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毕节市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毕节试验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系列之一 |
明茂修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8 |
4
|
|
2
|
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思考 |
安静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9 |
4
|
|
3
|
建国以来毕节彝族历史文化概述 |
安静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1 |
1
|
|
4
|
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制度成果研究 |
王明贵
王小丰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1 |
0 |
|
5
|
毕节苗族聚居区基督教传播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 |
刘代霞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8 |
0 |
|
6
|
毕节方言ABB式重叠形容词探究 |
李辉荣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2
|
|
7
|
毕节地区布依族婚姻礼俗及其透视 |
李辉荣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7 |
0 |
|
8
|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教育与现代影视艺术 |
刘代霞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6 |
2
|
|
9
|
论《水西悲歌》的两性关系建构 |
刘代霞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7 |
0 |
|
10
|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 |
范立红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6 |
0 |
|
11
|
另类人生与浮华世道——谈电影《海上钢琴师》对理想人生与现实世界的反思 |
杨庆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2
|
郁达夫《沉沦》主人公悲剧心理学解读 |
杨庆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论元杂剧妇女形象之理想色彩 |
刘代霞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5 |
2
|
|
14
|
《诗经》之“田畯至喜”句再考 |
杨庆鹏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7 |
3
|
|
15
|
语源学、词族学和广义“因声求义”说 |
马克冬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8 |
5
|
|
16
|
当代现实背景中的高校“古代汉语”教学 |
卢凤鹏
张丽萍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9 |
5
|
|
17
|
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岳飞戏 |
母进炎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8
|
对人的历史的探询——再谈电影《芙蓉镇》 |
安琼
|
《安顺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9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讲授 |
周志红
|
《陇东学院学报》
|
2008 |
2
|
|
20
|
在对“习惯”认识的颠覆中回归真实——关于王朔小说的陌生化和反讽特色 |
范立红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