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耶对话下的孟子与保罗生命价值论比较
1
作者 王治军 《学术探索》 2018年第11期7-13,共7页
在儒家与基督教对话背景下,孟子与保罗的生命价值理论虽然在显性层面上呈现出世俗社会与神圣教会的不同;但是在生命的神圣和人生的使命、职业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苦难具有的积极价值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论述。深入剖析其异同可以洞见中... 在儒家与基督教对话背景下,孟子与保罗的生命价值理论虽然在显性层面上呈现出世俗社会与神圣教会的不同;但是在生命的神圣和人生的使命、职业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苦难具有的积极价值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论述。深入剖析其异同可以洞见中西哲人对于生命之关切的独特性和互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基督教 孟子 保罗 生命价值论
下载PDF
孔子与孟子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治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孔子与孟子所开创的儒家生死观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孟子在生死态度、生死价值和生死超越等方面都对孔子有所继承和发展。孔子侧重于从个体层面关注人之生死,而孟子则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关注群体生命的死亡威胁,谋求保障生命权利所... 孔子与孟子所开创的儒家生死观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孟子在生死态度、生死价值和生死超越等方面都对孔子有所继承和发展。孔子侧重于从个体层面关注人之生死,而孟子则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关注群体生命的死亡威胁,谋求保障生命权利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环境;孔子强调用高尚的道德人格超越死亡,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通过创造社会历史功业实现人生不朽。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重建民族信仰的今天,针对现代社会生死矛盾的凸显以及个体生命意义缺失、人生价值迷茫的现实,孔孟的生死思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生死观 继承与发展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儒耶会通视域下的孟子与保罗生死关怀之比较
3
作者 王治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儒家与基督教会通视域下,孟子与保罗在各自传统当中地位相当,都表现出一种超出民族种族界限的普世情怀,以及在反对异端捍卫真道中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躬行实践。但是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二人对生死之关怀又呈现出不同的视角与言说方式,... 在儒家与基督教会通视域下,孟子与保罗在各自传统当中地位相当,都表现出一种超出民族种族界限的普世情怀,以及在反对异端捍卫真道中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躬行实践。但是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二人对生死之关怀又呈现出不同的视角与言说方式,在思维理路与关注旨趣等方面有着迥异之风格。条分缕析孟子与保罗生死关怀之异同,对于深入研究先秦儒家与早期基督教生死智慧的会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耶会通 孟子 保罗 生死关怀
下载PDF
中西文明互鉴下的儒家与基督教道德修养论之比较——以孟子和圣保罗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治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5,共6页
孟子与圣保罗之道德修养论,在显性层面上存在着三点区别:第一,善性与罪性这一人性论之别,这是道德修养的理论前提;第二,善性的存养冲扩与信望爱下的拯救这一道德修养方法之别;第三,内圣外王与神的义器这一道德修养的人格目标之别。但是... 孟子与圣保罗之道德修养论,在显性层面上存在着三点区别:第一,善性与罪性这一人性论之别,这是道德修养的理论前提;第二,善性的存养冲扩与信望爱下的拯救这一道德修养方法之别;第三,内圣外王与神的义器这一道德修养的人格目标之别。但是在隐性层面,二者之间又有着诸多的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基督教 道德修养 孟子 圣保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