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外骨化纤维瘤31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茂奎 何芳显 +14 位作者 刘宝宜 柳祥庭 徐福欣 谭光喜 刘增荣 钟锡亮 张赋宇 汤有康 陈逸三 程建敏 黄耀广 杨文海 方向东 黄亚强 施俊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年第4期193-194,T030,共3页
骨化纤维瘤多发生于颌骨,少见于其他骨。本文收集14所医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发生于颌骨外的骨化纤维瘤综合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颌骨外骨化纤维瘤 病理 X线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赤球 朱向明 +5 位作者 李国杰 沈立 徐永清 方智靓 裘思英 陈卫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在肝实质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二维超声难以定性的29例患者共33个肝实质性肿块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33个肿块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在肝实质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二维超声难以定性的29例患者共33个肝实质性肿块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33个肿块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24个,肝血管瘤3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3个,局限性脂肪肝2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或肿块周边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19例21个肿块;超声造影除一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32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现象。如以动脉相呈高回声而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为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则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2%;如以肿块内部检测到动脉样血流频谱为诊断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性为75%,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显著提高肝实质性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对肝脏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下载PDF
肺癌治痰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霆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治法
下载PDF
肺癌分期治痰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霆 张建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年第3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治痰 分期
下载PDF
肺癌发热辨治之我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霆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发热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浅谈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的手术治疗现状及争议
6
作者 冯锦凯 陈振华 +1 位作者 武宇轩 程树群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世界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4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约有84万新发和78万死亡病例[1]。我国肝癌相关病死率仅次于肺癌,高居第2位[2]。肝癌易侵犯肝内外血管,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和肝静...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世界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4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约有84万新发和78万死亡病例[1]。我国肝癌相关病死率仅次于肺癌,高居第2位[2]。肝癌易侵犯肝内外血管,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和肝静脉癌栓(hepatic vein tumor thrombus,HVTT),导致肿瘤肝内外转移和术后早期复发,严重制约患者的长期生存结局。目前,针对PVTT和HVTT,已形成相关的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实践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细胞 循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影响
7
作者 刘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16,共4页
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在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吞咽管理)和研究组(额外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各30例,观察干预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有效率为96.67%(29/30),高... 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吞咽管理在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吞咽管理)和研究组(额外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各30例,观察干预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干预后,研究组WST、GUSS、SSA评分分别为(1.48±0.26)分、(15.97±2.63)分、(13.68±2.15)分,与对照组(2.14±0.35)分、(11.52±2.21)分、(18.73±2.81)分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分别为(18.43±2.72)mm、(8.64±1.57)mm、(24.26±3.38)mm、(9.73±1.62)mm,大于对照组(15.29±2.15)mm、(6.41±1.18)mm、(20.07±2.85)mm、(7.11±1.23)mm,P<0.05;研究组NIHSS、SWAL-QOL评分分别为(2.51±0.33)分、(186.75±16.94)分,与对照组(4.11±0.46)分、(149.61±13.28)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神经肌肉电刺激与早期吞咽管理联合应用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肌肌群肌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早期吞咽管理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