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伐他汀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齐彦辉 韩丽华 +1 位作者 吕果 王瑞峰 《现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瑞舒伐他汀调节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被确诊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口服瑞舒伐他汀)和... 目的:探讨口服瑞舒伐他汀调节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被确诊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口服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50例),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指标[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内皮素(ET)含量;比较治疗前后内皮细胞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FIB、LBV和PV均明显降低,而PLT、TT、PT和APTT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KT、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细胞数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频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峰 封梅 +2 位作者 曹建 李婷 齐彦辉 《现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探究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行急诊的12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法舒地尔治... 目的:探究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行急诊的12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声心动图仪监测患者心功能变化,检测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及二尖瓣压力差;酶联免疫法检测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及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ELISA法检测超敏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心肌重量指数、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及E峰/A峰(E/A)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及二尖瓣压力差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AMI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对于心肌细胞的损害,促进血流动力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两种起搏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芳 张庭瑜 +5 位作者 张伟 丁小云 田晓娟 吕果 刘振国 耿李科 《人民军医》 2016年第10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和双心室起搏(BIV)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房颤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RVA组和BIV组各18例。分别于术后1个... 目的:观察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和双心室起搏(BIV)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房颤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RVA组和BIV组各18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评估NYHA分级,测定6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NT-proBNP水平;测量QRS波宽度,记录起搏比例;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有无二尖瓣反流(MR)。结果:(1)BIV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QRS时限均显著短于RVA组(P<0.05);两组起搏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2)术后1个月,BIV组NYHA分级显著低于术前及RVA组,6-MWD显著长于术前及RVA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NYHA分级、NT-proBNP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术前及RVA组同时间节点(P<0.05,P<0.01),6-MWD非常显著长于术前及RVA组同时间节点(P<0.01)。(3)术后6个月、12个月,BIV组MR发生率、LVEDD显著降低且低于RVA组,LVEF显著增加且高于RVA组(P<0.05)。结论:对于有永久性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BIV起搏可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双心室起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