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冉玉力 廖雪娇 +2 位作者 蒲正川 刘丹 张浩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峨眉山市中医院、峨眉山市佛光医院、井研县人民医院、犍为县人民医院等6家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596例患者,采...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峨眉山市中医院、峨眉山市佛光医院、井研县人民医院、犍为县人民医院等6家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596例患者,采用KDQOL-SFTM1.3量表进行生命质量调查。结果:596例血透患者肾病情况评分均数(49.12±19.44),一般健康情况评分均数(45.56±18.76),总体健康水平评分均数(44.26±21.53)。与北京、广州等研究结果相比,在肾病情况和总体健康水平评分差异不明显,在一般健康情况评分乐山地区低于北京、广州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大于60岁患者在一般健康情况、总体健康水平方面与小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越显著(P<0.01);而文化程度为大学、在职、家庭收入高、营养状态好的患者一般健康情况、总体健康水平得分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失业或退休、低收入以及营养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躯体健康问题方面优于女性;透析龄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呈负相关;年龄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交能力、睡眠质量存显著负相关;就业状态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交能力、性功能、社会支持、工作状况、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白蛋白水平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交能力、性功能、社会支持、工作状况、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文化程度与躯体角色、肾病对生活的负担呈正相关;家庭收入与躯体角色、情感角色呈正相关,见表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就业状态、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乐山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年龄、就业状态、白蛋白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KDQOL-SFTM量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冉玉力 徐蓓蓓 廖雪娇 《西南军医》 201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横断面调查,评价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8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详细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是否使...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横断面调查,评价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8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详细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是否使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和维生素D的使用情况,同时检测血清钙(Ca)、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正总钙低于目标范围者31例,占16.7%;达标者131例,占70.4%;高于目标范围者24例,占12.9%。血磷低于目标范围者19例,占10.2%;达标者52例,占28%;高于目标范围115例,占61.8%。钙磷乘积达标者84例,占45.2%;高于目标者102例,占54.8%;i PTH高于目标范围92例,占49.5%;达标者57例,占30.6%;低于目标范围者37例,占19.9%。将全部研究对象作为整体,以i PTH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血钙、血磷、血红蛋白、白蛋白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白蛋白、C-反应蛋白、磷、血红蛋白、钙磷乘积进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i PTH与血、C-反应蛋白呈显著正相关,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及i PTH的控制未能达到K/DIGO指南推荐的目标范围,以血磷和i PTH增高明显,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及iPTH清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3
作者 罗丹 林彬 +2 位作者 张浩 冉玉力 粟珏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137-313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清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将患者分成高通组、低通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威高HF18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Fresenius F7低通量聚砜...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清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将患者分成高通组、低通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威高HF18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Fresenius F7低通量聚砜膜,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磷、iPTH水平。结果单次透析后高通组血清磷下降率优于低通组(P<0.05)。低通组治疗12周后血清磷无明显变化,iPTH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磷、iPTH均明显下降(P<0.05),同低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钙均轻度增高,分别为(8.95±1.33)、(9.04±1.14)mg/d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清磷、iPTH,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聚砜透析器 高磷血症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冉维敏 冉玉力 +1 位作者 粟珏佳 徐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关于钙磷代谢处理指南为原则,运用PDCA模式,对MHD患者制定实施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关于钙磷代谢处理指南为原则,运用PDCA模式,对MHD患者制定实施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结果运用PDCA模式,对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干预管理后,患者CQI前与CQI后3月、6月、9月、12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对入选的82例病人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发现CQI后矫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达标率明显上升,同CQI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CQI方法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管理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持续质量改进 钙磷代谢紊乱 护理
下载PDF
醋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冉玉力 张璐 徐蓓蓓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1),治疗组给予餐中口服醋酸钙,9片/d;对照组给予餐中口服碳酸钙,9片/d,疗程共12 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 w... 目的探讨醋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1),治疗组给予餐中口服醋酸钙,9片/d;对照组给予餐中口服碳酸钙,9片/d,疗程共12 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 w,检测两组透析前的血钙、磷、i PTH水平。结果两组血磷水平于治疗开始后均逐渐下降,自治疗4 w起,治疗组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钙水平正常,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均随口服药物时间增长而升高,至6 w后血钙水平趋于稳定,自治疗4 w起,对照组血钙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血i PTH水平在12 w观察期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醋酸钙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减少高钙血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钙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疗效
下载PDF
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力缺失性骨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冉玉力 李晓琴 廖雪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对患有动力缺失性骨病(ABD)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观察其提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评估其对血液透析患者AB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2例患者使用含钙1.25 mmol/L透析液,对照组30例... 目的:对患有动力缺失性骨病(ABD)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观察其提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评估其对血液透析患者AB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2例患者使用含钙1.25 mmol/L透析液,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含钙1.5 mmol/L透析液,常规血液透析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变化情况,及达到NFK-K/DOQI指南推荐目标范围的患者的比例。结果:治疗组经1.25 mmol/L低钙透析液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钙、血磷、钙磷乘积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达到NFK-K/DOQI指南推荐目标范围的患者比例上升(P<0.05),仅3例患者先后出现血iPTH水平轻度超过目标范围,最高值427.3 ng/ml,需加用罗盖全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低钙抽搐、精神状态改变、低血压等情况发生。结论:对ABD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能有效升高其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从而达到治疗ABD的目的,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缺失性骨病 血液透析 低钙透析液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冉玉力 粟珏佳 +1 位作者 李晓琴 徐海 《西南军医》 201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病情稳定的MHD患者43例,检测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探讨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病情稳定的MHD患者43例,检测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段甲状旁腺素、钙、磷、FGF-23,以多层螺旋CT及Agaston评分方法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并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钙化31例(72.09%),仅12例(27.91%)冠状动脉钙化<l0分,属于无钙化。其中6例(19.35%)冠状动脉钙化在ll^100分,为轻度钙化;17例(54.83%)冠状动脉钙化在101~400分,为中度钙化;8例(25.82%)冠状动脉钙化≥400分,为重度钙化。31例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中,10例(32.25%)冠状动脉1支钙化;14例(45.16%)冠状动脉2支钙化;5例(16.13%)冠状动脉3支钙化;2例(6.46%)冠状动脉4支均钙化。发现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着冠状动脉钙化加重明显升高。随着FGF-23水平的升高,患者透析龄增大、钙磷乘积及血磷升高(P<0.05)。Logistic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筛选表明,年龄、透析龄、钙磷乘积、FGF-23、血磷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其中FGF-23水平、血清磷升高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钙化是MHD患者常见并发症,血清FGF-23水平与血磷呈正相关,是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冠状动脉钙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微炎症、营养状况的影响
8
作者 冉玉力 徐蓓蓓 粟珏佳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紊乱、异位钙化、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药物保守治疗效果通常不佳,研究表明[1],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紊乱、异位钙化、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药物保守治疗效果通常不佳,研究表明[1],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是解决SHPT的有效手段,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微炎 症营养不良
下载PDF
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蒲正川 冉玉力 廖雪娇 《包头医学》 2016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dialysis,M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13例合并继发...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dialysis,M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13例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维持性透析患者(MHD),口服盐酸西那卡塞片,同时根据治疗后i PTH、血钙值变化增加西那卡塞剂量或加用钙剂,共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测定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血磷、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13例患者血清i PTH治疗8周后下降至(552±175)pg/ml,与治疗前(1348±316)pg/ml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如骨痛、四肢无力、皮肤瘙痒等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5例,胃肠道反应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西那卡塞能有效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i PTH、血钙、血磷水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那卡塞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