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PET-CT结合HR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毅红 杨明 +4 位作者 丛粮 顾倩 孙海辉 高静 宦欢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1)孤立结节型(12例):表现为密度略不均匀或并有磨玻璃样密度的单发结节,主要征象为分叶、短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晕征、血管集束征,SUVmax均值为3.78±1.54;(2)多发结节型(5例):表现为两肺散在多发的结节,以中下肺叶为主,结节大小不一,小结节无放射性聚积,对于直径>5 mm的结节,SUVmax均值为3.46±1.32。(3)肺炎型(7例):为一个或多个肺叶的实变,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或蜂窝征,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部分病灶FDG摄取为阴性。结论18F-FDG PET-CT结合HR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PET与HRCT图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明 李毅红 +1 位作者 丛粮 顾倩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淋巴瘤患者(HL 6例,NHL 22例)在治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CT对比检查的结果,并与增强CT及骨髓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68处...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淋巴瘤患者(HL 6例,NHL 22例)在治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CT对比检查的结果,并与增强CT及骨髓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68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67个,检出率为98.5%,其中结内37个全部检出(100%),结外31个检出30个(96.8%);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45个(66.2%),其中结内37个检出32个(86.5%),结外31个仅检出13个(41.9%)。6例(21.4%)的分期得到上调并改变了1例(3.6%)的治疗方案。治疗后32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29个,检出率为90.6%,其中结内17个检出15个(88.2%),结外15个检出14个(93.3%);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18个(56.3%),其中结内17个检出13个(76.5%),结外15个仅检出5个(33.3%)。治疗后有2例(7.1%)的分期得到上调,8例(28.6%)下调,改变了8例(21.4%)的治疗方案。18F-FDG PET-CT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结内病灶检出率与增强CT相似(P<0.05),而结外病灶检出率则明显高于增强CT(P>0.05)。28例中25例18F-FDG PET-CT与骨髓穿刺结果一致。治疗后18F-FDGPET-CT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为83.3%;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50%。结论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准确分期和残余病变性质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PET-CT检查患者的心理分析及针对性护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PET-CT检查 针对性护理 心理分析 个性分析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配合检查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毅红 刘春利 +1 位作者 卫建国 聂卫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MM患者的PET-CT资料,分别记录病灶骨质破坏的部位并按骨质破坏形态进行分类,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 27例MM患者中有26例PET-CT检出病灶...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MM患者的PET-CT资料,分别记录病灶骨质破坏的部位并按骨质破坏形态进行分类,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 27例MM患者中有26例PET-CT检出病灶(阳性率为96.3%),共检出病灶354个。PET和CT同时检出60.2%(213/354)的病灶,34处病灶仅在PET检出(34/354,9.6%),而107处病灶仅在CT检出(107/354,30.2%)。PET-CT表现分三型:①骨质疏松型(4例),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或断续不连,可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肋骨病理性骨折,PET示轻度代谢异常增高,SUVmax均值为3.5±1.0。②骨质破坏型(20例),表现为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等,PET示大部分为中低代谢,SUVmax均值为3.1±1.0,合并软组织肿块时为高代谢,SUVmax均值为5.3±1.7。③骨质硬化型(3例),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破坏与硬化混合存在或骨质破坏周围有硬化缘,PET示轻度代谢异常增高,SUVmax均值为3.5±1.2。结论 PET-CT对于MM的诊断及评价全身累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毅红 顾倩 +1 位作者 卫建国 刘林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肺部炎性肿块患者的18F-FDG 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肺部炎性肿块患者的18F-FDG 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a)结节型(5例),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单发结节,主要征象为边缘有长毛刺,桃尖征,晕征,PET示放射性摄取增高,病灶周围有略低代谢的晕,SUVmax均值为5.64±0.56;b)支气管血管束浸润型(7例),表现为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跨段分布的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类圆型或片状密度增高影,其长轴与肺段走行一致,边缘模糊或平直,密度不均,内有含气支气管影,部分支气管见截断,PET示放射性摄取增高,病灶内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结节样浓聚灶,SUVmax均值为6.36±1.32;c)胸膜下型(8例),表现为肺野周边的团块影,病变基底位于胸膜,并与临近胸膜相连,相邻壁层胸膜见增厚,内缘可见扫帚征。PET-CT示病灶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内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结节样浓聚灶或环状代谢增高,SUVmax均值为7.39±1.13。延迟扫描3种类型肺炎性肿块SUVmax均可上升或下降。结论18F-FDG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肿块存在一定的特异征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肿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明 李毅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PET-CT集中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显像的双重优势,在淋巴瘤的准确分期,恶性程度评价,治疗效果评估、肿瘤复发鉴别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淋巴瘤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毅红 刘春利 +1 位作者 卫建国 聂卫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PET/CT资料,记录原发灶部位、骨转移部位及骨外转移部位(包括前哨淋巴结及脏器)并按CT骨转移诊断标准进行分...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PET/CT资料,记录原发灶部位、骨转移部位及骨外转移部位(包括前哨淋巴结及脏器)并按CT骨转移诊断标准进行分类,测量其最大标准摄取值。结果 PET/CT显像检查确定61例原发灶,11例未找到原发灶。66例为多发骨转移,6例为单发骨转移;原发灶部位依次为肺癌(31例)、前列腺癌(6例)、胃癌(4例)、结肠癌(3例)、甲状腺癌(3例)等;溶骨性转移以肺癌(22例)、胃肠癌(7例)多见,成骨性骨转移以前列腺癌(5例)、肺癌(4例)多见,混合性骨转移以肺癌(5例)、鼻咽癌(2例)多见;胸部骨及脊柱转移多见肺癌(31例),骨盆及脊柱转移多见肺癌(23例)、前列腺癌(6例)。结论 PET/CT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时,需根据骨转移的类型、部位及前哨淋巴结和脏器转移的位置找出原发灶,必要时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 未知原发灶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