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唇腭裂的胎儿诊断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江乐文 唐世杰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1期3262-3265,共4页
胎儿外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胎儿致命性疾病的治疗,而应用该技术治疗非致命性的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在其临床应用之前,还存在着对唇腭裂的准确快速产前诊断、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基础理论的支持、手术人员的培训以... 胎儿外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胎儿致命性疾病的治疗,而应用该技术治疗非致命性的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在其临床应用之前,还存在着对唇腭裂的准确快速产前诊断、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基础理论的支持、手术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关设备的完善等需要克服的困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唇腭裂胎儿外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胎儿外科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毫米波与红外线和紫外线联合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易先锋 宋春红 +1 位作者 苏美珍 林映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联合应用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毫米波治疗组(A组)、红外线治疗组(B组)、紫外线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分别采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及联合应用治疗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联合应用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毫米波治疗组(A组)、红外线治疗组(B组)、紫外线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分别采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及联合应用治疗烧伤创面,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4d后对4组疗效进行比较,D组与A、B、C组疗效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比较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仪器联合应用能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加快,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红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 综合疗法 烧伤治疗
下载PDF
粤东地区93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龙水 唐世杰 +2 位作者 孙德麟 谢思田 许道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05,共2页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04年间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行动组织的“美纯行动”及于我院行唇腭裂手术93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唇腭裂...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04年间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行动组织的“美纯行动”及于我院行唇腭裂手术93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唇腭裂的构成比中,主要以单侧唇裂伴腭裂,双侧唇裂伴腭裂及单侧唇裂为主,分别为33.98%,23.23%与29.02%,单纯的腭裂及单纯的双侧唇裂较少。双侧唇裂与双侧唇腭裂男女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左比右多见。唇腭裂畸形与患者的胎次关系中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第四胎以上的构成比分别为23.17%,33.10%,16.93%,14.77%,11.91%.但各种类型的唇腭裂畸形均与患者的胎次无显著性差异。母亲妊娠前3个月所接触的风险因素中共有226例(24.30%)。结论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统计
下载PDF
手术联合早期深部X线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彭立红 许金华 +1 位作者 唐世杰 古松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58-659,共2页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的手术联合术后早期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瘢痕疙瘩患者48例,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邻近皮瓣,术后24h内采用深部X线照射。照射剂量每次400~500cGy,连续4~5d,每天1次,放射野包括手术切口边缘周围1.0cm宽度正常组...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的手术联合术后早期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瘢痕疙瘩患者48例,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邻近皮瓣,术后24h内采用深部X线照射。照射剂量每次400~500cGy,连续4~5d,每天1次,放射野包括手术切口边缘周围1.0cm宽度正常组织,拆线后放疗1次。结果:随访6个月~2年,治愈36例,显效7例,进步1例,无效0例,有效率95.4%。结论:手术联合早期深部X线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转基因治疗在创面愈合中的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建 唐世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促进创面愈合 转基因治疗 细胞生物学 临床应用价值 细胞外基质 病理性瘢痕 分子生物 细胞运动
下载PDF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君 杨旅军 +1 位作者 谢思田 唐世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将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并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效果,为手足创面修复寻找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手足创面患者26例行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术后随访3-8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术后手足移... 目的探讨将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并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效果,为手足创面修复寻找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手足创面患者26例行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术后随访3-8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术后手足移植皮瓣感觉恢复情况、血管痉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26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皮瓣坏死情况。所有患者在16周后受区有明显感觉,前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管痉挛情况在1周后全部消失,前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不但手术安全稳定,还降低了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皮瓣成活率,整个手术过程安全简单,是治疗手足创面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创面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修复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中8q24 rs987525和10q25 rs7078160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联 被引量:2
7
作者 何运铺 陈建欢 唐世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广东汉族人群8q24 rs987525和10q25 rs70781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联。方法:收集到431例NSCL/P患者(病例组)和451例对照者(对照组)。用Taq Man基因型鉴定技术对分别位于8q24 rs987525和10q25... 目的:研究中国广东汉族人群8q24 rs987525和10q25 rs70781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联。方法:收集到431例NSCL/P患者(病例组)和451例对照者(对照组)。用Taq Man基因型鉴定技术对分别位于8q24 rs987525和10q25 rs7078160的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用卡方检验评价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并且评价其与NSCL/P的关联。结果:对照组8q24 rs987525和10q25 rs7078160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0q25 rs7078160和8q24rs987525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人群NSCL/P未发现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性 8q24 10q25
下载PDF
儿童烧伤治疗中复合溶菌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明君 杨旅军 +1 位作者 谢思田 唐世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烧伤患儿,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碘伏纱布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复合溶菌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烧伤患儿,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碘伏纱布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复合溶菌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过敏反应全部呈现阴性,没有阳性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达到48.0%;对照组患儿过敏反应呈现阴性率达到84.0%,细菌培养阳性率达到7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观察两组患儿烧伤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约为(10.2±2.4)d,对照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约为(15.0±3.8)d,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溶菌酶能够有效治疗儿童烧伤,治疗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儿童烧伤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烧伤 治疗 复合溶菌酶 应用
下载PDF
皮肤扩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金华 彭立红 +1 位作者 谢思田 毛小炎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需要修复较大范围的皮肤缺损,而且从色泽及外观程度都与缺损周围的皮肤近似或一致。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增加容量,获得"额外"皮肤,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转移进行组... 目的:需要修复较大范围的皮肤缺损,而且从色泽及外观程度都与缺损周围的皮肤近似或一致。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增加容量,获得"额外"皮肤,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转移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的一种方法。结果: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措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组15例患者均按期完成手术,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临床应用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单侧唇裂鼻畸形初期整复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伟练 唐世杰 《医学综述》 2010年第3期416-419,共4页
唇裂鼻畸形是复杂的三维结构上的畸形,近半个世纪来其整复时间提前到了婴幼儿期。传统的术前正畸及新的术前鼻牙槽塑型给唇裂鼻畸形初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手术时运用各种盲视或直视切口、不同范围的软组织剥离、各种悬吊技术及术后... 唇裂鼻畸形是复杂的三维结构上的畸形,近半个世纪来其整复时间提前到了婴幼儿期。传统的术前正畸及新的术前鼻牙槽塑型给唇裂鼻畸形初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手术时运用各种盲视或直视切口、不同范围的软组织剥离、各种悬吊技术及术后的鼻模固定等使整复效果不断提高。初期整复显示了较好的美学效果,且减少了患儿的心理障碍。就现阶段单侧唇裂鼻畸形初期整复的理念及常用方法予以总结,以便探讨其发展趋势及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鼻畸形 初期整复
下载PDF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庆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8期1562-1564,共3页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月4年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结...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月4年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及拒绝治疗等相关心理及生理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行一般心理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症状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入院时,患者焦虑、抑郁及综合测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后1个月时,干预组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早期实施综合全面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抑郁焦虑水平,帮助其树立重新面对社会的信心,减轻心理负面情绪,对疾病预后有帮助,具有临床意义,所有患者都应接受相关心理护理,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心理干预 HADS 烧伤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唇腭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小炎 唐世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倾向认为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引起唇腭裂相关的基因有TGFA,TGFβ3,BCL3,F13A等;环境因素在唇腭裂发生中的遗传修饰作用也很重要,主要的环境激发因素包括致...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倾向认为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引起唇腭裂相关的基因有TGFA,TGFβ3,BCL3,F13A等;环境因素在唇腭裂发生中的遗传修饰作用也很重要,主要的环境激发因素包括致畸因子(如烟草、酒精、糖皮质激素等)、感染和营养缺乏。基于基因打靶技术建立的鼠基因敲除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疾病的表现型,成为研究唇腭裂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基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几种医用猪皮的物理性能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先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2期902-903,共2页
关键词 医用猪皮 猪皮 物理性能 测定 生物敷料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原位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世杰 庞素芳 +2 位作者 曹亚 李小艳 王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 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 K 与 H 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均增强, H 中呈弥散分布, 而 K 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 目的: 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 K 与 H 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均增强, H 中呈弥散分布, 而 K 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皮层的上部; Ⅲ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增强仅见于 H 中。结论: K 和 H 组织中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不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原位杂交 胶原蛋白 表达
下载PDF
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张明君 杨旅军 +1 位作者 谢思田 唐世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428-429,共2页
目的对胫前皮肤缺损采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胫前皮肤缺损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胫前皮肤缺损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采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 目的对胫前皮肤缺损采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胫前皮肤缺损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胫前皮肤缺损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采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术后随访8~16周,对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比较术后不同时期患者患肢麻木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1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经过治疗后痊愈,患者患肢麻木感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16周后完全消失,麻木感消失时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前皮肤缺损采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不仅手术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不影响主干血管,是治疗胫前皮肤缺损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 皮瓣 胫前皮肤缺损 皮支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TGF-β_1 mRNA表达研究
16
作者 唐世杰 庞素芳 +2 位作者 曹亚 李晓艳 王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 检测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生长因子 T G Fβ1 m R N A 的表达。了解 T G Fβ1 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斑点杂交分析检测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目的: 检测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生长因子 T G Fβ1 m R N A 的表达。了解 T G Fβ1 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斑点杂交分析检测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的改变; 原位杂交检测 T G Fβ1 m R N 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 ① K 和 H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分别为1204 ±0243 和1197 ±0237 , 明显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0327 ±0081 和0331 ±0078) P < 001 ; ②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区域。结论: T G Fβ1 在 H 和 K 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表达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阴茎海绵体腔内输注对犬失血性休克的复苏作用
17
作者 唐世杰 彭立红 +1 位作者 胡素銮 许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1-153,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腔内输注对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条犬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监测基础、休克末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脉率、呼吸。实验组行海绵体穿刺,输晶体及自体全血,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观察复苏15、30、45、6...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腔内输注对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条犬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监测基础、休克末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脉率、呼吸。实验组行海绵体穿刺,输晶体及自体全血,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观察复苏15、30、45、60、90、12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海绵体内压力变化,2周后海绵体切片镜检。结果:实验组复苏满意,输液流速63 mL/min;正常海绵体内压力为(3.97±0.88)mmHg,休克时为(2.0±0.25)mmHg,输晶体后为(7.04±2.63)mmHg,输入自体全血后为(9.04±3.72)mmHg,镜下结构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阴茎海绵体作为新的输液通路,可有效而安全地进行休克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阴茎海绵体 复苏 输液
下载PDF
冻干猪皮治疗(深Ⅱ度)烧伤34例
18
作者 易先锋 李国辉 吴燮卿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皮肤移植 冻干猪皮
下载PDF
华南汉族人群中干扰素调节因子6 rs10863790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联
19
作者 何运铺 唐世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0,2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IRF)6 rs108637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联。方法:收集385例NSCL/P患者(病例组)和448位健康者(对照组)。用Taq Man基因型鉴定技术分别对位于IRF6 rs10863... 目的:研究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IRF)6 rs108637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联。方法:收集385例NSCL/P患者(病例组)和448位健康者(对照组)。用Taq Man基因型鉴定技术分别对位于IRF6 rs10863790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用卡方检验评价rs10863790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并评价其与NSCL/P的关联。结果:对照组IRF6 rs10863790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中单纯唇裂(CLO)及唇裂伴腭裂(CL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腭裂(CPO)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男性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比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F6 rs10863790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CLO及CLP有关联,与CPO无关联。IRF6 rs10863790在NSCL/P中有性别差异,与男性有关联,与女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干扰素调节因子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春娜 陈庆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重症烧伤患者,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前后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重症烧伤患者,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长(11.33±2.31)d短于对照组的(15.38±3.91)d,住院费用(8243.54±53.57)元少于对照组的(9563.63±41.3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91.47±2.43)分高于对照组的(84.17±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烧伤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能够在补充患者基础营养能量的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其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重症烧伤 基础护理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