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4年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响文 牛筛龙 +2 位作者 吴之琳 徐丽 姚晶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0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了解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率(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排序法和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排... 目的:了解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率(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排序法和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排序法对我院2012—2014年抗肿瘤药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2—2014年抗肿瘤药销售总金额和使用总频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单个药物3年中DDC波动幅度较小,总体趋于稳定。其中,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帕米膦酸3年中销售金额一直位于前5名内,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氟尿嘧啶和顺铂,交替出现在DDDs排序前2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管理,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率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代谢组学策略的葛根-知母药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晁亮 王辉 +3 位作者 沈淑琦 游飘雪 冀凯宏 洪战英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运用LC-MS血清代谢组学策略评价葛根-知母药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药效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铝(AlCl3)和D-半乳糖(D-gal)联合给药21周建立AD大鼠模型,中药干预组分别予以葛根、知母和葛根-知母药对提取液灌胃8周,... 目的运用LC-MS血清代谢组学策略评价葛根-知母药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药效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铝(AlCl3)和D-半乳糖(D-gal)联合给药21周建立AD大鼠模型,中药干预组分别予以葛根、知母和葛根-知母药对提取液灌胃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以及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评价模型效果和药效;开展基于U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研究,并通过MetaboAnalyst在线网站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AD模型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葛根-知母药对干预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逆转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血清SOD含量,且效果优于单药。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在AD模型组与对照组间共鉴定出7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10条通路;葛根-知母药对干预可以回调其中47种代谢物,20种回调代谢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6条通路。结论葛根-知母药对能够显著改善AD大鼠模型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加血清SOD含量,调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葛根-知母 中药药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秦艽总环烯醚萜苷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筛龙 孙富增 张兴耐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秦艽总环烯醚萜(GMI)对各型各期炎症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醋酸诱发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清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棉球诱发小鼠肉芽肿模型,探讨GMI的抗炎作用。称...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秦艽总环烯醚萜(GMI)对各型各期炎症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醋酸诱发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清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棉球诱发小鼠肉芽肿模型,探讨GMI的抗炎作用。称体质量测定各组小鼠耳的炎症肿胀程度及肉芽增生水平,用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洗涤液中的伊文思蓝含量、滑膜炎渗出液容积、渗出液中的白细胞(WBC)计数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渗出液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结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GMI能够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其较阴性对照组还能明显减少渗出液容积,降低渗出液中WBC、MDA、TNF-α含量及血清中MDA水平,并能提高渗出液和血清中SOD的活性。结论GMI能够减轻各期炎症形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消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总环烯醚萜苷 抗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1例伏立康唑-地西泮相互作用致过度镇静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敏 曹明雪 牛筛龙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ICU真菌、细菌合并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度镇静、神智不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对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从患者自身...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ICU真菌、细菌合并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度镇静、神智不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对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从患者自身因素和药物因素探讨服用地西泮后处于浅昏迷状态及苏醒延迟的原因,为ICU常规镇痛镇静患者提供合理的处理建议.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地西泮片,并给予氟马西尼促醒、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神智好转,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结论:重症患者使用药物品种较多,在治疗过程中易引起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临床药师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判断患者的异常临床表现是否与用药相关,从而使临床药师的参与能够协助医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地西泮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他汀类药物应用剂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煜琛 王平 孙富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7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ACS患者120例(男性60例,女性60例),根据剂量与用药分为四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阿托伐他汀20mg/d(甲组)、阿...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ACS患者120例(男性60例,女性60例),根据剂量与用药分为四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阿托伐他汀20mg/d(甲组)、阿托伐他汀40mg/d(乙组)、瑞舒伐他汀10mg/d(丙组)和瑞舒伐他汀20mg/d(丁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检测血清中高敏性C反应蛋白的含量(Hs-CRP)。分析、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各组患者的各项血脂、高敏性C反应蛋白水平无差异(P>0.05),在治疗8周以后,各组患者的LDL-C、TC的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1),乙组HDL-C含量上升(P<0.05),且甲、乙组相比,乙组效果要优于甲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组与丁组相比,丁组的效果要优于丙组,结果又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中高敏性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40mg/d,瑞舒伐他汀20mg/d)对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清中Hs-CRP的含量,效果比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瑞舒伐他汀10mg/d)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 剂量 血脂 CRP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顾煜琛 陈星宇 孙富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6期111-112,共2页
目的:对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丙组和丁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对丙... 目的:对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丙组和丁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对丙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对丁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血脂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与丁组患者相比,丙组患者血清TC、TG及LDL-C的水平较低,其血清HDL-C的水平较高,P<0.05。与丁组患者相比,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结论: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血脂异常的效果相比,采用瑞舒伐他汀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脂的水平和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脂异常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的疗效观察及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倩倩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1期145-145,共1页
目的评价探究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的疗效观察及药学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8年月~2019年3月收治的8例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分成两组,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4例观察... 目的评价探究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的疗效观察及药学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8年月~2019年3月收治的8例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分成两组,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4例观察组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中疾病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有2例,观察组中有4例,相比治疗前,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观察组的提升效果更显著,研究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水肿选用贝伐珠单抗的药用价值更突出,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肺癌脑转移 难治性瘤周水肿 药学价值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探讨
8
作者 顾煜琛 孙富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1~2019.3收治的8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试验组,均予以常规对症与瑞舒伐他汀治疗,试验组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对照、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73.2%、...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1~2019.3收治的8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试验组,均予以常规对症与瑞舒伐他汀治疗,试验组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对照、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73.2%、92.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患血脂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患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METS、运动时间)结果较干预对照组,差异皆较为显著(P<0.05);试验组病患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在瑞舒伐他汀治疗上,联合使用通心络胶囊,能更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增强心肌细胞功能,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且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通心络胶囊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羽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86-186,共1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选取1200张应用头孢曲松的处方,回顾性分析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1200张处方中共发生不良反应89例,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 目的分析与研究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选取1200张应用头孢曲松的处方,回顾性分析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1200张处方中共发生不良反应89例,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的有41例,占比46.07%(41/89),头孢曲松联合利巴韦林造成11例,占比26.83%(11/41);头孢曲松联合青霉素造成11例,占比26.83%(11/41);头孢曲松联合地塞米松造成9例,占比21.95%(9/41);头孢曲松联合加替沙星造成7例,占比17.07%(7/41);头孢曲松联合其他造成3例,占比7.32%(3/41)。结论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临床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联合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会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其他药物 联合应用
下载PDF
药品优化管理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34-236,共3页
探讨药品优化管理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为临床药品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常规药品管理的住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药品优化管理的住院病历100份(作为研究组),... 探讨药品优化管理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为临床药品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常规药品管理的住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药品优化管理的住院病历100份(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病历中的药品使用不合格和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药品使用不合格率为13.00%(13/100),高于观察组的4.00%(4/100),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率为17.00%(17/100),高于观察组的7.00%(7/100),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药品管理比,药品优化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药品管理,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药品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优化管理 药品合理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周月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70-70,共1页
目的对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科室(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n=92)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实施胰岛素治疗方案)、实验组(n=46,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92例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目的对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科室(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n=92)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实施胰岛素治疗方案)、实验组(n=46,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92例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恢复正常例数和血糖降低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胰岛素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西药 处方用药
下载PDF
脑康口服液对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牛筛龙 葛海生 孙富增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康口服液对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大鼠以尼龙线线栓法复制脑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尼莫地平(8mg/kg)与脑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8、4... 目的:研究脑康口服液对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大鼠以尼龙线线栓法复制脑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尼莫地平(8mg/kg)与脑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8、4、2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和IL-6含量显著降低,MPO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结论:脑康口服液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强SOD活性,降低MPO活性和MDA、IL-6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康口服液 脑缺血损伤 脑梗死面积 超氧化物歧化酶 髓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合用致药物性肝肾损害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跃 陈素芹 钱杰人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肝肾损害 药物性 感冒咳嗽 胸部疼痛 肋骨骨折 左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