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为增 王新家 林丽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其与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SCI模型,用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其与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SCI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胞浆IL-1β及胱氨酸酶(caspase-3)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其脊髓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结果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明显提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治疗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IL-1β及caspase-3表达减少,减轻了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 脊髓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脂质过氧化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为增 王新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7-1338,共2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现代医学中仍是极其严重的创伤,按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而继发性损伤则是一个可逆的且可控制的过程。在继发性损伤的早期,存在一个重要的炎症...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现代医学中仍是极其严重的创伤,按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而继发性损伤则是一个可逆的且可控制的过程。在继发性损伤的早期,存在一个重要的炎症反应过程,它能够触发其后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受损脊髓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反应。此外,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受损脊髓局部胶质细胞的瘢痕形成,也有可能阻碍脊髓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过程 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 现代医学 分子水平 瘢痕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