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I基因的浙江省内黄缘闭壳龟遗传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陈敏 秦媛 +3 位作者 林业宏 任思齐 叶嘉政 郑善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为了解浙江省内不同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基于线粒体DNA COI序列对来自浙江省内野外和养殖场的8个黄缘闭壳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缘闭壳龟线粒体COI基因序列长度为1040... 为了解浙江省内不同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基于线粒体DNA COI序列对来自浙江省内野外和养殖场的8个黄缘闭壳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缘闭壳龟线粒体COI基因序列长度为1040 bp,A=27.4%、T=30.5%、C=24.6%、G=17.5%,有较强的AT偏好性;共定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900±0.21000),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209±0.00147),呈“高Hd低Pi”遗传分布;不同黄缘闭壳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3,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0.004,其中磐安后阁村(YS)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04;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并未呈现明显的谱系结构;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34752~0.82222,8个群体的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中性检验(Tajima’s D=-0.36627,Fu’s FS=-0.605)与核苷酸错配分布均表明,浙江省内黄缘闭壳龟群体并未经历种群扩张事件,同时,由Mantel检验可知,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2938,p>0.05);AMOVA分子方差结果显示,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群体间(85.06%>14.94%)。研究表明,浙江省内黄缘闭壳龟群体之间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遗传特征,并且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群体内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根据COI基因分析显示,在磐安县获得的野生黄缘闭壳龟个体确定为黄缘闭壳龟浙江种,同时也发现存在浙江种与安徽种的杂交种,建议将分化程度不同的黄缘闭壳龟群体划分为不同单元保护。研究结果为浙江省内黄缘闭壳龟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缘闭壳龟 COI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浙江省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浙江省蜉蝣目稚虫昆虫多样性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亚杰 张立华 +2 位作者 陈敏 乐傅凯丽 张加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85-91,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蜉蝣目昆虫资源和系统地掌握浙江省内蜉蝣目昆虫多样性,为利用蜉蝣监控浙江省各地水质状况奠定基础。【方法】以形态学鉴定为基础,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分析浙江省内的蜉蝣物种多样性。【结果】基于形态特征鉴别出宜兴... 【目的】了解浙江省蜉蝣目昆虫资源和系统地掌握浙江省内蜉蝣目昆虫多样性,为利用蜉蝣监控浙江省各地水质状况奠定基础。【方法】以形态学鉴定为基础,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分析浙江省内的蜉蝣物种多样性。【结果】基于形态特征鉴别出宜兴宽基蜉、安徽宽基蜉、紫金柔裳蜉等44种蜉蝣,其中,小刺四节蜉、黑脉假二翅蜉、紫假二翅蜉等13种的稚虫以前未曾报道。基于遗传距离和系统发生关系的DNA条形码标记支持形态鉴定的42种,而中华越南蜉和大别山越南蜉因遗传距离仅1.1%,推测大别山越南蜉为中华越南蜉的同物异名,中华越南蜉为有效物种。同时发现,逸仙丽翅蜉存在2个隐存种、紫眼黑四节蜉存在1个隐存种,红柱四节蜉存在2个隐存种。【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在辅助蜉蝣稚虫物种鉴定方面是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 DNA条形码 形态鉴定 遗传距离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铁线莲园艺品种山地引种与栽培技术初探
3
作者 李军萍 朱德俊 王岩峰 《花卉》 2018年第18期23-23,共1页
本文通过引进铁线莲园艺品种,探索山地栽培技术,为彩色健康森林的林下植被栽培、森林康养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铁线莲 山地 栽培
下载PDF
浙江金华发现暗褐彩蝠
4
作者 李靖 陈敏 +7 位作者 戴正宇 王岩峰 李琪 陈斌 郑荣泉 王可 熊若涵 王艳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2,共6页
2023年5月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溪镇寨口村附近林地中(120°17′02″E,28°58′09″N,海拔273 m)捕捉到2只雌性蝙蝠。它们体型较小,前臂长分别为30.66 mm和30.79 mm,无鼻叶,耳廓似漏斗,呈卵圆形,耳屏略呈披针形,较为细长。头... 2023年5月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溪镇寨口村附近林地中(120°17′02″E,28°58′09″N,海拔273 m)捕捉到2只雌性蝙蝠。它们体型较小,前臂长分别为30.66 mm和30.79 mm,无鼻叶,耳廓似漏斗,呈卵圆形,耳屏略呈披针形,较为细长。头骨颅全长分别是14.51 mm和14.67 mm,齿式:2.1.3.3/3.1.3.3=38,具有强壮的上颌犬齿。以上特征与暗褐彩蝠(Kerivoula furva)基本相符。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数据分析支持形态鉴定结果,故将这两个浙江样本鉴定为暗褐彩蝠,为浙江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 暗褐彩蝠 浙江省 新记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