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外科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陆军 许建衡 秦自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利用液态氮作为冷冻剂的冷冻治疗可以应用于各期肝癌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包括低温直接引起组织破坏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目前,由于多种探头机器的应用,使得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在开腹直视下进行,也可经皮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冷冻治... 利用液态氮作为冷冻剂的冷冻治疗可以应用于各期肝癌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包括低温直接引起组织破坏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目前,由于多种探头机器的应用,使得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在开腹直视下进行,也可经皮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冷冻治疗具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随着新的探头和冷冻剂的开发,冷冻外科在肝癌的治疗中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冷冻外科 液态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华涛 林依克 +1 位作者 陆军 刘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皮肝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PCH)2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皮肝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PCH)2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C)35例。结果除4例因故转开腹手术外,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PCH组术中出血量与L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C组。PCH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与L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LCC组。而两组在手术时间、结石一次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H和LCC治疗肝胆管结石均可行、安全及有效,但在多次腹部手术史后胆管残余结石、复发结石或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患者中,PCH体现了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经皮肝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海球 许建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功能 肠道黏膜屏障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章斐然 李威 +1 位作者 郭毓文 陈君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3-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对 2 0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中施行TME ,并对所有患者随访 2年。结果 随访 2年尚未有局部复发或转移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发生...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对 2 0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中施行TME ,并对所有患者随访 2年。结果 随访 2年尚未有局部复发或转移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TME在治疗高龄低位直肠癌优于普通术式 ,无增加并发症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高龄 低位
下载PDF
胃一点癌机制假说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文臻 马如超 +3 位作者 朱晓芸 倪天智 吴华涛 刘静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3,18,共4页
胃一点癌属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微环境、免疫、炎症、自噬、新生血管破坏、应激、微生态等角度对胃一点癌的发生机制提出假说,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胃一点癌 微环境 新生血管破坏 微生态 医学假说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海球 许建衡 严江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百普力 (PeptisonLiqiud)对腹部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 4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 )和研究组 (2 0例 )。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 ,研究组术后 2 4~ 4 8h开始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百普力共 7d。... 目的 :探讨百普力 (PeptisonLiqiud)对腹部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 4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 )和研究组 (2 0例 )。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 ,研究组术后 2 4~ 4 8h开始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百普力共 7d。结果 :研究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 ,治愈出院 ,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明显快 (P <0 0 1 ) ;研究组术后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腹部中大手术后 2 4~ 4 8h百普力进行肠内营养 ,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百普力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在贲门癌中应用的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燕鹏 陈君填 陈迪群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式组(全胃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 目的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式组(全胃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全胃切除组高(P<0.05);全胃切除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呃逆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结论对比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贲门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500排宝石CT数字化在结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燕鹏 曾永明 +3 位作者 郑练 林锐钿 鲍苏苏 彭丰平 《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500排宝石CT在结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肠肿瘤患者并予肠道准备、口服造影剂、注射解痉药物等扫描前准备,行腹部CT增强扫描,将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三期数据的配准,宽窗、宽位选择,三维重建及数字化处理。结果:C... 目的:研究500排宝石CT在结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肠肿瘤患者并予肠道准备、口服造影剂、注射解痉药物等扫描前准备,行腹部CT增强扫描,将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三期数据的配准,宽窗、宽位选择,三维重建及数字化处理。结果:CT数据数字化模型可高分辨力三维显示肿瘤、肿瘤血供、肠管形态及肿瘤与肠管间的解剖空间结构,同时其受病变侵犯的情况可清晰显示,可随意分割显示腹腔目标脏器的图形。肿瘤、肠管的解剖关系与术中所见相吻合。结论:CT数据的三维重建及进一步数字化处理,能充分显示腹腔目标脏器的空间立体结构及病灶,有助于术前规划及术前评估。本研究更大意义在于数据来源的优化,为数字医学技术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 结肠肿瘤 500排CT数据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并发咽峡炎的克罗恩病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少茹 马涛 荆绪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咽峡炎 克罗恩病 肠道炎症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Notch3增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华涛 沈家欣 刘静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1-114,120,共5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相关因子Notch3在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MDA-MB-231-PCLE组(对照组)和MDA-MB-2... 目的:探讨干细胞相关因子Notch3在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MDA-MB-231-PCLE组(对照组)和MDA-MB-231-N3ICD组(过表达Notch3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间Notch3表达的差异;用CCK8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差异;同时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Notch3的小干扰序列,根据转染序列不同分为T47D-NC(对照组)和T47D-si Notch3(Notch3敲减组);采用免疫印迹检测Notch3表达改变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表达Notch3后三阴性乳腺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P<0.05),同时caspase-3的表达随着Notch3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表达Notch3的乳腺癌T47D细胞中,敲减Notch3的表达使caspase-3表达减少。结论:高表达Notch3可以增加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从而增强患者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3 顺铂 乳腺癌 化疗
下载PDF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选择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勇 林增海 吴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老年人500例行LC术,中转剖腹手术6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8例,9例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行。结果全组LC手术成功率98.8%,中转剖腹手术6例,全组无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老年人...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老年人500例行LC术,中转剖腹手术6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8例,9例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行。结果全组LC手术成功率98.8%,中转剖腹手术6例,全组无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慢性器官疾病,手术耐受性较差,LC围术期危险性明显增高,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针对不同的伴随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术中应相对放宽中转开腹的指征,熟练的腹腔镜外科技术等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2004-2011年我院首次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俊英 卢晓峰 魏晓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 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前10位疾病的构成特征,为本地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11年住院前10位疾病病人资料,对发病的年龄、性别、构成、顺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十位疾病分别是:食管癌、肺癌、鼻咽癌、乳... 目的 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前10位疾病的构成特征,为本地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11年住院前10位疾病病人资料,对发病的年龄、性别、构成、顺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十位疾病分别是:食管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子宫平滑肌瘤、非毒性甲状腺肿、肝癌、直肠癌,占首次住院病人的60.00%以上.食管癌高居第1位,且8年连续保持不变,增长较快的有肺癌、乳腺癌.结论 食管癌仍为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增长迅速,应加强肿瘤宣教和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构成 分析
下载PDF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13
作者 吴丽娥 孙淑明 +1 位作者 刘婉秀 翁惠兰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的护理特点,为其推广应用作准备。方法:通过总结23例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作分析。结果:化学性胆囊切除全部均治愈出院,除2例术后出现腹痛外,其余均未发现有其... 目的:探讨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的护理特点,为其推广应用作准备。方法:通过总结23例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作分析。结果:化学性胆囊切除全部均治愈出院,除2例术后出现腹痛外,其余均未发现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充分细致的护理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结论: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有别于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化学性胆囊切除 护理
下载PDF
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价值
14
作者 郭伟 陈远光 +3 位作者 林俊敏 梁子敬 邓宇 尹朝晖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价值。方法:对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早期鼻饲注入76%泛影葡胺注射液5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在肠管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和程度。结...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价值。方法:对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早期鼻饲注入76%泛影葡胺注射液5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在肠管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和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46例造影剂在6~24 h内到达结肠,出现排便排气,肠梗阻症状缓解,给予保守治疗;另19例鼻饲泛影葡胺24 h后仍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而行手术治疗,6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应用于胃肠道造影对明确粘连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诊治
下载PDF
腹膜炎术后遗留残余脓肿的处理
15
作者 许建衡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腹膜炎 术后 残余脓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十字”缝合法在肠造口回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黄锋明 谢肖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8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十字”缝合法在肠造口回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0例行肠造口回纳术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中,观察组采用“十字”缝合法缝合造口处切口,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直接缝合法缝合造口处切口。比较两组的出血... 目的:探讨“十字”缝合法在肠造口回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0例行肠造口回纳术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中,观察组采用“十字”缝合法缝合造口处切口,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直接缝合法缝合造口处切口。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造口处切口美观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造口回纳失败者,门诊随访至术后3个月,无失访病例。两组的切口缝合时间、出血量、术后第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更低,对造口处切口美观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造口回纳术中造口处皮肤采用“十字”缝合法缝合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缝合法 肠造口回纳术 切口感染 直接缝合法
下载PDF
术中结肠灌洗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时肠道细菌学的研究 被引量:122
17
作者 孙淑明 吴利标 +1 位作者 陈淑贞 吴丽娥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并与12例左半结肠癌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细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并与12例左半结肠癌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细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肠梗阻患者近端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的细菌数明显高于无梗阻组,肠内容物细菌数分别为(107.63±59.58)×106cfu/L和(13.86±3.19)×106cfu/L,两组相比,P=0.021;肠黏膜细菌数分别为(7770.06±2433.95)cfu/cm2和(334.83±288.39)cfu/cm2,两组相比,P=0.014。经术中结肠灌洗后,近端肠内容物细菌数梗阻组比无梗阻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72±0.21)×106cfu/L与(13.86±3.19)×106cfu/L,两组相比,P=0.004;近端肠黏膜细菌数梗阻组也比无梗阻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3.22±8.85)cfu/cm2与(334.83±28.84)cfu/cm2,两组相比,P=0.013。术前应用抗生素与否对肠道细菌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能使肠道内细菌数明显降低而达到或低于无梗阻患者肠道内的细菌数,因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结肠灌洗 左半结肠癌 肠道细菌学 一期切除吻合术 外科治疗 完全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血清微量元素和超氧歧化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淑明 郭光华 +5 位作者 孙淑卿 马涛 吴利标 杨建鑫 方奕文 林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体内血清微量元素和超氧歧化酶的变化关系。方法对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6种微量元素和超氧歧化酶的测定。结果胃癌组镁(Mg)、钙(Ca)、铜(Cu)和超氧歧化酶(SOD)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体内血清微量元素和超氧歧化酶的变化关系。方法对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6种微量元素和超氧歧化酶的测定。结果胃癌组镁(Mg)、钙(Ca)、铜(Cu)和超氧歧化酶(SOD)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Mg(0.71±0.14)mmol/L与(0.91±0.25)mmol/L相比,P=0.001;Ca(1.71±0.26)mmol/L与(1.98±0.28)mmol/L相比,P=0.001;Cu(12.7±5.5)μmol/L与(16.2±3.3)μmol/L相比,P=0.038;SOD(6.67±0.96)nU/ml与(7.85±1.10)nU/ml相比,P=0.003。而慢性胃炎组的微量元素和SO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微量元素和SOD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微量元素 超氧歧化酶 胃癌 测定
原文传递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章斐然 李威 +1 位作者 王怀明 曾永明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的42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腹腔镜组),同时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的42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腹腔镜组),同时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腹行TME联合ISR术治疗的44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开腹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临床病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病理特点相近。腹腔镜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体手术时间(min)明显小于开腹组(181.2±65.4 vs 216.6±82.9,t=2.192,P=0.031),出血量(ml)亦明显小于开腹组(83.2±37.5 vs 117.4±33.0,t=4.495,P<0.0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自我评价以及KIRWA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保留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全直肠系膜 内括约肌切除
原文传递
胃神经鞘瘤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淑明 许建衡 +2 位作者 马涛 吴利标 刘婉秀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总结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经我院诊治的10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作分析总结。结果 胃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可通过胃镜、X线、B超等辅助检查协... 目的 总结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经我院诊治的10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作分析总结。结果 胃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可通过胃镜、X线、B超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结论 胃神经鞘瘤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术前确诊率低,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