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晶 易萌 +3 位作者 蒋丛斌 杨万波 陈刚 刘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研究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骨一科收治115例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钢板内固定组(58例)和克氏针内固定组(57例),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骨一科收治115例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钢板内固定组(58例)和克氏针内固定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肘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评分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等指标,评价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双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01.22±12.31)mL,手术时间为(88.91±18.09)min高于克氏针组(96.96±11.42)mL和(80.09±19.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7.01±1.31)周短于克氏针组(9.90±1.0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双钢板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优于克氏针组,肘关节功能评价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克氏针组,中度和剧烈疼痛患者少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38%(53/58),高于克氏针组82.46%(4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可吸收棒治疗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刚 蒋从斌 +2 位作者 向成浩 杨万波 彭聚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月我科治疗的32例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40.16岁)。均采用足背... 目的探讨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月我科治疗的32例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40.16岁)。均采用足背纵形微切口,术中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可吸收棒行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复查并摄x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切口愈合率100%,末次随访时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足踝评分标准,术前平均得分为(47.16±6.45),术后平均得分为(93.61±7.18),与术前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优26例,良6例,优良100%,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棒在跖骨头骨折伴跖趾关节脱位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操作简便,勿需二次手术取出,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颇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棒 跖骨头骨折 跖趾关节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空心钉钛缆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勇 蒋从斌 +2 位作者 杨万波 江红辉 范华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钛缆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临床疗效特点。方法:48例髌骨横断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空心钉钛缆张力带内固定组20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空心钉钛缆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临床疗效特点。方法:48例髌骨横断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空心钉钛缆张力带内固定组20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空心钉钛缆张力带组手术时间明显要短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空心钉钛缆组优良率为95%,稍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的92.86%(P>0.05)。结论:空心钉钛缆张力带内固定髌骨横断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不影响骨折愈合及无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安全、有效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钛缆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髌骨横断型骨折
下载PDF
可吸收棒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向成浩 陈文革 +4 位作者 蒋从斌 彭聚胜 陈刚 杨万波 余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及总结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治疗的5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19~55岁。骨折类型采用Mason分型:Ⅱ型33例... 目的探讨及总结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治疗的5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19~55岁。骨折类型采用Mason分型:Ⅱ型33例,Ⅲ型26例。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Kocher切口,术中根据桡骨小头骨折情况采用多枚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制动3~4周后逐渐加强患肢功能练习,并分别于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摄X线片,按Metaizeau等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对相关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切口愈合率100%,末次随访时按Metaizeau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体优良率94.9%,其中33例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中,优32例,良0例,可0例,差1例,优良率97.0%;26例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中,优23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术后共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3.4%),分别为桡骨小头缺血性坏死1例(1.7%),内固定失效1例(1.7%),均二期手术治疗。结论可吸收棒在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内固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可在体内溶解吸收,且操作简便,勿需二次手术取出,可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负担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可吸收棒 内固定 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向成浩 蒋从斌 +3 位作者 杨万波 鄢辉 何晶 施俊 《骨科》 CAS 2015年第2期70-74,78,共6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治疗96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治疗96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LPHP组,55例,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置换组,41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所有病例于术后第1、3、6、12、18个月进行门诊复查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VAS评分等中短期疗效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依赖于适应证,人工肱骨头置换因术中涉及对肱骨头进行不可逆的切除,选择需相当慎重。两种术式的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接骨板
下载PDF
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勇 樊勇 +1 位作者 蒋从斌 吴子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vlmethacnrlat,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2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应用PMMA增强... 目的 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vlmethacnrlat,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2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应用PMMA增强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行短节段固定复位加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手术治疗.对16例骨质疏松及滑脱不严重患者采用单一病椎多孔中空骨水泥螺钉加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骨质疏松或滑脱较重患者采用双椎体多孔中1空骨水泥螺钉固定.测量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结果 术中出现骨水泥漏2例,术中及术后无不适.并发硬脊膜损伤2例,经缝合修复后无脑脊液渗漏.1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放射痛并麻木,行翻修手术后症状消失.9例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患者术后解剖复位,3例Ⅱ度滑脱和2例Ⅲ度滑脱患者留有Ⅰ度滑脱.随访12~30个月,平均23.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8.46%.随访期间,全部病例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无位移,滑脱无复发.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隙塌陷.融合成功24例,融合率92.3%.结论 采用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骨质疏松 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椎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勇 樊勇 +6 位作者 吴子祥 蒋从斌 张扬 曾艳平 杨超 杨万波 桑宏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密度〈0.80 g/cm2,T值〈-2.5。术中应用骨水泥增强的空心侧孔... [目的]探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密度〈0.80 g/cm2,T值〈-2.5。术中应用骨水泥增强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共42个椎体,置入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84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现骨水泥漏2例,无临床严重不适。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3.3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滑脱椎体均复位良好,椎体间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影出现。[结论]经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 腰椎滑脱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向成浩 蒋从斌 +2 位作者 杨万波 余鹏 刘勇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7月将130例经膝关节镜清理术后的KOA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5例。A组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750 mg,2次/d,6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B组联合口服...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7月将130例经膝关节镜清理术后的KOA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5例。A组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750 mg,2次/d,6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B组联合口服尼美舒利胶囊0.1 g,2次/d,服用12周。采用Leque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定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体征及症状变化,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和行走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早期症状改善优于同期A组,且在第3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组患者总有效率在1、3、6个月分别为70.8%、76.9%和92.3%,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第6个月疗效较前2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停药后继续随访至1年,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有所下降,但A组疗效仍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B组4例,均较轻微,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在改善OA患者膝关节症状等方面效果肯定,且疗效较稳定,安全性良好;但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炎 膝关节镜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双侧股骨下段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向成浩 蒋从斌 +2 位作者 胡东东 鄢辉 杨万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0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国内外相关认识及治疗方法,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4-07诊治的1例双侧股骨下段非骨化性纤维瘤采用病灶切除+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综合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骨化性纤维瘤(双侧)。术后复...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国内外相关认识及治疗方法,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4-07诊治的1例双侧股骨下段非骨化性纤维瘤采用病灶切除+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综合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骨化性纤维瘤(双侧)。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见植入骨条及引流管影,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属于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极低,病灶多为单发;X线片及CT检查均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但最终确诊金标准仍为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以随访观察为主,针对症状重、病灶增大显著以及病理性骨折高风险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骨化性纤维瘤 双侧股骨下段 病灶切除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八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向成浩 陈文革 +4 位作者 蒋从斌 余鹏 鄢辉 明玉祥 唐可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早期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THA的2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术后发生早期脱位。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早期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THA的2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术后发生早期脱位。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近10年(2005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并查阅文章所附参考文献,对所纳入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报道2052例(2093髋),其中早期脱位105例,结合本院经治的216例(216髋),8例早期脱位者,共计2268例(2309髋)早期脱位113例,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前外侧入路267例(11.8%),后外侧入路1836例(81.0%),165例未知(7.2%);113例早期脱位者中前脱位9例(8.0%),后脱位75例(66.3%),假体下沉1例(0.9%),28例文献中未予描述(24.8%);术后脱位采用Dorr分类:I类脱位8例(7.1%),II类脱位49例(43.4%),III类脱位15例(13.3%),IV类脱位6例(5.3%),另35例文献中未予描述(31.0%);早期脱位患者均予以积极治疗,经随访88例未再发生脱位,放弃治疗及死亡各1例,另23例患者随访资料不全。结论 THA术后早期脱位与手术入路、假体选择与安放、软组织条件及宣教等多因素相关,软组织失衡已逐渐成为假体脱位主要因素;术中有效修复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后外侧入路时重建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可获得良好张力及稳定性,减少脱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关节 手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 髋脱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