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域尺度的淮安市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传明 王呈祥 +2 位作者 何品蓉 卢中辉 吕嘉顺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182,共9页
基于村域尺度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农村空关房研究是对农村空心化研究的有益探索和研究视角的创新。选择地处黄淮平原农区的淮安市1307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农村空关房空间分布特征,探索构建并应用"相... 基于村域尺度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农村空关房研究是对农村空心化研究的有益探索和研究视角的创新。选择地处黄淮平原农区的淮安市1307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农村空关房空间分布特征,探索构建并应用"相关分析筛选显著相关指标—因子分析萃取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因素解释力大小"的多因素影响研究技术路线,成功识别出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的主导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村域尺度空关房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空关房户数核密度值在全市呈现北高南低的梯度分布特征,而在城区周围表现出内圈低外圈高的圈层分布规律;村域空关房率无论在全局还是局域都存在空间自相关,冷点区较热点区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围地带;就研究区整体而言,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是农户城乡住房条件、农房质量、村庄用地条件、村庄集聚化程度、村庄规模、村域开发强度、村庄可达性、农户抚养负担和农户家庭规模等9个方面。其中,农户城乡住房条件和农房质量交互作用最强,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影响因素在农村空关房不同指标的局部空间特征解释力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关房 空间格局 村域尺度 圈层结构 农村空心化 住房条件
原文传递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传明 王呈祥 +3 位作者 何品蓉 曹蕾 吕嘉顺 李顺茂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 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熵权-TOPSIS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村庄迁居安置意愿(Y)空间差异不甚明显,而货币迁居安置意愿(Y_(1))的空间差异高于实物迁居安置意愿(Y_(2))。Y、Y_(1)和Y_(2)都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②外部连通性对村域综合通达性(C_(i))的贡献最大,C_(i)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市域北部平原村庄C_(i)高于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河网密布地区村庄。③Y_(1)、Y_(2)和C_(i)在市区和县城周边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其中,Y_(1)是内圈低外圈高,而Y_(2)和C_(i)是内圈高外圈低。④在迁居安置意愿与通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上,L(Y_(1))-H(C_(i))、H(Y_(2))-H(C_(i))空间耦合村庄集中分布在城区外围,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庄因近城区优势区位,能得到实物安置潜在的预期增值和享受较高的公共服务。各类空间耦合区和同类空间耦合区的不同片区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村庄迁居安置意愿 村域综合通达性 货币安置 实物安置 圈层结构 空间耦合 淮安市
原文传递
典型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驱动因素——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呈祥 庞泽华 +1 位作者 刘传明 何品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168,共11页
厘清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村庄环境系统驱动机制,对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乡村聚落重构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乡村居住场势为理论基础,构建村庄居住场势空间结构模型,以江苏省涟水县全部行政村入户调查... 厘清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村庄环境系统驱动机制,对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乡村聚落重构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乡村居住场势为理论基础,构建村庄居住场势空间结构模型,以江苏省涟水县全部行政村入户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空间自相关、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刻画农户城镇购房的空间格局,精准分析驱动农户城镇购房的主导居住场势,揭示农户城镇购房村际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近50%农户在城镇中购房,且村际差异明显,城镇购房目的地以镇区和县区为主。农户城镇购房整体呈现热点相对分散、冷点在“县城—重点中心镇”双核周边集聚的空间格局。(2)从全局尺度分析,区位场势、生活场势、氏族家庭场势是农户城镇购房的关键要素;从局部尺度分析,区位场势对农户城镇购房影响最大,生产场势、生活场势影响较大,政策场势、氏族家庭场势次之,生态场势、经济水平场势最弱。(3)政策场势中评选类政策和规划引导类政策呈现完全相反的驱动方向,对政策场势高敏感度村庄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南部和中部。区位场势中的至市区便捷度驱动力显著高于至县城便捷度,且村际驱动异质性明显。生产场势中工业的驱动力远高于农业和服务业,但都呈现以县城为中心的圈层空间格局。生活场势中住房需求是农户城镇购房的原生性动力,而公共服务配套受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强。聚落和家庭社会网络关系分散程度对农户城镇购房呈正向驱动,抚养比则相反,且均呈圈层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户城镇购房 村际差异 乡村居住场势 地理加权回归 县域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