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学学科带头人李东红教授简介
1
作者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李东红,白族,1965年生,云南洱源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中国民族史硕士、中国文化史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访问学者。多次... 李东红,白族,1965年生,云南洱源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中国民族史硕士、中国文化史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访问学者。多次出访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历任云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教育部滇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馆长 博士学位 中国民族史 历史学博士 中国文化史 学术交流 民族学学科 教授简介
下载PDF
中华文化符号视域下东汉蜀地喜乐陶俑研究
2
作者 曾维林 徐亚新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东汉时期,在蜀地出土大量陶俑且种类繁多,有伎乐俑、侍俑、劳作俑等,它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造像样式上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呈现喜乐状态,风格淳朴,陶俑的功能也从礼仪式转向生活化。东汉蜀地民族喜乐陶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一是,喜乐陶俑... 东汉时期,在蜀地出土大量陶俑且种类繁多,有伎乐俑、侍俑、劳作俑等,它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造像样式上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呈现喜乐状态,风格淳朴,陶俑的功能也从礼仪式转向生活化。东汉蜀地民族喜乐陶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一是,喜乐陶俑肖像的特征是汉代“礼乐”观念下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侧面反映出东汉时期蜀地民间贵族的悠然自得,以及百姓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在这一时期下这种喜乐俑呈“模件化”生产,这与当时厚葬之风普及有关。本文提出文化符号概念,将这种喜乐陶俑形象归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反映当时文化观念的图像符号,挖掘东汉时期蜀地陶俑造像特点,构建东汉蜀地文化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喜乐陶俑 说唱俑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娟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广西南宁市通过“非遗进景区”、举办节庆会展、开发旅游产品、建设特色街区、开展非遗研学活动等举措,持续推动南宁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结合当前南宁市非遗旅游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和... 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广西南宁市通过“非遗进景区”、举办节庆会展、开发旅游产品、建设特色街区、开展非遗研学活动等举措,持续推动南宁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结合当前南宁市非遗旅游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和所面临的问题,可通过创新理念、深挖资源、拓展形式、丰富路径、培养人才等角度进行优化与提升,以促进南宁市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融合发展 南宁市
下载PDF
民族学视角下东北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考察
4
作者 任柏宇 颜文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辽宁铁刹山“黑妈妈”信仰极具民族特色,不仅融合了满族特有的地仙信仰,同时也蕴含着许多道教文化元素。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蕴含于信仰源流、供奉神祇、庙宇布置以及祈福仪式之中,其中,庙宇布置包括庙宇结构和图腾符号;供... 辽宁铁刹山“黑妈妈”信仰极具民族特色,不仅融合了满族特有的地仙信仰,同时也蕴含着许多道教文化元素。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蕴含于信仰源流、供奉神祇、庙宇布置以及祈福仪式之中,其中,庙宇布置包括庙宇结构和图腾符号;供奉神祇包括道教神祇和地仙;祈福仪式包括祈福礼仪和祈福日。同时从历史文化内涵的角度对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深入考察,发现其对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视角 “黑妈妈”信仰 道教文化 历史文化内涵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以彩调剧《新刘三姐》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曹庆华 吕忠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广西“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作品。《新刘三姐》对千年以来的“刘三姐文化”进行中国式审美现代化意义的转化与改编,体现出了传统文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新刘三姐》在与新时代主题紧密相连... 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广西“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作品。《新刘三姐》对千年以来的“刘三姐文化”进行中国式审美现代化意义的转化与改编,体现出了传统文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新刘三姐》在与新时代主题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刘三姐的形象进行新的塑造、对剧情进行巧妙的设置、对剧情中的矛盾进行中和式的处理。正是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展现,来完成广西的民族文化符号——“刘三姐文化”的重构和展示,实现新时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贡献。同时,《新刘三姐》的成功路径,也为中华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调剧 刘三姐 民族文化 “两创”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十三五”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庆华 《歌海》 2017年第6期122-129,共8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伟大号召。2013年9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伟大号召。2013年9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族 广西 习近平 国际合作 21世纪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演艺业发展研究——以《坐妹·三江》演艺项目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玉妮 《歌海》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优势,借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坐妹·三江》作为中国首个侗族风情演艺项目,应当深入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元素、创新节目、拓宽市场、推广品牌、提升服务,打造良好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演艺品牌,走向可持... 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优势,借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坐妹·三江》作为中国首个侗族风情演艺项目,应当深入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元素、创新节目、拓宽市场、推广品牌、提升服务,打造良好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演艺品牌,走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民族文化旅游演艺 《坐妹·三江》
下载PDF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下广西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8
作者 莫彬彬 《歌海》 2024年第5期145-152,共8页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枢纽。广西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文化活动内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服务供给方面还存在宣传手段落后、知晓率低、人才短缺、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美国学者卡...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枢纽。广西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文化活动内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服务供给方面还存在宣传手段落后、知晓率低、人才短缺、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美国学者卡尔·阿尔布瑞契特“服务三角”模型理论提出的服务策略、服务人员、供给系统、顾客价值四个维度优化策略,主要是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吸纳优秀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供给侧改革等措施,来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效能,以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三角”模型 乡镇综合文化站 供给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吉林省满族农耕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融合的研究
9
作者 华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满族农耕文化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满族农耕文化带来了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满族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促进其保护和发展。满族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满族农耕文化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满族农耕文化带来了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满族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促进其保护和发展。满族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及传统和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耕效率,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满族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可以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现代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通过这些措施,满族农耕文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吉林省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农耕文化 现代生活 融合 传承创新 保护 发展
下载PDF
中华文化视域下各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渝云 韩学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24,共8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了统一的伟大祖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了统一的伟大祖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我们要尊重、支持、爱护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 各民族文化
下载PDF
从生活用水到文化景观:丽江古城三眼井的功能转变研究
11
作者 杨雯涵 《民风》 2024年第10期0135-0137,共3页
丽江古城“三眼井”依地势分三池供饮用、洗菜、洗衣,见证了纳西族的生产生活。宋末元初以来,古城采用“先理水、后修城”的建筑模式,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系。现今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外迁,三眼井被商户、新丽江人使用。本文通过探究三眼井... 丽江古城“三眼井”依地势分三池供饮用、洗菜、洗衣,见证了纳西族的生产生活。宋末元初以来,古城采用“先理水、后修城”的建筑模式,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系。现今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外迁,三眼井被商户、新丽江人使用。本文通过探究三眼井的历史文化内涵、象征意蕴和景观特征,推寻丽江古城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本地人和游客、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与调适,以期见微知著,探索文化遗产在时代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古城 三眼井 “景观”
下载PDF
均等化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研究——以三江侗族村寨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纯 胡媛 《歌海》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逐步实现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保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均等化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社会...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逐步实现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保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均等化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社会生产的效率、达到的效果等的变化而变化。从2009年至2017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按照广西"六个一"标准完成了170个行政村(社区)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础建设。侗族村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结合了传统村落已有的文化资源,积极寻求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需求的对接和平衡,初步形成了具有侗族特色的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但是侗寨各村屯在设施数量、质量和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差异,设施的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和完善。因此,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均等化路径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使文化资源与文化需求精准配置,搭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多渠道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等化 侗族 传统村落 公共文化服务 设施建设
下载PDF
广西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倩 曹庆华 《歌海》 201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是一项广受世界各国重视、联合国关注的全球性课题。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是一项广受世界各国重视、联合国关注的全球性课题。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何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保护发展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现状作系统梳理,围绕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分析,提出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强调健全组织政策保障和财政投入,完善保护体系,实施系列保护工程,加强传承人、专业人才建设,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等创新性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发展
下载PDF
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合作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娟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9年第2期57-61,共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内生动力,发展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逐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内生动力,发展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通过制定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合作配套政策法规、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设立文化对外交流基金、加大文化宣传推广、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等措施,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对外交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互动关系
下载PDF
研学旅行赋能广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5
作者 张冬生 《歌海》 2024年第3期132-140,共9页
研学旅行以旅游出行为载体,将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相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寓学于乐、寓乐于游,进而增添生活乐趣、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文化素养,现已成为国民素质教学的新内容、文化品位提升的新途径和旅游体验消费的新方式... 研学旅行以旅游出行为载体,将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相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寓学于乐、寓乐于游,进而增添生活乐趣、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文化素养,现已成为国民素质教学的新内容、文化品位提升的新途径和旅游体验消费的新方式。近年来,广西研学旅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概念认知不统一、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挖掘不够深等问题。当前,在研学旅行市场快速扩容的形势下,广西急需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健全研学旅行标准体系、深挖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共同推进研学旅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文化旅游 研学旅行 标准体系 特色文化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智丽 《歌海》 2021年第4期41-45,共5页
基于广西优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文化旅游大有可为。促进广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对于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国家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特别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基于广西优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文化旅游大有可为。促进广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对于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国家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特别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旅游产业、文化资源、旅游市场的角度,对广西发展文化旅游融合特色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尝试进行广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探讨广西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出路对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耦合与跃迁路径
17
作者 闫雪梅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资源的拓展和延伸。文章分析了我国数字技术的蓬勃态势催生产业转型,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短板,梳理了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成效与...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资源的拓展和延伸。文章分析了我国数字技术的蓬勃态势催生产业转型,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短板,梳理了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瓶颈,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与科技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价值耦合属性,提出从数字化催生新型业态、激活文化资源、赋能产业集群、提升传播效能、反促人才引育等方面实现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跃迁的适配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民族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
下载PDF
旅游者休闲情境建构与民族文化再生产关系研究
18
作者 潘宝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70,共7页
旅游社会的存在使得个体与地方性社会在转变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容易。旅游成为个体建构休闲情境的一种方式,亦成为地方性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旅游社会改变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往方式,旅游者休闲情境的建构... 旅游社会的存在使得个体与地方性社会在转变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容易。旅游成为个体建构休闲情境的一种方式,亦成为地方性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旅游社会改变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往方式,旅游者休闲情境的建构满足的是个体的非物质性需求与感官体验,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再生产是地方性社会彰显自我文化价值的手段。旅游社会使得旅游者休闲情境建构与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再生产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休闲情境建构是个体对自我休闲权力重视的结果,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再生产是地方性社会对自我发展权力重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 旅游者 休闲情境 民族文化 再生产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学锐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如何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边疆民族地区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广西东兴市集"边海...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如何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边疆民族地区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广西东兴市集"边海山民"为一体,既沿边又沿海,同时也是山地民族地区,探索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总结相关经验措施,这对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东兴市 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强首府战略背景下南宁市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20
作者 覃小琼 许燕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民族文化是提升南宁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强首府战略背景下,将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提升城市品位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各界努力下,南宁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精品项目、"文旅农"融合、文化设施建... 民族文化是提升南宁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强首府战略背景下,将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提升城市品位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各界努力下,南宁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精品项目、"文旅农"融合、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发展质量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和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发展业态、探索多元投入合作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强首府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首府 民族文化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