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翅片管动态轧制过程有限元模型
1
作者 高玉峰 白皓 +3 位作者 苍大强 佘京鹏 李立鸿 陈其全 《工业加热》 CAS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建立了三辊斜轧法生产翅片管的动态有限元模型,对整体型钢质螺旋翅片管轧制过程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探讨了翅片管在轧制过程中的传热特征及温度分布,为优化轧制参数及轧辊刀具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螺旋翅片管 轧制 有限元 模型
下载PDF
冷却通道截面形状对高炉铜冷却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宗燕兵 莫志英 +4 位作者 程相利 郭发军 苍大强 佘京鹏 吴启常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8,25,共4页
在传热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炉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通过1∶1热模拟试验验证了冷却壁本体与冷却水之间传热量的关系。采用优化后的复合扁孔型水流通道,可以降低冷却水消耗量24%,同时可将铜冷却壁的厚度减少20 mm,... 在传热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炉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通过1∶1热模拟试验验证了冷却壁本体与冷却水之间传热量的关系。采用优化后的复合扁孔型水流通道,可以降低冷却水消耗量24%,同时可将铜冷却壁的厚度减少20 mm,而且优化后的铜冷却壁对降低冷却水流速和改善传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热态试验 水流通道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的研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天钧 程素森 +1 位作者 吴启常 佘克事 《炼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对铜冷却壁的传热进行全面分析,认为高炉采用铜冷却壁冷却是安全有效的,并提出了有关铜冷却壁材质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材质 传热分析 研制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热模拟实验及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宗燕兵 苍大强 +4 位作者 崔衡 李玲珍 佘京鹏 吴启常 佘克事 《工业加热》 CAS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高炉铜冷却壁进行热态实验,研究了铜壁在模拟高炉工况下热面不同部位的温度情况,对铜壁厚度方向的热流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铜壁高的导热性能和钻孔工艺对高炉长寿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热模拟
下载PDF
圆孔型铜冷却壁冷面及热面热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宗燕兵 郭发军 +5 位作者 赵增武 何鹏 苍大强 佘京鹏 吴启常 佘克事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在自行研制的热态试验炉上对圆孔型铜冷却壁进行了热模拟试验.在保证试验平台运行良好的情况下。
关键词 铜冷却壁 热态试验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应重视高炉喷煤工况及煤粉特性的基础试验工作
6
作者 唐文权 佘克事 《炼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46,共2页
1 我国高炉喷煤基础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1999年,宝钢高炉年平均喷煤量超过了200 kg/t,这表明宝钢高炉喷煤操作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喷煤技术仍然落后于世界水平,尤其在基础技术方面。德国有两家世界著名的气... 1 我国高炉喷煤基础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1999年,宝钢高炉年平均喷煤量超过了200 kg/t,这表明宝钢高炉喷煤操作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喷煤技术仍然落后于世界水平,尤其在基础技术方面。德国有两家世界著名的气力输送(包括喷煤)工程公司——K(?)ttner和BMH,上钢一厂已从前者引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工况试验 煤粉特性
下载PDF
铜冷却壁水流通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佘京鹏 吴启常 苍大强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铜冷却壁热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传热分析,提出了优化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优化后的水流通道可以在提高铜冷却壁冷却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减少铜冷却壁铜料消耗和节约冷却水用量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水流通道 炼铁 传热 断面设计
下载PDF
降低铜冷却壁造价的途径 被引量:4
8
作者 佘京鹏 余克事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1999年我国高炉开始推广应用铜冷却壁,主要用在炉腹、炉腰及炉身最下部.到2002年底,中国已投产、正施工及计划采用铜冷却壁的大型高炉达10座,总炉容约21300m3,采用铜冷却壁总面积约2 130 m2,已投入及将投入用于采购铜冷却壁的费用约1160... 1999年我国高炉开始推广应用铜冷却壁,主要用在炉腹、炉腰及炉身最下部.到2002年底,中国已投产、正施工及计划采用铜冷却壁的大型高炉达10座,总炉容约21300m3,采用铜冷却壁总面积约2 130 m2,已投入及将投入用于采购铜冷却壁的费用约11600万元,比采用球铁冷却壁要多投入7 800万元,平均一次性投资额增加约2.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炼铁 铜冷却壁 造价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铜冷却壁燕尾槽结构设计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上吉 佘京鹏 +1 位作者 李立鸿 钟敏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5,共4页
根据铜冷却壁在高炉上的应用情况,结合铜冷却壁仿真热模拟研究结果,针对铜冷却壁燕尾槽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铜冷却壁 燕尾槽 渣皮 热模拟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冷却技术的改进意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钢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3,共3页
在总结我国高炉铜冷却壁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必须跳出传统的铸铁冷却壁的思路来研究铜冷却壁的问题。认为铜冷却壁镶嵌全覆盖砖是无济于事的,铜冷却壁的厚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并提出了解决炉腹区铜冷却壁与风口带铸铁冷却壁衔接的原则... 在总结我国高炉铜冷却壁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必须跳出传统的铸铁冷却壁的思路来研究铜冷却壁的问题。认为铜冷却壁镶嵌全覆盖砖是无济于事的,铜冷却壁的厚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并提出了解决炉腹区铜冷却壁与风口带铸铁冷却壁衔接的原则和安装施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优化
下载PDF
钢丝滚道球轴承设计中的接触问题研究
11
作者 杨向东 《科技资讯》 2007年第21期25-26,共2页
本章主要应用弹性接触理论以及赫兹接触理论对钢丝滚道球轴承滚动体与钢丝滚道的点接触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接触区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进而计算出接触区各主要参数,然后通过ANSYS对钢丝滚道球轴承点接触问题进行建模... 本章主要应用弹性接触理论以及赫兹接触理论对钢丝滚道球轴承滚动体与钢丝滚道的点接触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接触区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进而计算出接触区各主要参数,然后通过ANSYS对钢丝滚道球轴承点接触问题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得到接触压力和各向应力分布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滚道 轴承 接触
下载PDF
轴承工作过程中摩擦状态的仿真分析研究
12
作者 杨向东 《广东科技》 2007年第8期79-80,共2页
1.钢丝滚道球轴承摩擦力和摩擦力矩产生机理 滚动轴承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预紧和工作载荷的作用,会产生摩擦,摩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摩擦状态 仿真分析 轴承工作 摩擦力矩 滚动轴承 工作载荷 球轴承 滚道
下载PDF
含银无氧铜在电弧炉中的应用
13
作者 许领舜 李立鸿 《广东科技》 2007年第12X期21-22,共2页
本文介绍了电弧炉中的部件——触靴压缩环的工作原理,含银无氧铜的性能以及在触靴压缩环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弧炉 触靴压缩环 无氧铜 应力松弛 蠕变性能 固溶强化
下载PDF
等间距复合孔型选用之当量直径浅析
14
作者 李上吉 杨向东 陈名炯 《广东科技》 200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华兴专利复合孔型对铜冷却壁进行了优化,有效节约了成本且提高了换热冷却效果。文中提到了两种设计选用等间距复合孔型的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当量直径选用复合孔型的方法。
关键词 复合孔型 等间距 当量直径 薄壁化
下载PDF
等间距复合孔型选用之当量直径浅析
15
作者 李上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8期4-4,共1页
华兴专利复合孔型对铜冷却壁进行了优化,有效节约了成本且提高了换热冷却效果。涉及到两种设计选用等间距复合孔型的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当量直径选用复合孔型的方法。
关键词 复合孔型 等间距 当量直径 薄壁化
下载PDF
波纹管式液压缸的设计与制造
16
作者 许领舜 《机械工程师》 2008年第6期161-162,共2页
介绍了波纹管式液压缸的各种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在电弧炉上的应用。
关键词 波纹管 伸缩特性 液压缸 结构
下载PDF
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作用
17
作者 姚伟鹏 《价值工程》 2010年第36期12-12,共1页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本文提出了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 中心作用
下载PDF
金融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18
作者 姚伟鹏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8期8-8,共1页
风险并不等于危险。金融期货市场充满了风险,但金融期货市场又可以是安全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风险控制住、管理好。风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是现代规范化金融期货市场的特性,同时也是金融期货市场发挥其特有功能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金融期货 基本原则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热态试验与传热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建春 苍大强 +1 位作者 佘京鹏 佘克事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通过1∶1的实际高炉铜冷却壁的热态试验,证明复合扁孔形冷却水通道的铜冷却壁不但可满足高炉正常生产的需要,还具备较强的冷却能力和节水等优点。建立了铜冷却壁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多种形状冷却水通道的铜冷却壁的热态... 通过1∶1的实际高炉铜冷却壁的热态试验,证明复合扁孔形冷却水通道的铜冷却壁不但可满足高炉正常生产的需要,还具备较强的冷却能力和节水等优点。建立了铜冷却壁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多种形状冷却水通道的铜冷却壁的热态特性,分析和优化了复合扁孔形通道铜冷却壁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铜冷却壁 热态试验 数值模拟 优化
原文传递
螺旋翅片管轧制的中频感应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玉峰 白皓 +2 位作者 苍大强 佘京鹏 李立鸿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1315,共5页
在对钢管中频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导热微分方程出发,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加热过程的影响,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钢管电磁-热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管中频感应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 在对钢管中频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导热微分方程出发,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加热过程的影响,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钢管电磁-热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管中频感应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中工件外表面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差5.19%,吻合较好.提出了感应透热深度的概念,并以此区分钢管内感应加热区域和热传导区域.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钢管感应透热深度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并证明了双线圈感应加热工艺在工件温度分布、热效率及频率分配方面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翅片管 轧制 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