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盐强酸性地下水中复合苯系污染物原位芬顿氧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威
袁放
+3 位作者
张佳
谢斌
冯学洋
陈鸿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在原位氧化过程中,实际场地地下水和含水介质的物化特征是影响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此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某场地实际高盐强酸性复合苯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水中2-硝基-4-甲氧基苯胺(2-nitro-4-methoxyaniline,2-N)和3-...
在原位氧化过程中,实际场地地下水和含水介质的物化特征是影响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此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某场地实际高盐强酸性复合苯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水中2-硝基-4-甲氧基苯胺(2-nitro-4-methoxyaniline,2-N)和3-硝基-4-甲氧基苯胺(3-nitro-4-methoxyaniline,3-N)为特征污染物,探究芬顿(Fenton)试剂原位氧化特征,并研究液相环境因素(初始H2O2浓度、初始Fe2+浓度、初始pH值、初始醋酸(Acetic acid,HAc)浓度、初始SO4^(2-)浓度)以及含水层介质对Fenton法去除2-N和3-N的影响。结果显示:(1)Fenton法去除2-N和3-N效果显著,且在初始液相条件为c(H2O2)=7 mmol/L、c(Fe^(2+))=4 mmol/L、pH=4、c(HAc)=0 mg/L和c(SO4^(2-))=0 mmol/L时去除效果最佳;(2)各因素对Fenton法氧化2-N和3-N的影响不同,加入H_(2)O_(2)和Fe^(2+)使2-N和3-N去除率上升,增大HAc浓度使2-N和3-N去除率下降;(3)含水层介质对2-N和3-N具有一定吸附性,且对3-N的吸附性强于2-N,二者在本实验中最大吸附态占比分别为29%和42%,而吸附态的存在会抑制Fenton法对2-N和3-N的去除;(4)矿物分析结果显示介质含有少量黄铁矿,在硫酸环境下,介质腐蚀溶解释放Fe^(2+),在达到一定浓度后,无需额外添加Fe^(2+)即可完成Fenton反应进而去除2-N和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原位氧化
2-硝基-4-甲氧基苯胺
3-硝基-4-甲氧基苯胺
地下水污染
含水层介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坤峰
何江涛
+2 位作者
刘明亮
曲雪妍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某地区3种土壤的三级样品,即原样土作为一级土壤,使用双氧水去除原样土中低聚合"软碳"的二级土壤和根据土壤样品测得的有机碳含量,使...
[目的]研究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某地区3种土壤的三级样品,即原样土作为一级土壤,使用双氧水去除原样土中低聚合"软碳"的二级土壤和根据土壤样品测得的有机碳含量,使用高岭土代替无机矿物,利用腐殖质做"软碳",按比例配制而成的三级土样;利用批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样品对TCE的吸附行为。[结果]研究表明,土壤样品中,由于有机碳含量不同,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的吸附量不同,样品吸附具有较好的线性行为,试验范围内不存在饱和吸附量;有机质吸附量大于无机矿物吸附量,一级土样和二级土样吸附TCE的能力基本相同,即土样有机碳聚合形式的差异对TCE吸附能力影响较小。[结论]影响土样吸附TCE的主要因素是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吸附
有机碳
软碳
硬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板蓝根废水生物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匡颖
王俊娟
+1 位作者
陈翠柏
张焕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49-52,共4页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中药板蓝根废水的生物毒性,通过试验考察温度、暴露时间和pH值等对细菌相对发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相对发光度最大,当温度为15℃和25℃时相对发光度较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当暴露时...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中药板蓝根废水的生物毒性,通过试验考察温度、暴露时间和pH值等对细菌相对发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相对发光度最大,当温度为15℃和25℃时相对发光度较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当暴露时间为15 min时,相对发光度较低,20 min时相对发光度不稳定,30 min~35 min时,相对发光度达到峰值并保持稳定。中药板蓝根废水生物毒性的适宜测定条件为pH值6~7.5,温度25℃,暴露时间30 min,快速测定时可调整为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发光细菌法
影响因素
中药板蓝根废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酸根对零价铁去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影响
4
作者
田梓
袁放
+2 位作者
魏明海
陈鸿汉
刘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51-4058,共8页
通过批实验和连续通流的柱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存在NO_3^-和不存在NO_3^-条件下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反应特征,并对比分析了NO_3^-对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影响。批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NO_3^-的加入均使得零价铁(Fe...
通过批实验和连续通流的柱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存在NO_3^-和不存在NO_3^-条件下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反应特征,并对比分析了NO_3^-对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影响。批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NO_3^-的加入均使得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速率升高;当初始pH=7时,NO_3^-的促进作用最强,反应速率是无NO_3^-条件下的2.1倍。柱实验结果表明,NO_3^-的加入使得Fe^0去除Cr(Ⅵ)的反应分成了3个不同的阶段:高效期(<198孔隙体积数(PV)),快速钝化-平稳钝化期(198-1025 PV)以及彻底钝化期(>1025 PV)。在高效期,反应中的NO_3^-表现为对Fe^0反应位点的竞争,抑制了Cr(Ⅵ)还原。在后期的2个阶段中,反应中NO_3^-则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NO_3^-的存在使得零价铁(Fe^0)柱趋于整体性同步钝化,延长了Fe^0柱的运行寿命,并且增加了零价铁(Fe^0)柱对Cr(Ⅵ)的去除效率。NO_3^-对Fe^0去除Cr(Ⅵ)反应的促进作用原因是由于NO_3^-与Fe^0反应产生Fe3O4,Fe3O4可以还原Cr(Ⅵ),并且具有阻滞反应的产物在Fe^0表面堆积和促进电子传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硝酸盐
六价铬
柱实验
原文传递
题名
高盐强酸性地下水中复合苯系污染物原位芬顿氧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威
袁放
张佳
谢斌
冯学洋
陈鸿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水资源
与环境
学院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中卫市生态
环境
监测站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8YFC1800400)。
文摘
在原位氧化过程中,实际场地地下水和含水介质的物化特征是影响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此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某场地实际高盐强酸性复合苯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水中2-硝基-4-甲氧基苯胺(2-nitro-4-methoxyaniline,2-N)和3-硝基-4-甲氧基苯胺(3-nitro-4-methoxyaniline,3-N)为特征污染物,探究芬顿(Fenton)试剂原位氧化特征,并研究液相环境因素(初始H2O2浓度、初始Fe2+浓度、初始pH值、初始醋酸(Acetic acid,HAc)浓度、初始SO4^(2-)浓度)以及含水层介质对Fenton法去除2-N和3-N的影响。结果显示:(1)Fenton法去除2-N和3-N效果显著,且在初始液相条件为c(H2O2)=7 mmol/L、c(Fe^(2+))=4 mmol/L、pH=4、c(HAc)=0 mg/L和c(SO4^(2-))=0 mmol/L时去除效果最佳;(2)各因素对Fenton法氧化2-N和3-N的影响不同,加入H_(2)O_(2)和Fe^(2+)使2-N和3-N去除率上升,增大HAc浓度使2-N和3-N去除率下降;(3)含水层介质对2-N和3-N具有一定吸附性,且对3-N的吸附性强于2-N,二者在本实验中最大吸附态占比分别为29%和42%,而吸附态的存在会抑制Fenton法对2-N和3-N的去除;(4)矿物分析结果显示介质含有少量黄铁矿,在硫酸环境下,介质腐蚀溶解释放Fe^(2+),在达到一定浓度后,无需额外添加Fe^(2+)即可完成Fenton反应进而去除2-N和3-N。
关键词
芬顿
原位氧化
2-硝基-4-甲氧基苯胺
3-硝基-4-甲氧基苯胺
地下水污染
含水层介质
Keywords
Fenton
in situ oxidation
2-nitro-4-methoxyaniline
3-nitro-4-methoxyaniline
groundwater pollution
aqueous medium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坤峰
何江涛
刘明亮
曲雪妍
张晶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水资源
与环境
学院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6-28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60)
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205-3)
文摘
[目的]研究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某地区3种土壤的三级样品,即原样土作为一级土壤,使用双氧水去除原样土中低聚合"软碳"的二级土壤和根据土壤样品测得的有机碳含量,使用高岭土代替无机矿物,利用腐殖质做"软碳",按比例配制而成的三级土样;利用批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样品对TCE的吸附行为。[结果]研究表明,土壤样品中,由于有机碳含量不同,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的吸附量不同,样品吸附具有较好的线性行为,试验范围内不存在饱和吸附量;有机质吸附量大于无机矿物吸附量,一级土样和二级土样吸附TCE的能力基本相同,即土样有机碳聚合形式的差异对TCE吸附能力影响较小。[结论]影响土样吸附TCE的主要因素是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吸附
有机碳
软碳
硬碳
Keywords
Trichlorethylene
Adsorption
Organic carbon
Soft carbon
Hard carbon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板蓝根废水生物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匡颖
王俊娟
陈翠柏
张焕祯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水资源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49-5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28932019023)。
文摘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中药板蓝根废水的生物毒性,通过试验考察温度、暴露时间和pH值等对细菌相对发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相对发光度最大,当温度为15℃和25℃时相对发光度较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当暴露时间为15 min时,相对发光度较低,20 min时相对发光度不稳定,30 min~35 min时,相对发光度达到峰值并保持稳定。中药板蓝根废水生物毒性的适宜测定条件为pH值6~7.5,温度25℃,暴露时间30 min,快速测定时可调整为15 min。
关键词
生物毒性
发光细菌法
影响因素
中药板蓝根废水
Keywords
Biotoxicity
Luminescent bacteria test method
Influencing factor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from radix isatidis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酸根对零价铁去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影响
4
作者
田梓
袁放
魏明海
陈鸿汉
刘菲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水资源
与环境
学院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北京
中地泓科
环境
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51-4058,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1212011121173)
文摘
通过批实验和连续通流的柱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存在NO_3^-和不存在NO_3^-条件下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反应特征,并对比分析了NO_3^-对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影响。批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NO_3^-的加入均使得零价铁(Fe^0)去除Cr(Ⅵ)的速率升高;当初始pH=7时,NO_3^-的促进作用最强,反应速率是无NO_3^-条件下的2.1倍。柱实验结果表明,NO_3^-的加入使得Fe^0去除Cr(Ⅵ)的反应分成了3个不同的阶段:高效期(<198孔隙体积数(PV)),快速钝化-平稳钝化期(198-1025 PV)以及彻底钝化期(>1025 PV)。在高效期,反应中的NO_3^-表现为对Fe^0反应位点的竞争,抑制了Cr(Ⅵ)还原。在后期的2个阶段中,反应中NO_3^-则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NO_3^-的存在使得零价铁(Fe^0)柱趋于整体性同步钝化,延长了Fe^0柱的运行寿命,并且增加了零价铁(Fe^0)柱对Cr(Ⅵ)的去除效率。NO_3^-对Fe^0去除Cr(Ⅵ)反应的促进作用原因是由于NO_3^-与Fe^0反应产生Fe3O4,Fe3O4可以还原Cr(Ⅵ),并且具有阻滞反应的产物在Fe^0表面堆积和促进电子传导作用。
关键词
零价铁
硝酸盐
六价铬
柱实验
Keywords
zero-valent iron
nitrate
hexavalent chromium
column experiment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盐强酸性地下水中复合苯系污染物原位芬顿氧化实验研究
郭威
袁放
张佳
谢斌
冯学洋
陈鸿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影响研究
张坤峰
何江涛
刘明亮
曲雪妍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药板蓝根废水生物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匡颖
王俊娟
陈翠柏
张焕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硝酸根对零价铁去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影响
田梓
袁放
魏明海
陈鸿汉
刘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