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的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秀 成马丽 +4 位作者 聂宗顺 蒋燕 肖丽 王惠 何庆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毕节地区 马铃薯 间作 套作 栽培模式 栽培技术 玉米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文秀 靳毅 +5 位作者 郑美荣 聂宗顺 李崇信 成马丽 何永贵 唐承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290-291,共2页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复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种植密度>马铃薯种植密度>分带带距。建立了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值在1070.64元的栽培技术...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复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种植密度>马铃薯种植密度>分带带距。建立了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值在1070.64元的栽培技术措施:分带带距1.7471~1.9100m,马铃薯种植密度3256~3863株/667m^2,玉米种植密度3536~4050株/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暑 玉米 套作 栽培技术模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在毕节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勇 陈祖瑶 +2 位作者 梅俊 罗晓均 连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258-259,261,共3页
针对毕节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毕节地区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覆盖耕作 推广 问题 对策 贵州毕节
下载PDF
毕节地区紧凑型玉米及配套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嵩 胡建风 +5 位作者 聂晓文 王文秀 黄文林 肖莉 聂宗顺 成玛丽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z1期26-28,66,共4页
采用小区试验与大面积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调查测定了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群体主要生理质量指示、土壤肥力水平、光热水气候因子等;同时,研究了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以及抗旱剂、植物生长... 采用小区试验与大面积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调查测定了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群体主要生理质量指示、土壤肥力水平、光热水气候因子等;同时,研究了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以及抗旱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并进行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组合引进筛选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提出毕节地区紧凑型杂交玉米在套作条件下的高产集成技术规范,并筛选出适宜于毕节地区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组合"登海3638"和适宜于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紧凑型玉米组合"海禾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杂交玉米 高产 配套技术
下载PDF
毕节地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黄勇 成马丽 蒋燕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自1992年毕节地区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以来,水稻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推广面积达到32.87万hm2,平均单产7362.9kg/hm2。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毕节地区的应用。
关键词 毕节地区 水稻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毕节地区推广玉米地膜栽培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左文涵 张荣达 胡贵忠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2,共4页
毕节地区推广玉米地膜栽培的回顾与展望左文涵,张荣达,胡贵忠(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我区试验、示范到推广已经8年了。8年来,应用范围、规模迅速扩大,产量、产值显... 毕节地区推广玉米地膜栽培的回顾与展望左文涵,张荣达,胡贵忠(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我区试验、示范到推广已经8年了。8年来,应用范围、规模迅速扩大,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对于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的温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栽培 技术推广
下载PDF
毕节地区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研究初报毕节地区旱地粮肥分带间套作综合配套高产技术
7
作者 王嵩 聂晓文 +1 位作者 黄文林 吴嵩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3期8-9,63,共3页
贵州省毕节地区属低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 ,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 ,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较多。为了发挥旱作农业优势 ,提高旱地生产水平 ,结合本区实际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逐渐形成了山区旱地粮肥分带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体系... 贵州省毕节地区属低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 ,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 ,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较多。为了发挥旱作农业优势 ,提高旱地生产水平 ,结合本区实际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逐渐形成了山区旱地粮肥分带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体系以粮肥分带 ,间套轮作为基础 ,以提高科技含量 ,推广应用规范化增产集成技术为手段 ,实现旱作农业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地区 旱地 粮肥分带 间套作 综合配套高产技术 粮食作物 绿肥 间作 套种
下载PDF
毕节地区推广玉米育苗移栽的几点体会
8
作者 王嵩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玉米 育苗 移栽
下载PDF
贵州毕节地区旱地玉米高产高效间套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国璠 张荣达 +1 位作者 胡建风 吴明开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9期19-21,共3页
在旱地采用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分别与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大豆品种1138-2、折耳根(地方种)、食用菌品种凤尾菇及半夏(地方种)进行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玉米套食用菌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63199... 在旱地采用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分别与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大豆品种1138-2、折耳根(地方种)、食用菌品种凤尾菇及半夏(地方种)进行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玉米套食用菌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63199.50、34566.00元/hm2,该模式属高投入高产出类型,宜在城郊、集镇附近或交通干线两侧发展;玉米间作折耳根的经济效益次之,其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25146.90、13808.40元/hm2,加之折耳根为药菜兼用作物,耐贮运,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平稳,发展前景较好,该种植模式宜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间套作 高产高效 模式
下载PDF
毕节地区辣椒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毕节地区 辣椒生产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秀 黄勇 +1 位作者 陈祖瑶 赵庆洪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毕节地区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播种面积 生产发展 脱毒种薯 兼用型 作物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旱地农业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3
12
作者 左文涵 张荣达 胡贵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5期7-16,共10页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及经验的总结,分析研究黔西北山区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传统常规设计与现代回归设计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组成旱地农业耕作技术体系的各项技术充分进行系...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及经验的总结,分析研究黔西北山区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传统常规设计与现代回归设计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组成旱地农业耕作技术体系的各项技术充分进行系统组装,对玉米地膜栽培、育苗移栽以及小麦等作物分带的带距与玉米密度配置、地膜玉米混播芸豆等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总结提出了具有黔西北高寒山区旱地农业特点的耕作技术模式——“优化作物组合;分带种植;粮肥间作;杂交玉米为主的作物良种搭配;地膜栽培或者育苗移栽与绿肥聚垄”。技术容量大,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业 耕作制度
下载PDF
毕节地区西部地膜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施肥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文涵 张荣达 王显立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6,共5页
应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毕节高海拔地区地膜玉米亩产量与密度、施肥诸因素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亩产400kg以上和500kg以上的栽培农艺方案。确如提高密度和增施磷肥是其中最关键的措施;并在密度、施... 应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毕节高海拔地区地膜玉米亩产量与密度、施肥诸因素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亩产400kg以上和500kg以上的栽培农艺方案。确如提高密度和增施磷肥是其中最关键的措施;并在密度、施肥种类、施肥方法(时期)等相互关系方面,获得了一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施肥 数学模型 地膜栽培 温室
下载PDF
贵州省毕节地区沼气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宗顺 杨艾 +2 位作者 顾国 陈伟 陈毕松 《中国沼气》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沼气工程 项目实施 毕节地区 农村沼气建设 贵州省 决策依据 农业局
下载PDF
玉米地膜栽培在毕节地区的应用与发展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达 左文涵 胡贵忠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0-62,共3页
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在我区得到蓬勃发展。应用范围广,规模大,效益显著。对全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玉米已经成为我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 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在我区得到蓬勃发展。应用范围广,规模大,效益显著。对全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玉米已经成为我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现就我区地膜玉米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发展前景,谈一点粗浅看法,供各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地膜覆盖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毕节地区净作种植制度下马铃薯合理群体结构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慧 王文秀 +3 位作者 罗冬 罗晓均 刘晓燕 连群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62-,71,共2页
  毕节地区地处黔北,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提高其种植水平,对毕节地区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等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站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生产技...   毕节地区地处黔北,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提高其种植水平,对毕节地区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等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站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后,用2005-2006年两年时间,对净作种植制度下马铃薯合理群体结构进行研究,以提供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各项最佳质量指标,为指导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现将两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不同密度 土豆 茄属 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指数 净作 毕节地区
下载PDF
毕节地区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勇 陆笛 +1 位作者 汪静 刘琴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3期44-47,91,共5页
通过对毕节地区农村沼气建设情况的回顾,就当前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明确基本思路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沼气建设 结构调整 对策探讨
下载PDF
毕节地区玉米生产条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勇 成马丽 +1 位作者 蒋燕 梅俊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2期54-55,共2页
介绍了毕节地区玉米生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毕节地区玉米生产条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毕节地区玉米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毕节地区 玉米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毕节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勇 成马丽 +1 位作者 蒋燕 梅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153-154,共2页
介绍了贵州省毕节地区玉米生产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指出毕节地区玉米生产既要考虑总量的平衡,又要考虑品质的提高和发展特用玉米,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还要致力于综合利用开发,提高玉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玉米生产 现状 发展对策 贵州毕节
下载PDF
浅析毕节地区水果生产前景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祖瑶 黄勇 +1 位作者 郭国雄 成马丽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4期12-13,55,共3页
毕节地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径103°36′~106°43′,北纬26°21′~27°46′.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57~2900.6m,平均温度10.5~15.0℃,年降雨量870~1 440mm,无霜期208~289d.气候温暖湿润,雨... 毕节地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径103°36′~106°43′,北纬26°21′~27°46′.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57~2900.6m,平均温度10.5~15.0℃,年降雨量870~1 440mm,无霜期208~289d.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境内地形切割纵横,海拔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具有适宜多种类型果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地区 贵州 水果产业 自然气候条件 品种结构 种质资源 交通网络 生态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