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警某部基层心理巡诊工作新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敏 孙沛琳 +2 位作者 陈格璐 朱强 邓联柏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11期1010-1011,1015,共3页
通过武警某部心理服务分队近两年来的基层部队心理巡诊工作方法及效果分析,创新式地采用"巡诊、筛查、远程"心理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全覆盖式巡诊、高危筛查发现服务对象,与求助官兵建立微信视频服务,定时、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服... 通过武警某部心理服务分队近两年来的基层部队心理巡诊工作方法及效果分析,创新式地采用"巡诊、筛查、远程"心理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全覆盖式巡诊、高危筛查发现服务对象,与求助官兵建立微信视频服务,定时、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和网络随访,让官兵足不出营就能接受到高品质的心理服务,解决某些基层单位地处偏远而无法接受良好心理治疗的问题,为部队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服务 网络巡诊 基层部队
下载PDF
武警某部心理服务导入员工帮助计划项目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简明 朱强 +2 位作者 罗俊卿 冯领霖 王文蒙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55-957,共3页
目的评估比较武警部队心理服务导入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EAP)项目的效果。方法抽取驻湘某部1276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EAP项目前后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对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项目实施后实... 目的评估比较武警部队心理服务导入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EAP)项目的效果。方法抽取驻湘某部1276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EAP项目前后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对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项目实施后实验组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性质满意度、工作关系满意度、单位经营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14,1.98,2.31,2.48,2.19,P<0.01),晋升满意度、培训满意度、薪酬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u=1.35,1.16,1.66,P>0.05)。结论导入EAP的心理服务有助于官兵在工作态度和认知方面发生良性改变,较常规服务方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P 工作满意度问卷 调查
下载PDF
基于“素质-应激理论”的线索调查和因素分析对新兵心理复检和管理工作的意义
3
作者 孙沛琳 李敏 +2 位作者 陈格璐 马山山 陈群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84-990,共7页
目的:新兵是军队战斗力的源头和基础,其入伍后的心理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基于“素质-应激理论”的线索调查和因素分析对新兵心理复检和管理工作的意义。方法:以武警某部2019至2023年入伍新兵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全军《新兵... 目的:新兵是军队战斗力的源头和基础,其入伍后的心理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基于“素质-应激理论”的线索调查和因素分析对新兵心理复检和管理工作的意义。方法:以武警某部2019至2023年入伍新兵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全军《新兵心理健康信息采集系统》软件进行心理检测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素质-应激理论”的线索调查和因素分析,筛查精神心理问题的阳性人员,分析精神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结果:47.66%的初筛阳性人员、20.24%的确诊阳性人员、23.64%的退兵人员由线索调查补充筛查出来。对确诊阳性人员精神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格、慢性压力、精神情绪、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应激是主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素质-应激理论”的线索调查和因素分析能显著提高精神心理问题的初筛敏感性、阳性检出率和退兵率,从源头上确保了新兵的优质心理素质,同时揭示了高风险人员精神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对这类人员的分类处置和科学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应激理论 线索调查 因素分析 精神心理问题 新兵心理工作 意义
下载PDF
某部新兵情绪调节策略对军训应激后成长的影响
4
作者 彭璐媛 雷辉 朱强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7,5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兵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行为对军训应激后成长的影响。方法以新兵军训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RT)、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C)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问卷(BERQ)为研究工具,在新兵军训开始1个月后(T1)和3个月后(T2)两个时间点对66... 目的探讨新兵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行为对军训应激后成长的影响。方法以新兵军训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RT)、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C)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问卷(BERQ)为研究工具,在新兵军训开始1个月后(T1)和3个月后(T2)两个时间点对665名新兵进行施测。根据新兵T1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将其分为高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低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和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共4组,比较4组间T2时应激后成长水平。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依照同法实施。结果认知情绪调节策略4组间的应激后成长分数有统计学差异(F=13.16,P<0.001),其中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行为情绪调节策略4组间的应激后成长分数有统计学差异(F=21.13,P<0.001),其中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结论新兵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与应激后成长正相关,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与应激后成长负相关。选择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新兵会获得更多的应激后成长,而选择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新兵会获得较少的应激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行为情绪调节策略 应激后成长 新兵军训
下载PDF
抑郁意象特征因子结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强 朱王凯风 +3 位作者 王文蒙 简明 刘丹 洪敏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索抑郁意象特征问卷的因子结构及有效性,为抑郁情绪判定和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抑郁意象特征因子56项并编制初测问卷施测于109名被试,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22个抑郁意象特征... 目的探索抑郁意象特征问卷的因子结构及有效性,为抑郁情绪判定和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抑郁意象特征因子56项并编制初测问卷施测于109名被试,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22个抑郁意象特征的正式施测问卷,并施测于另一组109名被试,对数据进行因子选取及主成分分析,而后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获得主成分数目特征值>1的为因子数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抽取12个项目中特征值>1的因子4个:情绪低落、乐感降低、精力减退和能力下降,共解释总方差的55.1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7、χ2值与自由度之比(χ2/df)为2.134、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12、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为0.896。结论由12个抑郁意象特征问卷构建的四因子结构,数据对模型拟合较好,验证抑郁意象特征四因子模型是合理的,可以作为抑郁情绪判定和测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意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中焦虑意象特征因子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强 罗俊卿 +2 位作者 曹春霞 肖梓睿 林哲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索焦虑意象特征问卷的因子结构及有效性,作为对焦虑情绪判定和测量的依据。方法参照国内文献自行拟定焦虑意象特征因子49项调查问卷,对本院心理科来访者、武警某总队官兵和中南大学学生共221例进行调查,将49个条目的初测问卷测... 目的探索焦虑意象特征问卷的因子结构及有效性,作为对焦虑情绪判定和测量的依据。方法参照国内文献自行拟定焦虑意象特征因子49项调查问卷,对本院心理科来访者、武警某总队官兵和中南大学学生共221例进行调查,将49个条目的初测问卷测试106例,经过项目分析,确定了20个焦虑意象特征的正式施测问卷,测试115例,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选取,而后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选定特征值〉1的主成分数目为因子数目,并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在10个项目中抽取特征值〉1的因子4个:情绪恐慌、心情不安、肌肉紧张、运动不安,4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6.4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X^2/df)为2.15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6、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23、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46、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为0.874。结论10个特征的焦虑意象问卷构建了四因子结构,数据对模型拟合较好,验证焦虑意象特征四因子模型是合理的。可以作为焦虑情绪判定和测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法 方法 个性量表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一例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沙盘治疗过程及其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科生 朱强 +1 位作者 陈京军 曾惠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沙盘治疗对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的治疗效果。过程:通过问题呈现阶段、斗争对抗阶段、转化成长阶段、治愈整合阶段四个阶段的心理治疗,来访者的沙盘从"退缩、迷茫、自我、偏激"为主题特征转化为"依赖、转机、和... 目的:探讨沙盘治疗对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的治疗效果。过程:通过问题呈现阶段、斗争对抗阶段、转化成长阶段、治愈整合阶段四个阶段的心理治疗,来访者的沙盘从"退缩、迷茫、自我、偏激"为主题特征转化为"依赖、转机、和谐、幸福"为主题特征。结论:沙盘治疗对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障碍 女大学生 沙盘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