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树华 车河龙 +2 位作者 肖实 陈文波 涂盎然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B12期744-74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66例双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其中9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单腔管通气。57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麻醉。结果2例出现肺水肿,6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技术时,能使术侧... 目的回顾分析66例双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其中9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单腔管通气。57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麻醉。结果2例出现肺水肿,6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技术时,能使术侧肺(或患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双腔支气管导管 复张性肺水肿 单肺通气 双管支气管插管
下载PDF
“针内针”腰麻中麻醉平面不足8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肖实 陈学泉 陈文波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麻醉平面 临床观察 硬膜外充填 生理盐水 手术患者 量效关系 时间关系 10ml 腰麻平面 阻滞平面 腰麻后
下载PDF
肌间沟扇形臂丛阻滞麻醉62例报告
3
作者 陈学泉 周德平 《武警医学》 CAS 1998年第8期53-53,共1页
肌间沟扇形臂丛阻滞麻醉62例报告武警江西总队医院麻醉科陈学泉周德平①(南昌330001)关键词肌间沟臂神经丛扇形阻滞麻醉为提高臂神经丛麻醉效果,我们采用肌间沟扇形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肌间沟扇形臂丛阻滞麻醉62例报告武警江西总队医院麻醉科陈学泉周德平①(南昌330001)关键词肌间沟臂神经丛扇形阻滞麻醉为提高臂神经丛麻醉效果,我们采用肌间沟扇形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均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臂神经丛 扇形阻滞麻醉
下载PDF
小儿内眼手术麻醉处理166例
4
作者 陈学泉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内眼手术 麻醉处理 儿童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喻劲松 徐国海 肖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3期33-35,48,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组(D组)和布比卡因组(C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未用术前药,入室后常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组(D组)和布比卡因组(C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未用术前药,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和SpO2,面罩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患者先呈左侧卧位选择腰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给予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3mL,观察5min无蛛网膜下隙阻滞征象后,D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mL+右美托咪定0.1μg·kg-1;C组单纯经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分别于给药前(T0)、用药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30 min(T3)、6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记录2组患者HR、MAP、SpO2变化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5的HR、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且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延长(均P<0.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较单纯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时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并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比卡因 硬脊膜外麻醉 妇科手术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曲良超 肖实 +1 位作者 郭善亮 王凤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管活性药以及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 A组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靶控输注
下载PDF
0.37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彩明 陈希霞 +1 位作者 肖实 涂盎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17-1617,1620,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碳酸利多卡因 硬膜外阻滞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法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彩明 陈文波 肖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88-1788,共1页
关键词 肌间沟 臂丛神经 两点阻滞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曲良超 肖实 +2 位作者 伍柏青 罗和国 王凤芝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血清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和可能脑保护机制。方法将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VSD/ASD)心内直视手术患儿20例随机分为2组,小儿氨基酸+Gln组(G组)和小儿氨基...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血清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和可能脑保护机制。方法将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VSD/ASD)心内直视手术患儿20例随机分为2组,小儿氨基酸+Gln组(G组)和小儿氨基酸+生理盐水组(P组),每组10例。2组患儿统一进行术前用药、麻醉诱导、麻醉维持、CPB以及术后管理。于术前30 min(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以及CPB结束后1 h(T2)、6 h(T3)、24 h(T4)分别采集颈内静脉球部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乳酸(LD)和NSE水平变化。结果 2组血清学指标在T0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2-T4时间点NOS活性G组与P组比较有所上升、LD有所下降(P<0.05或P<0.01);NSE值G组在T3时点与P组比较在有所下降(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Gln能够安全有效地调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清NOS活性,降低LD和NSE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神经元烯醇化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脑保护
下载PDF
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文波 赵彩明 +2 位作者 肖实 魏树华 涂盎然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2期121-121,共1页
选择ASAⅠ~Ⅱ级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盐酸奈福泮注射液2mg/kg+NaCl注射液混合60ml,对照组予构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1mg/kg+氟哌利多0.04mg/kg+NaCl注射液混合60ml,止痛泵... 选择ASAⅠ~Ⅱ级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盐酸奈福泮注射液2mg/kg+NaCl注射液混合60ml,对照组予构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1mg/kg+氟哌利多0.04mg/kg+NaCl注射液混合60ml,止痛泵输注速度为2ml/h,结果两组之间止痛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奈福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福泮注射液 剖宫产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波 曲良超 +2 位作者 肖实 喻劲松 曾细林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传统方法是一种肓探式操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剖定位的准确性,需患者合作及准确诉说异感,有时强烈异感会增加患者痛苦;遇到肥胖、解剖标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时,阻滞不全及麻醉失败时有发生,甚至需增加局麻药量或...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传统方法是一种肓探式操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剖定位的准确性,需患者合作及准确诉说异感,有时强烈异感会增加患者痛苦;遇到肥胖、解剖标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时,阻滞不全及麻醉失败时有发生,甚至需增加局麻药量或辅助药物而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我们利用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0.2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临床,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罗派卡因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拔管时引起肺水肿1例
12
作者 赵彩明 涂盎然 +1 位作者 陈文波 赖英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8-438,444,共2页
关键词 全麻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肺水肿
下载PDF
硬膜外腔药物注射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报告
13
作者 赵彩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腔 药物注射 腰椎牵引
下载PDF
小号导尿管经鼻气管内喷射通气用于喉部显微手术42例
14
作者 陈学泉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10期606-606,共1页
关键词 导尿管 支撑喉显微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异丙酚无痛人流致痉挛、抽搐1例
15
作者 魏树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4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麻醉法 人工流产 抽搐
下载PDF
一针法颈浅神经丛阻滞265例体会
16
作者 陈学泉 《武警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209-209,共1页
一针法颈浅神经丛阻滞265例体会武警江西总队医院麻醉科陈学泉(南昌330001)我院1981年~1994年应用一针法颈浅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2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5例中,甲状腺瘤... 一针法颈浅神经丛阻滞265例体会武警江西总队医院麻醉科陈学泉(南昌330001)我院1981年~1994年应用一针法颈浅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2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5例中,甲状腺瘤171例,甲亢84例,甲状腺癌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颈浅神经丛阻滞 一针法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早期肾脏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傅恩君 曲良超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盲肠结扎穿刺(CLP)+乌司他丁组(UTI),每组12只,对照组、CLP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mL,CLP+UTI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乌司...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盲肠结扎穿刺(CLP)+乌司他丁组(UTI),每组12只,对照组、CLP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mL,CLP+UTI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乌司他丁(10万UP/kg,溶于5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术后3h、6h、12h、48h每组各杀死4只大鼠,股静脉采血,同时取肾组织。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浓度,并制备肾脏病理切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组织中TNF-α。结果:与CLP组比较,各时点CLP+UTI组肾组织TNF-α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CLP+UTI组BUN和SCr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早期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脓毒症 肾功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佳苏仑用于静吸复合全麻后催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少林 吴利东 +1 位作者 陈学泉 应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合适剂量的佳苏仑用于静吸复合全麻后既有较好催醒效果,又能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及减少不良反应。方法:60例静吸复合全麻病人随机分A 、B 、C三组,全麻后催醒首剂佳苏仑分别为0.5 mg/kg、1.0 mg/kg和1.5 mg/kg。记录用药前,用药后... 目的:探讨合适剂量的佳苏仑用于静吸复合全麻后既有较好催醒效果,又能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及减少不良反应。方法:60例静吸复合全麻病人随机分A 、B 、C三组,全麻后催醒首剂佳苏仑分别为0.5 mg/kg、1.0 mg/kg和1.5 mg/kg。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 min、5 min、10 min、15 min血压、心率、呼吸次数、潮气量等生命体征数据;观察神志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血压、心率用药后较用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各有2例、5例患者血压、心率上升超过用药前20%以上,未给特殊处理20 min后自行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呼吸次数、潮气量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增加(P<0.05),B、C组在5 min、10 min、15min增加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各有1例和3例出现恶心、出汗、肌肉抽搐,C组1例病人出现惊厥。各组在用药后10 min、15 min共有42例(70%)和47例(78.3%)患者清醒,B、C组5min、10min、15min清醒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后静注佳苏仑1 mg/kg有较好的催醒和呼吸抑制逆转作用,副作用的发生也较少,是较理想的催醒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佳苏仑 静吸复合全麻 催醒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运动与感觉分离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肖实 曲良超 +2 位作者 陈文波 魏树华 万长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运动与感觉分离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上肢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0.5%罗哌卡因20 mL,传统一针法,穿刺单次给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D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运动与感觉分离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上肢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0.5%罗哌卡因20 mL,传统一针法,穿刺单次给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D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分别以0.5%,0.4%和0.2%罗哌卡因20mL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进行感觉和运动检查。结果 D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较其他组延长(P<0.01),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较其他组短(P<0.01);但均大于6 h,因此差别无临床意义。结论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0.2%罗哌卡因可以达到臂丛神经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分离阻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罗派卡因 分离阻滞
原文传递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实 曲良超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0期829-831,共3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手术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临床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多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早期预防和干预,尽量减小围术期伤害性刺激,运用多模式的非阿片类药物...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手术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临床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多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早期预防和干预,尽量减小围术期伤害性刺激,运用多模式的非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环境等可能成为其治疗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手术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