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洪涛 程世翔 +3 位作者 吴焕成 李兆麟 涂悦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人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人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220kPa)联合醒脑静注射液3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0d;对照组只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NDS(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0.72±2.92比15.10±5.4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全血低切黏度:7.03±1.69比8.28±1.56;全血高切黏度:5.82±0.96比6.95±1.20;血浆黏度:1.45±0.22比1.69±0.37,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比66.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后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更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醒脑静 中药注射剂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建伟 杨东军 +1 位作者 陈旭义 梁海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TBI)模型,假手术组只钻孔露骨,不予液压打击。治疗组术后给予...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TBI)模型,假手术组只钻孔露骨,不予液压打击。治疗组术后给予奥拉西坦100 mg/(kg.d)灌胃,连续给药21 d。术后第1、4、7、14、21天对三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15~19 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大鼠每日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在目标象限内搜索时间及经过目标平台位置次数。结果:术后7,14,21 d,治疗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16,17,18,19 d,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搜索时间及经过目标平台位置次数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减轻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程度,增强对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空间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Morris水迷宫测试
下载PDF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以及血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沈继春 钟士江 +1 位作者 李双英 李戈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为急性脑梗死组,以同期本院6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为急性脑梗死组,以同期本院6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减少(×10’/L:191.01±62.65比234.54±77.60),平均血小板体积[MPV(f1):16.51±1.37比10.16±1.76]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2.74±3.71)%比(13.02±2.96)%]明显增大(均P〈0.05),血小板比容(PET:0.40±0.14比0.37±0.14)、大血小板比例(P—LCR:0.37±0.10比0.32±0.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29.13±4.66比36.32±3.84]、凝血酶原时间[PT(s):11.38±1.27比12.49±0.92]则明显缩短(均P〈0.05);纤维蛋白原[Fib(g/L):5.11±0.82比3.37+0.73]及D-二聚体(μg/L:790.23±471.69比377.29±140.41)均明显增高(均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92.28±15.33)%比(107.69±12.03)%]、凝血酶时间[TT(s):16.04±2.06比15.66±1.74]、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0.96±0.15比1.02±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胆固醇[TC(mmol/L):5.31±1.06比3.84±0.80]、甘油三酯[TG(mmol/L):3.20±1.39比2.29±0.77]及低密度脂蛋白[LDL(mmol/L):3.05±0.60比2.29±0.77]均明显增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mmol/L):0.71±0.17比0.75±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凝血功能改变及脂代谢的紊乱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凝血功能 血脂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对颅脑创伤大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令狐海瑞 程世翔 +4 位作者 涂悦 孙洪涛 徐忠伟 魏向阳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每组10只。用液压冲击致伤法建立中度TBI动物模型,常温或亚低温干预6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区APPmRNA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常温组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分)明显降低(26.08±1.23比35.00±0.00),脑海马组织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APP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APPmRNA:1.491±0.122比0.711±0.082,APP蛋白:1.782±0.034比0.763±0.023,Aβ蛋白:1.321±0.240比0.092±0.002,均P〈0.05)。与TBI常温组比较,TBI亚低温干预能显著提高大鼠TBI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32.29±1.31比26.08±1.23),增加脑海马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细胞数,APPmRN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PPmRNA:0.733±0.084比1.491±0.122,APP蛋白:0.653±0.026比1.782±0.034,Aβ蛋白:0.123±0.003比1.321±0.240,均P〈0.05)。结论大鼠TBI后的APP蓄积可能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机制之一,亚低温可通过减少APP的生成来减轻SBI的程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亚低温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引流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延民 马铁柱 +2 位作者 涂悦 赵明亮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和颅内压监护对Hunt-Hess分级Ⅱ-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自发性SAH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血... 目的研究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和颅内压监护对Hunt-Hess分级Ⅱ-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自发性SAH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均给予腰大池置管引流、止血及预防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及颅内压监护。发病后7d及14d分别观察患者脑电图(EEC)情况以及脑梗死和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EEC以皮质普遍性改变为主,表现为阵发性中至高幅慢波,分级越重,出现慢波的频率越多,部分患者出现尖波。研究组发病后7d和14dEEG轻度异常者均较对照组增加,中、重度EEG异常者均减少[7d轻度(例):17比7,中度(例):8比12,重度(例):5比11;14d轻度(例):20比11,中度(例):7比10,重度(例):3比9,均P〈0.053;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脑梗死7d:6.7%比26.7%,14d:16.7%比40.0%;脑积水7d:10.0%比33.3%。14d:13.3%比40.0%,均P〈0.05)。结论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能有效改善自发性SAH患者的恢复状况,同时降低SAH造成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穿刺引流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鹏 薛德友 +1 位作者 张赛 马铁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血块。观察组入院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先进行侧脑室穿刺术,暂不引流脑脊液,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立即开始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规律注入尿激酶,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评价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轻残6例,中残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15.79%;观察组轻残15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恢复良好率为37.50%,与对照组相比其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动脉瘤并行脑室引流术,尽早引流脑室内血块,再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室出血铸型 介入栓塞 脑室引流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脉血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 张赛 +1 位作者 孙世中 曹海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水蛭制剂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脑系中心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长春西汀、依... 目的观察水蛭制剂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脑系中心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长春西汀、依达拉奉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脉血康胶囊0.75g,每日3次,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红细胞比容(HCT)、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血小板功能指数(PF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Fib、TC、TG、HCT、血黏度、Arbc、PFI及ND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观察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Fib(g/L):3.13±0.13比4.51±0.21,TC(mmol/L):4.10±0.44比6.18±0.75,TG(mmol/L):1.84±0.56比2.36±0.56,HCT:0.39±0.03比0.59±0.70,血黏度(mPa·s):1.23±0.39比1.58±0.56,Arbc:6.55±1.05比8.78±1.99,PFI:1.11±0.72比2.60±1.13,NDS(分):8.2±1.9比21.1±1.1,均P〈0.05];而PLT(×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21±7.18比186.12±7.10,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功能,对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胃溃疡病史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脑梗死患者仅服用此一种口服药即可达到降脂、降纤及抗血小板的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胃溃疡 水蛭制剂 脉血康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Sonoclot检测仪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监测的应用
8
作者 王鹏 张赛 陈旭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Sonoclot检测仪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onoclot检测仪对7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定点监测血小板功能,分别在伤后入院时、伤后24 h、伤后72 h、伤后5 d、伤后7 d对患者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Sonoclot检测仪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onoclot检测仪对7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定点监测血小板功能,分别在伤后入院时、伤后24 h、伤后72 h、伤后5 d、伤后7 d对患者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测量计算凝血曲线的各项指标(包括T1、R1、PF、T2、R2、R3、Peak、TP、TCR、α角),并进行相互对比,找出血小板变化规律。结果:R2、R3、Peak、PF值分别在伤后24 h出现明显增高,伤后72 h出现降低,而在伤后5 d、伤后7 d逐渐恢复正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α角和TP值分别在伤后24 h出现明显降低,伤后72 h出现回升增高,而在伤后5 d、伤后7 d逐渐恢复正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1、T2、R1、TCR的变化无明显规律,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在伤后24 h出现明显亢进,即表现高凝态,在伤后72 h出现明显下降,即低凝态,到伤后7 d各项参数逐渐恢复正常。Sonoclot血小板功能检测仪具有检验方便迅速的特点,其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血小板功能 Sonoclot检测仪
下载PDF
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会娟 钟士江 +3 位作者 李平 马铁柱 薛德友 张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60例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30例(梗死前服拜阿司匹林100mg6个月以上),与空白对照组30例(梗死前未服用过阿司匹林),两组均给予常规改...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60例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30例(梗死前服拜阿司匹林100mg6个月以上),与空白对照组30例(梗死前未服用过阿司匹林),两组均给予常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根据指南严格按照5mg/kg给予rt-PA,测量溶栓前及溶栓后3、6、12、24、48h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凝血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组PAgT、FIB在1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TT的变化在24h比较明显(P<0.05),对PLT计数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死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血小板功能收到一定的抑制,静脉使用rt-PA后PAgT、FIB、APTT有明显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出血倾向,术前应常规监测血小板功能状态可能会影响rt-PA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血小板功能 凝血四项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后康复指导
10
作者 刘莉 《医学信息》 2012年第8期502-503,共2页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因各种综合因素影响的由脊髓牵拉、圆锥底位、脊髓等有一系列病理改变而造成的一组神经损害征候群,会有多系统畸形、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对113例TCS术后患儿进行...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因各种综合因素影响的由脊髓牵拉、圆锥底位、脊髓等有一系列病理改变而造成的一组神经损害征候群,会有多系统畸形、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对113例TCS术后患儿进行康复指导,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术后康复指导内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术后康复指导 患儿 小便功能障碍 多系统畸形 综合因素 神经损害 病理改变
下载PDF
61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洪涛 王延民 +2 位作者 涂悦 程世翔 张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伴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sTBI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1株泌尿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伴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sTBI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1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3.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3%,肺炎克雷伯菌占9.8%,革兰阳性菌占26.3%,真菌占9.8%;病原菌耐药性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耐药,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20.0%以外,对其他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感染 重型颅脑创伤 病原菌
原文传递
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震 李建军 +3 位作者 董化江 单云官 王永阔 李伯森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蕨麻提取物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每组10只。右心房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蕨麻提取物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每组10只。右心房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蕨麻提取物中、低浓度预处理组血清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TNF-α mRNA[吸光度(A)值]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以模型组升高更显著[血清TNF-α(pg/L):93.8±5.3比46.5±4.2,心肌组织TNF-α mRNA:0.79±0.11比0.37±0.10,心肌组织TNF-α蛋白:0.92±0.09比0.49±0.11,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蕨麻提取物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TNF-α均明显降低,以蕨麻提取物高浓度预处理组降低更显著(血清TNF-α:44.0±2.9,心肌组织TNF-α mRNA:0.33±0.09,心肌组织TNF-α蛋白:0.45±0.18,均P〈0.05)。结论TNF-d在大鼠心肌I/R损伤过程中表达上调,用蕨麻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正丁醇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多元监测技术在神经ICU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海华 张赛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41-443,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原发损伤后,触发缺血缺氧、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钙内流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神经继发性损伤。及时而准确地监测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对于减少继发性损伤、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医... 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原发损伤后,触发缺血缺氧、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钙内流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神经继发性损伤。及时而准确地监测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对于减少继发性损伤、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诊治方案的依据已由宏观的体征和组织形态变化转入微观的细胞分子事件,由定时的收集检测进入实时动态监测,神经重症监护室(neHrologicalintensiveunitcare,NICU)已进入床旁多元监测时代。本文旨在对近年来NICU引入的多种先进监测措施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 神经重症监护 护理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蔚永运 赵楠 申亚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931-3932,393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数据。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的2 0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数据。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的2 0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45例,发生率为7.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8株占67.6%,革兰阳性菌36株占24.8%,真菌11株占7.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100.0%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0%耐药。结论医院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现多药耐药性,临床应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抗感染的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患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分析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艳 李平 陈春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0-901,906,共3页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167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84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167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84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经痰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67株,其中头孢他啶组细菌清除率66.3%,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细菌清除率达88.1%,两组细菌消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他啶组患者痊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75.9%,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痊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好,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舒巴坦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涤痰通腑汤对脑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蔚永运 申亚峰 赵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应用涤痰通腑汤对其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和涤痰通腑汤组各12只。实验前10d各组大鼠进行高脂饮食制备痰热腑实证动物模型;实验第11天,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应用涤痰通腑汤对其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和涤痰通腑汤组各12只。实验前10d各组大鼠进行高脂饮食制备痰热腑实证动物模型;实验第11天,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术后6,24,48,72h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测定术后72h大鼠血浆神经肽、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行为学表现,且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血浆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手术后24,48h依达拉奉组和涤痰通腑汤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72h依达拉奉组和涤痰通腑汤组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血浆神经肽水平均较模型组大鼠降低(P<0.05)。结论涤痰通腑汤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和血浆神经肽的产生而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涤痰通腑汤 炎性因子 血浆神经肽
原文传递
四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范春芳 陈旭义 梁晋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评价4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对2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就诊时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共分为4组:A组(前列地尔组51例)、B组(奥扎格雷组49例)、C组(丹红注射液组56例)、D组(血塞通组5... 目的:评价4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对2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就诊时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共分为4组:A组(前列地尔组51例)、B组(奥扎格雷组49例)、C组(丹红注射液组56例)、D组(血塞通组52例),分别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5248.6、4253.7、4475.8、3501.2元,有效率分别为92.2%、83.7%、87.5%、76.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6.93、50.82、51.15、45.53;A、B、C组相对于D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07.2、110.7、91.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9%、6.1%、12.5%、11.5%。结论前列地尔组方案为较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药物疗法 成本及成本分析
原文传递
温敏干细胞联合亚低温抵抗颅脑创伤后缺氧微环境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舯 涂悦 +3 位作者 孙洪涛 李晓红 屈阳 张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观察温度敏感型干细胞联合亚低温在缺氧环境中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方法建立一种温度敏感型干细胞株,BrdU标记;体内研究通过建立液压冲击重型颅脑创伤模型、移植温敏干细胞和亚低温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近缘BrdU的表达水... 目的观察温度敏感型干细胞联合亚低温在缺氧环境中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方法建立一种温度敏感型干细胞株,BrdU标记;体内研究通过建立液压冲击重型颅脑创伤模型、移植温敏干细胞和亚低温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近缘BrdU的表达水平;体外研究通过低氧培养或低营养低熔点凝胶培养模型,调整培养箱温度(33℃或37℃),进行细胞计数,免疫细胞荧光检测PCNA或caspase3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体内和体外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第7天,温敏干细胞联合亚低温组损伤近缘的BrdU阳性数量显著增多(P〈0.01);低氧培养中,亚低温处理组较非处理组的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明显增加,而亚低温联合温敏干细胞组的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增加最为显著(P〈0.01);低营养培养环境中,亚低温处理组较非处理组的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而亚低温联合温敏干细胞组的caspase3表达减少最为显著(P〈0.01);体内和体外Westernblot结果显示亚低温联合干细胞组HIF-1α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温敏干细胞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增加移植干细胞抵抗TBI后缺氧微环境的能力和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可为TBI后干细胞移植提供新且更为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干细胞 亚低温 缺氧 微环境 HIF-α
原文传递
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吴绘 马铁柱 +3 位作者 孙世中 苏娅 涂悦 张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容量参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及压力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对NPE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评价血管外肺水指...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容量参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及压力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对NPE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36例并发NPE的神经科危重患者,采用PiCCO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CVP、ITBVI、GEDVI、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指标,ITBVI、GEDVI、CVP与EVLWI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d的EVLWI变化。结果EVLWI与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1),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01),而与CVP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PVPI、EVLWI与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0.48、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治疗前EVLWI(ml/k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6比9.4±1.8,P〉0.05);存活组治疗3d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6.92±1.64比8.64±2.62,P〈0.05),且明显低于死亡组治疗3d后(6.92±1.64比9.88±2.44,P〈0.05)。结论容量参数GEDVI、ITBVI比压力参数CVP评估NPE患者的EVLWI更为准确、可靠;NPE患者PVPI、EVLWI越高,PaO2/FiO2越低;动态观察NPE患者的EVLWI可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血管外肺水指数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治疗14例神经外科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明亮 孙世中 +4 位作者 杨细平 涂悦 李建军 马铁柱 张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本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亚低温治疗中心使用利奈唑胺治疗14例MRS颅内感染患者的资料。... 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本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亚低温治疗中心使用利奈唑胺治疗14例MRS颅内感染患者的资料。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取血及脑脊液(CSF)培养,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细菌学检查,评估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给予MRS颅内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治疗14d后,患者临床症状和CSF化验指标显著好转;CSF葡萄糖(mmol/L)由1.00(0.65)升至3.15(1.60),CSF蛋白定量(mg/L)由2238.50(2072.50)降至606.50(217.30),CSF白细胞数(×10^6/L)由920.00(1587.50)降至30.00(40.00),CSF中性粒细胞比例〉0.20者由14例减少至1例;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g/L)明显降低并恢复正常[由0.65(1.16)降至0.08(0.09),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2/14),CSF细菌清除率达100%。给予利奈唑胺期间,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能够有效控制MRS颅内感染和缓解炎症反应,疗效明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颅内感染 神经外科术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