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思考
1
作者 徐勉南 阳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88-90,共3页
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时起,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中心环节”的重要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近15年来的改革实践,国有企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看?改革在不断深... 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时起,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中心环节”的重要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近15年来的改革实践,国有企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看?改革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应该怎么办?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市场的实际态势 几乎从改革一开始,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各种措施促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改革已近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 改革实践 体制改革 大中型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 “四自” 乡镇企业 商品生产者 分配关系
下载PDF
平平常常一段歌——采访下岗职工——段红松的故事
2
作者 王志敏 《当代劳模》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记者采访下岗职工,在对方情绪低沉,不愿意多谈的情况下,记者“意识到下岗职工心理上需要的不仅是同情而更多地需要理解和尊敬。”准确地找到采访的切入点,采访到段红松不等不靠、自谋生路的奋斗经历;提炼出“千想万怪不如自己闯,千等万... 记者采访下岗职工,在对方情绪低沉,不愿意多谈的情况下,记者“意识到下岗职工心理上需要的不仅是同情而更多地需要理解和尊敬。”准确地找到采访的切入点,采访到段红松不等不靠、自谋生路的奋斗经历;提炼出“千想万怪不如自己闯,千等万靠不如学门社会需要的手艺,只有这样才有出路”的主题。这既反映出下岗职工下岗不落志,又为他们另辟蹊径指出方向,角度虽小但主题意义大。在行文上,记者独具匠心,采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在1000字左右的文章中,将主人公下岗后的苦闷、设摊点的辛苦,如今的欣慰,企盼政策的落实等等亲切道来,平实中更显真实。这也是该文获奖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岗职工 红松 职工下岗 采访 职工心理 第一人称 机电设备 社会需要 故事 出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