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
1
作者 范利斌 曹晓凯 +2 位作者 吴帆 徐亚明 陈志刚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跟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102例在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经关节镜证实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其中男84例、...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跟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102例在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经关节镜证实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其中男84例、女18例,年龄21~45岁[(33.06±5.72)岁]。依据撕裂后是否发生移位将患者分为移位组(35例)和未移位组(67例)。对比移位组和未移位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 移位组半月板绝对脱出量、半月板相对脱出率、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为Ⅲ/Ⅳ度占比高于未移位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半月板绝对脱出量(OR=2.971,95%CI:1.142~8.733)、半月板相对脱出率(OR=3.177,95%CI:1.227~9.261)、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为Ⅲ/Ⅳ度(OR=2.930,95%CI:1.125~7.632)均为影响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71%(95%CI:68.96%~94.62%)、91.04%(95%CI:80.88%~96.31%)、0.884(95%CI:0.805~0.939)。结论 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与MRI影像学检查参数半月板绝对脱出量、半月板相对脱出率、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相关,且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后角根部撕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技术在髋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帆 王越 +3 位作者 曹雷 牛彦辉 张立明 王永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技术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研究2017年2月—2019年2月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65岁,平均52.5岁。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技术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研究2017年2月—2019年2月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65岁,平均5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组和常规组,各30例,3D组患者术前首先进行3D数字化重建,虚拟复位及内固定,设计导航模板等;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方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复位效果、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结果3D组手术时间(73.9±8.1)min、手术出血量(230.8±30.5)mL均低于常规组(81.0±11.5)min、(285.7±46.2)mL(P<0.05);3D组和常规组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3D组手术复位效果优80.00%、良20.00%,常规组优56.67%、良40.00%、差3.33%,3D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3D组髋关节功能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各1例),常规组并发症率16.67%(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向模板手术内固定在髋部骨折治疗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提高复位效果,促进早期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3D打印 内固定 虚拟复位
下载PDF
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干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帆 范松 +3 位作者 张立明 王玉晓 王力军 常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成绩的影响及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效果。方法2020-9月~12月选取武警某支队入伍的新兵316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75±1.86)岁,依据班排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名,分别进行常规军事训练与... 目的探讨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成绩的影响及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效果。方法2020-9月~12月选取武警某支队入伍的新兵316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75±1.86)岁,依据班排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名,分别进行常规军事训练与在常规军训练基础上使用功能纠正性动作训练各8周。比较两组训练方式提高军人身体功能评估(evaluation methods of military physical function,EMPF)成绩及军事体能考核成绩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下两组训练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8周纠正性动作训练,观察组的EMPF成绩除了双手持球过顶后仰触背动作外,其余6项动作和3个测试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兵体能训练科目(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2 min仰卧起坐、3000 m跑)测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EMPF可发现新兵身体功能弱,纠正性动作训练可以提高军事体能训练成绩,并可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训练伤 纠正性动作训练 军人身体功能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