmHg)、中度(PAP=51-70mmHg)和重度升高(PAP≥70mmg)对PTFV1值的影响。结果(1)试验组的E/A和EF值低于对照组[0.85±0.17、(41.4±10.26)%]vs.[1.03±0.22、(48.1±7.03)%],P〈0.05],而PTFV1绝对值却大于对照组[-(0.116±0.044)mm/s vs.-(0.085±0.029)mm/s,P〈0.01],说明试验组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减退程度大于对照组,PTFV1绝对值的增大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一致。(2)在PAP轻度、中度和重度升高的试验组患者中,PTFV1绝对值也依次增大,分别为-(0.089±0.027)mm/s、-(0.136±0.034)mm/s和-(0.202±0.031)mm/s,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TFV1绝对值伴随PAP的升高而增大。结论PTFV1绝对值的增大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和PAP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心电图PTFV1值的变化对于认识左心功能不全伴发的被动性肺动脉压的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肺性 心功能不全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