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9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 高职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 产学研结合 用人单位 动手能力 办学模式
下载PDF
模拟临床教学在实习前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李志群 凌峰 +1 位作者 王湘莲 张社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9期54-54,共1页
临床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必经阶段,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模拟临床接诊教学法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医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操作... 临床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必经阶段,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模拟临床接诊教学法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医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操作及书写有关医疗文书,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外科教学中采用了实习前模拟临床接诊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模拟临床接诊教学法能有效缩短医学生的临床适应期,为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模拟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妊娠11~14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陈小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4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临床分析 妊娠 手术质量 并发症 手术中
下载PDF
深呼吸、意向放松辅助饮食与运动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单纯性肥胖45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定姣 付显亮 伍绍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0期4152-4153,共2页
将90例单纯性肥胖的中老年女性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加适当饮食和运动疗法,对照组只用适当饮食和运动疗法。经1年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关键词 深呼吸 意向放松 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治疗 中老年女性 单纯性肥胖
下载PDF
改良针刀术式与常规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庆国 戴爱琳 +3 位作者 何和清 李祖祥 杨鹍 黄明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针刀术式和常规术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术后1年评估患者功能改善率。方法:选择1998-02/2004-0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68例和常规组170例。治疗方法:①改良组按... 目的:探讨改良针刀术式和常规术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术后1年评估患者功能改善率。方法:选择1998-02/2004-0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68例和常规组170例。治疗方法:①改良组按改良方法进行松解:在棘间隙区寻找痛点,定位,左手拇指尖定准痛点,右手执4号小针刀,垂直进针刀。依次进入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至棘间韧带中,抵及痛性硬结,切开纵横剥离二三下,有松动感,出针刀,无菌纱布轻压针刀孔片刻,创口消毒,外敷创口贴,3~5min后,可起床活动。必要时每间隔4~7d用同法治疗。②常规组按常规术式进行松解:患者俯卧位,行骨盆牵引10min后,在棘间、横突间韧带及横突间肌和椎间孔处粘连神经根处行针刀术剥离松解。术后行连续提腿复位手法15~20次,卧床休息2周。两组均随访1年。评估方法:①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愈后1年进行评估。采用29分法,包括自觉症状(共9分,腰痛、下肢痛/麻木、步行能力下降各3分)、体征(共6分,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各2分)、日常生活能力(共14分,翻身受限、洗漱困难、弯腰受限、坐位不能坚持1h、不能持重物、行走受限各2分)。②改善率的评估:改善率=犤(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犦×100%,75%~100%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0%~24%为差。③两种术式的比较:从进针刀点、是否进入椎间孔处、松解部位、松解时间、手术痛感、辅助治疗、手术风险和手术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获随访,改良组167例和常规组170例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应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比较:术后2周和随访1年时评分均有提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两组改善率比较:改良组和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96.4%和96.5%,P>0.05)。③两组术式的比较:均无并发症;改良组在简化治疗程序、减少进针刀点和松解部位、缩短松解时间、规避手术风险、减轻手术痛感等方面较常规组有优越性。结论:改良式与常规针刀术式在改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相当;与常规术式比较,改良式针刀术式具有简便、安全、痛苦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治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规术式 改良方法 治疗方法 小针刀 直腿抬高试验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晓育 刘美红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6年2月来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69例,均每日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及吲达帕胺2.5mg联合口服,疗程12周。用药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6年2月来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69例,均每日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及吲达帕胺2.5mg联合口服,疗程12周。用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尿微量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检查。[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联合服药治疗12周后:(1)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脉压明显减少(P﹤0.05);(2)反映血压波动变化的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明显降低(P﹤0.05);(3)左室射血分数、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尿微量蛋白明显减少(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较佳组合,降压疗效好、作用平稳,并有明确的靶器官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吲达帕胺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观察(附68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阳晓 蒋志坚 阳光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呼吸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阳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冠心痛心绞痛 血液黏度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美红 陈晓育 《中国医药》 200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均给予卡托普利25mg/d及吲达帕胺2.5mg/d联合口服,疗程12周。用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均给予卡托普利25mg/d及吲达帕胺2.5mg/d联合口服,疗程12周。用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联合服药治疗12周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P〈0.01)及平均脉压明显降低(P〈0.05);反映血压波动变化的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明显降低(P〈o.05);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o.01)。结论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较佳组合,降压疗效好、作用平稳,能显著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卡托普利 吲达帕胺
下载PDF
男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家庭暴力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定姣 伍绍思 +1 位作者 伍铁桥 雷祥发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家庭暴力之间的相关性 ,提高人们对这类患者损他行为的认识 ,重视其危害性 ,提高社区精神健康服务水平。 方法 :对病例组 (37例 )之妻、对照组 (37例 )之妻进行家庭暴力问卷测试评分。对病例组...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家庭暴力之间的相关性 ,提高人们对这类患者损他行为的认识 ,重视其危害性 ,提高社区精神健康服务水平。 方法 :对病例组 (37例 )之妻、对照组 (37例 )之妻进行家庭暴力问卷测试评分。对病例组、对照组、病例组之妻、对照组之妻进行防御机制问卷 (DSQ)测试评分。 结果 :病例组家庭暴力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多应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 (P <0 .0 1)。 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是其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家庭暴力 心理障碍 男性
下载PDF
39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祖祥 陈凤云 桂庆军 《右江医学》 2003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89例AMI患者中 3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梗死多累及前壁 ,死亡时间多在发病 1周内 ;老年患者、大面积梗死、再梗死者病死率高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泵衰竭...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89例AMI患者中 3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梗死多累及前壁 ,死亡时间多在发病 1周内 ;老年患者、大面积梗死、再梗死者病死率高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泵衰竭、心脏骤停及心脏破裂。结论 尽早防治AMI,挽救濒死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改善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 原因 心脏骤停 心脏破裂 泵衰竭
下载PDF
多媒体结合PBL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齐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心内科实习的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专科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心肌梗死教学,观... 目的探讨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心内科实习的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专科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心肌梗死教学,观察组心肌梗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知识与技能考核显示,专科基础知识得分(39.25±9.26)分、实践应用技能得分(39.26±8.31)分和总分(80.69±15.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2.36±11.56)分、(30.23±9.61)分、(64.15±21.3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梗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病例 PBL教学法 心肌梗死 教学 应用效果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小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190-190,共1页
目的探讨妊高征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16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发展为产前子痫5例,产时5... 目的探讨妊高征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16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发展为产前子痫5例,产时5例,产后6例。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产后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子痫 护理
下载PDF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减少爱滋病流行的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学校健康教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爱滋病 AIDS 世界卫生组织 统计资料 HIV感染 卫生问题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阳晓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急性冠脉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河源 刘颖 欧阳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 妊高征 肝功能
下载PDF
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适用性人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8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实践性教学 临床专业 社区健康教育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科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峰 《右江医学》 2004年第6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 辅助教学 气管插管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与左旋咪唑联用治疗口腔溃疡18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凌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左旋咪唑 口腔溃疡 药物疗法 中西药结合 疗效
下载PDF
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的平稳降压作用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陈晓育 刘美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1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作用的稳定性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6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口服复方降压片及氢氯噻嗪片;B组29例,应用贝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两...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作用的稳定性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6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口服复方降压片及氢氯噻嗪片;B组29例,应用贝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用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分别监测血压和进行左室舒张功能观察。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A组为81.5%(22例),B组为86.2%(2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映血压起伏变化的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A、B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更显著,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相比,P<0.05。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A、B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B组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A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尼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具有稳定的降压作用,且有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地平 氢氯噻嗪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