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癌价值及其对介入治疗指导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远高 孔浩 +3 位作者 李昌松 付哲祥 李玉辉 李杰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CT组,每组90例。手术前,CT组患者行16层螺旋C...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CT组,每组90例。手术前,CT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联合组患者行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联合检查。将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介入过程中联合组给予MRI、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CT组则给予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大长径、最小短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不同影像下1、2、3年存活率,分析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8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8.89%(89/90),CT组诊断符合率为93.33%(84/90)。联合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长直径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介入治疗最小直径小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指导治疗后1、2、3年存活率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用于肝癌诊断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将其用于介入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16层螺旋CT扫描 肝癌 诊断效果 介入治疗 指导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