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3期中低位直肠癌同步放化疗后行保肛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波 金伟森 +4 位作者 李世拥 梁振家 苑树俊 白雪 左富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9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对T3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65例T3期中低位直肠癌临床资料。术前同步放化疗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方法,放射总剂量为50Gy,每次2 Gy,每周5次。放疗第一周和第五周进行全身化疗,应用5-氟... 目的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对T3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65例T3期中低位直肠癌临床资料。术前同步放化疗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方法,放射总剂量为50Gy,每次2 Gy,每周5次。放疗第一周和第五周进行全身化疗,应用5-氟脲嘧啶联合甲酰四氢亚叶酸,每日静脉滴注一次,连续5 d。放化疗结束后4~6周行TME切除加保肛手术。结果65例T3期中低位直肠癌经术前同步放化疗后,27例采用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法,38例采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有53例(53/65,81.5%)直肠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12例(12/65,18.5%)病灶大小无显著变化,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缩小者所占比例与病灶无变化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1.7231,P〈0.01)。65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2/65,3.1%),切口感染1例(1/65,1.5%)。随访时间平均为32个月。局部复发3例(3/65,4.6%),肺转移1例(1/65,1.5%),肝转移3例(3/65,4.6%)。3年无病生存率为72.7%。结论对T3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可降低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放化疗 保肛手术
下载PDF
一次性清创加气囊挤压术治疗肛周脓肿4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金伟森 李金锁 +2 位作者 丁毅 王守印 金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77-2378,共2页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清创 气囊挤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8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阳 丁毅 +3 位作者 李泽楠 张冬 杨旭华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624-626,共3页
超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直肠癌[1]。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之一,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常用的术式之一[2,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腹腔镜技术的... 超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直肠癌[1]。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之一,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常用的术式之一[2,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腹腔镜技术的规范化,该项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4,5]。笔者从2012-09至2014-06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确定远端切缘、近端结肠与肛缘吻合的手术方式,共计实施8例,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根治术
下载PDF
痔疗法的适应证选择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5
4
作者 金虎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保留肛垫整形术598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624-625,共2页
痔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63.5%。混合痔作为各类痔中最为复杂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治疗难度很大,处理不当常可引起各种难以解决的并发症、后遗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有三大难题仍待解决:一是彻底切除... 痔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63.5%。混合痔作为各类痔中最为复杂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治疗难度很大,处理不当常可引起各种难以解决的并发症、后遗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有三大难题仍待解决:一是彻底切除防止复发,二是保留肛垫组织结构功能,三是保持肛门原有形态及其功能。本项研究针对这三大难题,在动物试验对痔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保留肛垫整形术治疗环形混合痔[1],于2005-10至2009-10治疗598例环形混合痔,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垫 肛管功能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深部囊性结肠炎3例
6
作者 金伟森 李永祥 +1 位作者 李金锁 杨旭华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深部囊性结肠炎(colitis cystica profunda,CCP)是以黏膜下层存在充满黏液的囊肿为特点的少见疾病,1957年首次报道[1]。我院2007-08至2009-12收治3例。 1 病例报告 病例1,男,73岁,主因全腹胀痛1d人院。入院前1d晚饭后突然出现全腹... 深部囊性结肠炎(colitis cystica profunda,CCP)是以黏膜下层存在充满黏液的囊肿为特点的少见疾病,1957年首次报道[1]。我院2007-08至2009-12收治3例。 1 病例报告 病例1,男,73岁,主因全腹胀痛1d人院。入院前1d晚饭后突然出现全腹胀痛,呈阵发性加重,8h后腹痛明显并转移至右下腹,伴肛门未排便、排气,伴低热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深部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1356例整形法保留肛垫体会
7
作者 金伟森 李泽楠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029-1030,共2页
我们在总结以往治疗环状混合痔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并进行了人工造痔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针对环状混合痔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反复研究设计了用肛门整形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术式,经临床应用后收到了... 我们在总结以往治疗环状混合痔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并进行了人工造痔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针对环状混合痔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反复研究设计了用肛门整形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术式,经临床应用后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肛门整形
下载PDF
骶管神经阻滞术治疗尾骨疼痛综合征120例
8
作者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尾骨疼痛综合征(coccygodynia syndrome),即尾骨部、骶骨下部及其相邻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疼痛,可由发生在该部的多种病变或损伤所致,如尾骨或骶尾关节的损伤、骶尾关节炎、感染、肿瘤及尾骨畸形等。无明显病因者,多因长期紧张坐位... 尾骨疼痛综合征(coccygodynia syndrome),即尾骨部、骶骨下部及其相邻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疼痛,可由发生在该部的多种病变或损伤所致,如尾骨或骶尾关节的损伤、骶尾关节炎、感染、肿瘤及尾骨畸形等。无明显病因者,多因长期紧张坐位工作,或习惯性不良坐姿造成。其特点为长时间坐位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疼痛加重,多见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骨疼痛综合征 骶管神经阻滞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病例讨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祥 曹煜 +3 位作者 李金锁 杨旭华 丁毅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主因肛周脓肿术后6d、加重1d于2011-09-03入院。患者缘于6d前因肛周脓肿到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不见减轻,反而出现高热; 3d前再到当地县医院行手术治疗,肛门、会阴、阴囊多处挂线,术后静脉点滴头孢地...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主因肛周脓肿术后6d、加重1d于2011-09-03入院。患者缘于6d前因肛周脓肿到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不见减轻,反而出现高热; 3d前再到当地县医院行手术治疗,肛门、会阴、阴囊多处挂线,术后静脉点滴头孢地尼及甲硝唑抗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 切开引流 挂线术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兴东 张尤亮 +5 位作者 李泽楠 谷英涛 王守印 李金锁 杨旭华 金伟森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8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NMⅢ期)。将患者分成2组,A组(n=48)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d,疗程4~5周,22次,总剂量45~50Gy,同时XELOX方案化疗3个周期。放疗...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8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NMⅢ期)。将患者分成2组,A组(n=48)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d,疗程4~5周,22次,总剂量45~50Gy,同时XELOX方案化疗3个周期。放疗结束后6~8周进行手术。B组(n=50)为同期直接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A组48例中,42例(87.5%)降期,其中15例(31.3%)达到完全缓解,最终保肛率达93.7%。B组保肛率只有72%。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确实能达到肿瘤降期,直接影响术式的选择,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保肛手术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煜 金伟森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2期3466-3469,共4页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并成为继肺癌、胃癌之后第三位,有人统计,其发病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0/10万人,到八十年代的20/10万人,九十年代达到了24/10万人,到目前已经攀升至36/10万人。而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并成为继肺癌、胃癌之后第三位,有人统计,其发病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0/10万人,到八十年代的20/10万人,九十年代达到了24/10万人,到目前已经攀升至36/10万人。而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理论的不断成熟及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使得低位甚至超低位保肛手术成为可能,也使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术 术后吻合口瘘 直肠癌 危险因素 超低位保肛手术 癌发病率 手术治疗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大鼠皮肤愈合的研究
12
作者 曹煜 赵莉 金伟森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898-2902,共5页
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引入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中,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皮肤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扩增和传代;大鼠的分组并建立皮肤损伤模型;骨髓间充... 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引入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中,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皮肤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扩增和传代;大鼠的分组并建立皮肤损伤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创面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 KGF)蛋白的表达;建模后连续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建模后3 d、7 d、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1.95±8.11)%、(56.25±4.96)%、(79.85±5.44)%,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的(12.11±4.87)%、(30.24±1.53)%、(58.51±6.52)%( t=4.693、3.853、2.559,均P<0.05)。建模后14 d,实验组与对照组KGF蛋白的Western Blot条带显示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组织中的KGF蛋白表达较高;观察HE染色后的皮肤组织切片发现,建模后14 d实验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引入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可以促进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蛋白印迹法
原文传递
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7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波 金伟森 +2 位作者 苏宏 白雪 孙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6012-6013,共2页
目的:分析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其中因外伤性脾破裂切除脾脏3例,因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4例。结果: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其中因外伤性脾破裂切除脾脏3例,因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4例。结果: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取栓加小肠部分切除;3例行小肠部分切除。7例患者均存活。结论:早期诊断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肠系膜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肠疾病/并发症/病因学 缺血/并发症 人类
原文传递
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阳扬 金伟森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诊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分为两组,各为35例,Milligan-Morgan手术组作对照组,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手术组作为试验组。观察记... 目的 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诊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分为两组,各为35例,Milligan-Morgan手术组作对照组,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手术组作为试验组。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7.3±5.1)min vs(48.3±4.3)min、术中出血量(21.0±3.92)ml vs(46.4±7.0)ml、术后住院时间(5.6±1.3)天vs(8.0±1.5)天、24H疼痛评分(4.5±1.5)cm vs(5.3±1.3)cm、第一次排便疼痛持续时间(24.2±4.4)min vs(34.1±5.4)min、术后疼痛持续天数(4.1±1.1)天vs(6.4±1.8)天、大便带血时间(4.0±0.8)天vs(5.5±0.9)天、肛缘水肿时间(3.5±0.7)天vs(4.9±1.1)天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肛门下坠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保留肛垫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PPH 保留肛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