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警战士下腰痛1806例病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纪慧茹 刘春梅 张倩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427-428,共2页
下腰痛是指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主要以擒拿格斗为主。腰部负荷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受伤,常出现训练性下腰痛。准确找出下腰痛发病的影响因素,可更好地预防及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率... 下腰痛是指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主要以擒拿格斗为主。腰部负荷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受伤,常出现训练性下腰痛。准确找出下腰痛发病的影响因素,可更好地预防及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率。2007—06到2010—12我院门诊就诊武警战士下腰痛180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武警部队 预防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尼泊尔地震救援开展流动医院巡诊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立芝 张雪梅 +5 位作者 杨炯 王晓枫 王冠军 车薇 程纪群 刘海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第9期490-49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尼泊尔地震救援过程中开展流动医院巡诊情况,为今后地震救援提供经验。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收集病例,对尼泊尔地震救援中的创伤伤情、患病部位、病情分类、年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医院承担医疗救... 目的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尼泊尔地震救援过程中开展流动医院巡诊情况,为今后地震救援提供经验。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收集病例,对尼泊尔地震救援中的创伤伤情、患病部位、病情分类、年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医院承担医疗救治、消毒防疫、卫生宣教等主要工作,累计接诊7481人次,救治3750人次,其中男1697人次,女2053人次,包括儿童854人次,进行心理疏导230人次;洗消防疫面积达170 700平方米,共对17个帐篷村及居民区进行了水质检测及消毒。结论医疗救援中流动医院的设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特大灾害救援任务的需要,为更好地救治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 流动医院 巡诊 灾害医学
下载PDF
部队医院绩效补贴核算系统及其应用
3
作者 徐卫鸿 高春华 +4 位作者 徐青 张淑华 闫赋琴 孟荣英 王赫男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631-632,共2页
医院绩效补贴分配制度作为推动医院高效运转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医院各级管理者的不断关注和重视。笔者发现,审视当前的医院绩效补贴核算工作,许多医院仍存在着诸多难点。如核算所需各类原始数据搜集渠道众多、数据量庞大繁杂。
关键词 部队医院 绩效补贴核算 B/S架构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50
4
作者 赵喆 史展 +3 位作者 闫君 艾全 丁泽坤 邢更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 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ESWT组(n=34)和对照组(n=36)。ESWT组予放射状ESWT干预,对照组将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前和12周后,采用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 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ESWT组(n=34)和对照组(n=36)。ESWT组予放射状ESWT干预,对照组将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前和12周后,采用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ESWT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SWT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物理治疗
下载PDF
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白晓东 叶启彬 +2 位作者 邢更彦 张韶峰 杜明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60-161,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片,部分患者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和/或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或/和...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片,部分患者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和/或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或/和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不平行等;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寰椎后弓以上旋转和侧移的椎动脉直径变小。结论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影像学检查 寰椎侧移 寰椎旋转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喆 王振宇 +2 位作者 姜川 宋立琨 邢更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48-335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兔,根据是否给予前交叉韧带(ACL)离断和ESW干预分为3组(n=6):空白对照组;ACL组;ESW+ACL组。ESW干预8周后...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兔,根据是否给予前交叉韧带(ACL)离断和ESW干预分为3组(n=6):空白对照组;ACL组;ESW+ACL组。ESW干预8周后,观察膝关节大体情况,并应用DAPI、TUNEL、Annexin Ⅴ-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检测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DAPI和TUNEL法观察到凋亡软骨细胞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中间层,而Annexin Ⅴ-FITC/PI双标法显示ACL+ESW组有(10.240±0.760)%的软骨细胞凋亡,而ACL组有(17.465±0.621)%的软骨细胞凋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W可抑制兔膝OA软骨细胞凋亡,减轻对关节软骨破坏,可作为治疗OA的新途径,为临床应用ESW治疗O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软骨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微创外固定技术加中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华清 王建华 +3 位作者 王坤正 党晓谦 时志斌 姚建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68例,其中微创经皮穿针外固定技术加中药内服治疗35例(治疗组),单纯外固定器治疗33例(对照组)。[结果]本组平均随访3年10个月(1年8个月~6...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68例,其中微创经皮穿针外固定技术加中药内服治疗35例(治疗组),单纯外固定器治疗33例(对照组)。[结果]本组平均随访3年10个月(1年8个月~6年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为(12.4±2.5)周,对照组为(15.5±2.9)周,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对照组为78%,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外固定 中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人体踝关节跖屈时光弹性应力实验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传铎 秦淑珍 +3 位作者 陈兴华 李海 李润 庄慧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0-203,214,共5页
该实验是采用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分析踝关节在不同跖屈位置时,胫骨-距骨负重区的位置,大小以及胫距关节接触应力的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踝关节在跖屈7°时,接触应力分布面积最大,压应力最小,且分布均匀;在跖屈大于19... 该实验是采用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分析踝关节在不同跖屈位置时,胫骨-距骨负重区的位置,大小以及胫距关节接触应力的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踝关节在跖屈7°时,接触应力分布面积最大,压应力最小,且分布均匀;在跖屈大于19°时,接触应力分布面积开始减少,压应力增大;在跖屈大于43°时,接触应力分布面积明显减少,压应力明显增大、从中揭示,从应力观点看,踝关节在跖屈0°~19°时,为最佳负重角度范围;跖屈大于43°时,踝关节应力集中,易发生疲劳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跖屈角度 光弹性应力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颈椎曲度异常分型及手法矫正治疗 被引量:12
9
作者 白晓东 张韶峰 +3 位作者 杨传铎 邢更彦 庞晓东 杜明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凸曲度异常的分型及其手法矫正。方法分析209例颈椎前凸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椎侧位及前后位平片,颈椎曲度异常分为:颈椎前凸过大(〉45°)、颈椎前凸曲度变小(0°~30°)、颈椎曲线变直(0°... 目的分析颈椎前凸曲度异常的分型及其手法矫正。方法分析209例颈椎前凸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椎侧位及前后位平片,颈椎曲度异常分为:颈椎前凸过大(〉45°)、颈椎前凸曲度变小(0°~30°)、颈椎曲线变直(0°)、颈椎曲度后凸(0°~-20°)、复合的颈椎曲度异常(颈椎呈“S”形)。对颈椎前凸变小、颈椎曲度变直及后凸的患者,手法复位第5颈椎;对复合型颈椎曲度异常,复位半脱位的颈椎。结果随访1~4年,优127例,良59例,一般23例。结论手法矫正对颈椎曲度异常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凸异常 椎体半脱位 临床分型 脊柱矫正
下载PDF
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的研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启彬 王以朋 +2 位作者 张嘉 吴志宏 林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测试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PRSS,ADS和PRFS)矫正脊柱侧弯效果和阐明矫正侧弯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为克服使用欧美方法在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时需多次延伸内固定和广泛脊柱植骨融合,从而影响脊柱生长和运动等缺点,本院于199... [目的]测试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PRSS,ADS和PRFS)矫正脊柱侧弯效果和阐明矫正侧弯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为克服使用欧美方法在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时需多次延伸内固定和广泛脊柱植骨融合,从而影响脊柱生长和运动等缺点,本院于1998年研制成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从1998年10月~2003年12月作者用PRSS矫正各种类型脊柱侧弯183例生长中儿童侧弯,对其中66例随访2 a以上的特发性脊柱侧弯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37例;手术时平均年龄12.15岁.并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和PRSS固定后的动物模型的椎体两侧的终板软骨中的X型胶原的测试,以阐明PRSS对侧弯的矫正作用和矫正的生物力学机理.[结果]脊柱侧弯由术前66.58°(40~110°)矫正至12.70°,平均矫正率68.86%,平均随访24.6个月,22例有平均6.5°丢失,其余无丢失.PRSS矫正节段脊柱平均增高11.13 mm,8例骨成熟后除去内固定,侧弯矫正维持良好,脊柱活动度接近正常.生物力学测试证明:在放置PRSS后,PRSS在凸侧的侧推力在脊柱两侧软骨终板上产生不对称应力,在侧弯凸侧产生压应力,而在凹侧出现张应力.并发现在凸侧椎体终板软骨上较之凹侧有更多的X型胶原表达,说明在压应力增加侧的椎体终板软骨细胞的分化、骨化或退变提前与加速,使该侧终板软骨的生长受到抑制,侧弯椎体两侧的不平衡生长达到脊柱侧弯矫正的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PRSS的矫正机理.体外生物力学测试证明PRSS临床使用时不需植骨即能有效维持矫正.[结论]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是新型的我国首创的效果良好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特别适于生长中儿童的脊柱侧弯,其独有的优点为:手术时不需植骨融合,一次手术即能满意矫正脊柱侧弯及维持矫正,不需多次手术去延伸内固定.术后PRSS能随儿童脊柱生长而自动延伸,所以能有效防止躯干短小畸形和一部分'曲轴'现象.治疗完成后,脊柱屈伸活动功能接近正常.还能广泛用于治疗脊柱后凸畸形,前路脊柱旋转的矫正和固定,还可治疗脊柱滑脱和脊柱骨折,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手术 PRSS矫正装置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兔膝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喆 刘春梅 +1 位作者 白晓东 邢更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6,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酶法消化获得正常兔膝软骨细胞,体外分别施加0、1×105、1.5×105、2×105、2.5×105、3×105、3.5×105Pa ESW 0、300、600、900次。倒置显微镜观察,H... 目的体外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酶法消化获得正常兔膝软骨细胞,体外分别施加0、1×105、1.5×105、2×105、2.5×105、3×105、3.5×105Pa ESW 0、300、600、900次。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观察,CCK-8染色筛选ESW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最佳压强和次数。结果 1.5×105Pa、600次ESW干预后,软骨细胞增殖活性达最高;随压强、次数升高,软骨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软骨细胞是对ESW应力敏感细胞。ESW在一定压强和次数下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软骨细胞 细胞增殖 应力细胞
下载PDF
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被引量:9
12
作者 云文科 葛茂林 +6 位作者 王剑 曹磊光 白杰 宝音 李大文 李格当 邢更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8,共2页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9%[1],占关节内骨折的第一位[2]。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常重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而忽视了对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等软组织稳定结构的修复,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下胫...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9%[1],占关节内骨折的第一位[2]。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常重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而忽视了对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等软组织稳定结构的修复,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下胫腓联合韧带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和骨间膜的远端部分组成,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下胫腓韧带损伤后如不进行治疗,可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引起患者踝关节疼痛,长期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行性改变,最终形成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韧带 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禾 邢更彦 +6 位作者 杨传铎 张新宇 姜川 吴奋起 白晓东 高春华 叶启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个市售新鲜猪T11~S2脊柱标本,行前屈20°、后伸10°、左右侧屈30°、左...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个市售新鲜猪T11~S2脊柱标本,行前屈20°、后伸10°、左右侧屈30°、左右旋转20°完整标本刚度测试后,行L3椎体楔形截骨,后方小关节切除,制备椎体骨折脱位标本,并进行DRFS内固定,同法测试脱位后及内固定后各项运动刚度。1998年4月-2002年10月,对3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DRFS内固定治疗。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32.1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11例,L114例,L24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单纯压缩骨折2例,爆裂骨折16例,骨折脱位13例。结果骨折脱位标本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及右旋的刚度较完整标本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FS内固定后标本各项运动的刚度均高于骨折脱位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标本后伸刚度高于完整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运动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8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由46.2%±7.5%和76.4%±2.4%恢复至89.8%±4.6%和94.1%±1.5%,伤椎中点高度由术前60.8%±6.4%恢复至90.7%±2.9%,Cobb角由术前(26.3±5.9)°降至(5.2±1.8)°,以上各项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椎体均复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5例A级,恢复至B级2例,3例无变化;6例B级恢复至C级4例,D级2例;13例C级恢复至D级6例,E级7例;7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自行研制的DRFS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符合脊柱生理活动要求。DRFS具有良好的撑开、复位功能,内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端明 姜延洲 +2 位作者 吴奋起 张韶峰 杨传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侧前方入路 手术治疗 胸椎间盘突出症 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茜 王明新 蒲传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及鉴定技术。方法取新生小鼠后肢肌,采用混合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经Percoll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提纯骨骼肌卫星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状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结蛋白、α-... 目的探讨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及鉴定技术。方法取新生小鼠后肢肌,采用混合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经Percoll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提纯骨骼肌卫星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状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结蛋白、α-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结果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呈圆形,培养1d后逐渐贴壁生长,细胞分布均匀,多呈圆形,48h后开始增殖,此后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并开始分裂,镜下可见2~3个或多个细胞成串排列,3~4d后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此时圆形细胞占优势,可见多处局部细胞克隆呈簇样生长。培养7~10d细胞生长至单层且成片分布(50%~70%),梭形或纺锤形细胞增多,但仍有部分细胞呈圆形,12~14d后细胞增殖减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分离得到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肌源性标志物结蛋白联合骨骼肌特异性蛋白α-肌动蛋白。结论采用混合酶消化、Percoll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结蛋白和骨骼肌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更有效地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细胞 骨骼肌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冲击波干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IGF-Ⅰ和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五洲 邢更彦 +2 位作者 叶启彬 白晓东 姜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测得理想冲击波(ESW)干预能量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后成骨活性因子IGFⅠ和TGFβ1表达,探讨其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测得理想冲击波(ESW)干预能量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后成骨活性因子IGFⅠ和TGFβ1表达,探讨其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1P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计数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ESW干预后的第3代细胞IGFⅠ染色,胞浆及胞核中出现大量黄色棕黄色颗粒,对照组无明显着色;第7代干预组IGFⅠ呈强阳性(87.9%);TGFβ1出现较晚,第9代细胞TGFβ1阳性率为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ESW干预能够提高hMSCs增殖活性,IGFⅠ和TGFβ1等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表达是体外冲击波促进hMSCs成骨活动的适时信号和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晓东 匡正达 +2 位作者 邢更彦 庞晓东 杜明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72-72,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74例老年(>60岁)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手法矫正椎体的假性滑移、药物治疗、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随访至少2年。采用自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无疼痛及间歇... 目的探讨应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74例老年(>60岁)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手法矫正椎体的假性滑移、药物治疗、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随访至少2年。采用自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无疼痛及间歇性跛行,无功能限制,不用止痛剂)34例,良(偶然疼痛及间歇性跛行,轻度功能受限,偶尔使用止痛剂)27例,一般(中度的疼痛及间歇性跛行,中度功能限制,无运动,经常使用止痛剂)11例,差(中度每天疼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偶尔严重疼痛,每天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应用强止痛剂)2例。结论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综合的非手术方法能取得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老年 非手术疗法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禾 邢更彦 +1 位作者 杨传铎 张伯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的机理。方法 :采用美国纽约大学 (NewYorkUniversity ,NYU)脊髓损伤模型 ,选用体重 30 0~ 35 0克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3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 ;脊髓损伤组 30只 ,分为伤后 4、6、12、2 4...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的机理。方法 :采用美国纽约大学 (NewYorkUniversity ,NYU)脊髓损伤模型 ,选用体重 30 0~ 35 0克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3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 ;脊髓损伤组 30只 ,分为伤后 4、6、12、2 4、48、72h 6组 ,每组 5只 ,应用NYU脊髓损伤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免疫球蛋白G(immunglobularproteinG ,IgG)、补体 3的C片断 (cfragmentofcomplement3,C3c)的表达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后C3c、IgG渗入了脊髓损伤区域、损伤区域周边及血管 ,脊髓损伤不同时间段这些区域的免疫标记不同。结论 :脊髓损伤后C3c、IgG参与了血脊髓屏障的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脊髓屏障 免疫球蛋白G 补体3c片断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淼 杜明奎 +4 位作者 汤加柱 匡敬勇 刘静男 朱机 匡正达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64-166,169,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pre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单节段LDH患者83例,其中L4-5...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pre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单节段LDH患者83例,其中L4-5 52例,L5-S1 31例,包容型64例,非包容型19例.观察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83例均获6~15个月随访,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VAS分别为(10.3±2.1),(9.6±1.4),均低于术前(75.8±2.3)分(P<0.01);末次随访ODI指数为(10.4±2.0)%,低于术前(68.8±14.6)% (P<0 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61例,良6例,可5例,差11例.术后复发10例,6例行二次开放TLIF手术治疗;1例发生脑脊液漏,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 PETD是LDH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但手术医师术前应充分考虑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微创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护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倩 纪慧茹 +2 位作者 刘纯纯 王策 徐继培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534-535,共2页
目前,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较为普遍,但经椎间孔镜技术( PTED)积累的经验不多。2011-01至2012-12,我科应用PTED技术治疗单或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38例,并进行专科护理,疗效满意。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