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较大肝癌治疗策略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建 钱晓芹 +2 位作者 陈晓 金霞 颜朝晖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索较大肝癌经皮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案设计、布针原则、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99例原发性肝癌(134个癌结节)经超声引导下行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根据瘤体大小、形态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及布针原则。术后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本组病... 目的探索较大肝癌经皮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案设计、布针原则、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99例原发性肝癌(134个癌结节)经超声引导下行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根据瘤体大小、形态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及布针原则。术后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本组病灶经超声引导下行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后,4.1~5.0 cm、5.1~6.0 cm及>6 cm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达到97.78%(44/45)、94.44%(34/36)、73.68%(14/19),总消融率94.03%(124/134);46个临近重要结构或大血管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均穿刺布针成功,肿瘤完全消融率86.05%(37/43);微波消融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21%(21/99),对症处理后均自然消失;病灶局部复发率为18.66%(25/134);远处再发率为15.15%(15/99);患者1、2、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90%(89/99),71.83%(51/71),53.06%(26/49),28.57%(4/14)。结论采用"地毯式消融"、"防火带消融"策略以及"扩大消融范围的组合方案"治疗较大和邻近重要结构的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消融 肝癌 超声引导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卫兵 颜朝晖 +2 位作者 陈建 何芸 刘华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03至2015-06采用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8例,观察并分析患者术中术后反应、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中...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03至2015-06采用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8例,观察并分析患者术中术后反应、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中无神经损伤、膀胱损伤、肠穿孔、皮肤烧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5例月经量增多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后月经量减少至原月经量的百分数分别为(71±11)%、(55±10)%、(49±11)%;21例继发性贫血患者治疗前Hb水平为(92±8)g/L、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水平为(121±1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5)。24例痛经患者治疗前痛经NPIS评分为(7.8±1.1),治疗后6个月痛经NPIS评分为(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1,P<0.05)。治疗后1、3、6个月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为(33.23±14.03)%、(48.42±14.56)%、(63.76±18.05)%。6个月后超声检查CDFI显示所有患者肌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9.63,P<0.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无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沈荣华 何贝利 +2 位作者 张卫兵 李京京 刘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四肢周围神经伤患者36例,对其进行高频超声诊断。结果:按照神经损伤的病因分类,其中具体有外伤的患者有26人、上肢感染的患者有6人以及血管神...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四肢周围神经伤患者36例,对其进行高频超声诊断。结果:按照神经损伤的病因分类,其中具体有外伤的患者有26人、上肢感染的患者有6人以及血管神经鞘内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有4人。临床症状、肌电图以及高频超声的情况是患者是否进行手术的主要判断因素。术前依照高频超声显示神经损伤状况制定方法。3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1例(神经松解24例,神经修复7例),非手术5例。患者均于外周神经损伤后一到三月内慢慢恢复,损伤后3~9个月内功能也能够基本正常。进行治疗的31例中,神经松解的患者有21例(均是2度)、直接修复的患者有10例(均是3度)。结论:高频超声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并且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手术,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新训战士膝关节损伤760例调查及早期干预 被引量:3
4
作者 严怀宁 叶荣 +2 位作者 王长峰 李京京 尤焕焕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638-639,共2页
近年来,笔者为近8000名新训战士进行巡诊、巡调,发现战士普遍存在膝关节无症状性关节积液,对基层训练及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惑。为此我们积极开展相关调查和跟踪研究,以期对部队新训工作做出相应医学理论指导。
关键词 新训战士 膝关节损伤 超声诊断 0期诊断技术 军事训练
下载PDF
扩展经皮微波凝固肝癌组织范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 朱东升 +3 位作者 吉毅峥 陈松旺 施丁一 刘英棣 《武警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展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PMCT)治疗空间的方法学。方法 运用自制HM -WIA型经皮微波肿瘤治疗仪 ,在彩超引导下对 2 6个肝癌进行单电极微波凝固治疗 36次。结果 单微波电极、单次凝固范围 :长径 4 5 2± 0 77cm ,短径 3 7... 目的 探讨扩展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PMCT)治疗空间的方法学。方法 运用自制HM -WIA型经皮微波肿瘤治疗仪 ,在彩超引导下对 2 6个肝癌进行单电极微波凝固治疗 36次。结果 单微波电极、单次凝固范围 :长径 4 5 2± 0 77cm ,短径 3 77± 0 5 7cm ;对直径 2 5~ 3 0cm和直径 3 0~ 4 0cm的肝癌 ,一次覆盖率分别为 10 0 %和 70 %;对直径 4 0cm以上的瘤体 ,优先凝固滋养血管区 ,再次PMCT的凝固体积平均为首次的 2 36倍 ,最大短径为 5 6cm。结论 该治疗系统有效扩大了单电极凝固治疗范围 ;采用中等功率 (4 5、5 5W) ,单次凝固的范围于 6~ 10min达到饱和 ;采用优先凝固瘤内滋养血管区策略 ,使血供减少 ,再次凝固范围倍增 ,使PMCT更适宜治疗较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肝癌 凝固体积 方法学 治疗
下载PDF
新战士胫骨近端生长板闭合程度MRI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兆云 颜朝晖 +3 位作者 徐荣泰 蒋华平 杨宏美 杨钊林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了解新战士长骨生长板闭合程度与MRI表现.方法 采用Tanner二次骨化中心闭合分级标准,对武警某部新兵连230名战士胫骨近段X线照片进行胫骨近端生长板闭合情形观察与分析,对照和归纳胫骨近端干骺端生长板MRI表现.结果 230名新兵胫骨... 目的 了解新战士长骨生长板闭合程度与MRI表现.方法 采用Tanner二次骨化中心闭合分级标准,对武警某部新兵连230名战士胫骨近段X线照片进行胫骨近端生长板闭合情形观察与分析,对照和归纳胫骨近端干骺端生长板MRI表现.结果 230名新兵胫骨近端X线照片显示干骺端生长板Tanner分级中未完全闭合生长板(即1~3级)129例(56.09%,129/230),4级即生长完全闭合101例(43.91%,101/230);对胫骨近端干骺端生长板闭合程度MRI评价,MRI判断完全闭合生长板67例(29.13%,67/230);生长板含有A、B、C、D信号三种以上,或只要含有C、D信号中的任何一种和(或)两种,MRI判断未完全闭合生长板163例(70.87%,163/230),则X线片Tanner分级与MRI评价完全与未完全闭合闭合生长板两者有一定的差异(χ2=37.24,P=0.046,P<0.05);如MRI参照Tanner分级骨化生长板覆盖干骺端小于或大于1/2标准,则Tanner分级X线2~3级120名,MRI判断级别显著低于X线分级(χ2=17.21,P=0.0018,P<0.01).结论 新战士胫骨近端干骺端生长板闭合程度不同,MRI能较好地显示正常生长板闭合程度、形态及其信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生长板 磁共振成像 新战士
下载PDF
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完全闭合生长板损伤的MRI表现与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兆云 颜朝晖 徐荣泰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闭合生长板损伤的MRI表现与特点。方法采用生长板闭合程度Tanner分级及损伤 S-H ( Salter-Harris )Ⅰ~Ⅶ型分类,回顾分析36例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闭合生长板损伤 MRI 影像资料。结果(1)36例膝关节生... 目的:探讨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闭合生长板损伤的MRI表现与特点。方法采用生长板闭合程度Tanner分级及损伤 S-H ( Salter-Harris )Ⅰ~Ⅶ型分类,回顾分析36例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闭合生长板损伤 MRI 影像资料。结果(1)36例膝关节生长板损伤计39块,股骨下段10块,胫骨上段29块,其中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同时损伤3例计6块。(2)39块生长板闭合程度Tanner分级:1级19块,2级17块,3级3块。(3)生长板损伤S-H分型:Ⅱ型2块,Ⅲ型5块,Ⅳ型4块,Ⅴ型22块,Ⅵ型6块,无Ⅰ型及Ⅶ型。(4)损伤急性期MR表现出血、水肿信号,随时间变化可出现长T2、等T2及短T2多信号,后期水肿减轻或消退、出血吸收、组织坏死囊变及纤维化等病理组织信号。(5)影像随访:生长板同步闭合27块;非同步闭合12块(提前4块、延时8块)均为Ⅴ型损伤;形态良好21块,形态改变18块(局部肥大或类似骨桥形成9块、不均匀变薄9块),其中Ⅴ型损伤11块。(6)36例临床预后良好29例,轻度关节畸形7例(膝轻度内翻2例、膝轻度外翻4例、患肢轻度缩短1例)均为Ⅴ型损伤病例。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新兵集训期膝关节未闭合生长板损伤多发生于一侧膝关节和集训早期,生长板闭合程度低和年龄小越容易损伤。临床及时处理可获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集训 生长板 损伤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下载PDF
肝癌局部介入治疗研究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 施丁一 刘英棣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现状 策略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彦 俞集会 +3 位作者 张卫兵 徐正群 陈佳艳 高家沛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239-240,共2页
患者男性,65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余,间断发热伴胸闷3 d"于2017年1月7日入住武警江苏总队医院。9年前患者于外院诊断"慢性肾衰竭(CKD5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近1年转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 患者男性,65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余,间断发热伴胸闷3 d"于2017年1月7日入住武警江苏总队医院。9年前患者于外院诊断"慢性肾衰竭(CKD5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近1年转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2年前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3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6℃,伴咳嗽,无咳痰,自觉时有胸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液透析 维持性 动静脉内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