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HR和SPEEDMINER数据挖掘的粤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平台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范世平 朱飞奇 +1 位作者 舒岚 廖茂成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采用EHR与SPEEDMINER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初步建立以粤北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智能分布性筛查平台。通过对筛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实现对粤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实时监控,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对高危人群... 采用EHR与SPEEDMINER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初步建立以粤北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智能分布性筛查平台。通过对筛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实现对粤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实时监控,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档案 数据挖掘 脑卒中筛查 高危人群
下载PDF
眼底血管病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
2
作者 叶兰香 陈俊斌 李雪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已行静脉溶栓治疗,且能配合坐立位行眼底照相...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已行静脉溶栓治疗,且能配合坐立位行眼底照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后均于溶栓24 h后复查头部MR明确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及是否发生溶栓后HT,坐立位行双侧眼底照相。按照患者是否发生HT,分成非HT组(346例)和HT组(48例),比较其基本资料、眼底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狭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患者眼底血管病变中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动静脉交叉征、微血管瘤发生率均高于未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严重的眼底血管病变(出血斑、动静脉交叉征),是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提高监测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眼底血管病变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颅脑创伤模型小鼠双侧丘脑继发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树宣 朱飞奇 +5 位作者 裴中 邓旭辉 杨志 朱瑾华 陈淳淳 林伟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颅脑创伤(TBI)模型小鼠双侧丘脑继发性损伤(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神经元缺失)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颅脑创伤模型,盐酸小檗碱组小鼠予以盐酸小檗碱50 mg/(kg·d)灌胃21 d,TBI组予等量生...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颅脑创伤(TBI)模型小鼠双侧丘脑继发性损伤(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神经元缺失)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颅脑创伤模型,盐酸小檗碱组小鼠予以盐酸小檗碱50 mg/(kg·d)灌胃21 d,TBI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1 d,对照组不予自由落体撞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双侧丘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和神经元核抗原(Neu N)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双侧丘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结果 3组小鼠颅脑创伤同侧丘脑i NOS(P=0.015)、COX-2(P=0.022)、8-OHd G(P=0.000)和Neu N(P=0.000)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以及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P=0.024)和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BI组i NOS(P=0.005)、COX-2(P=0.011)和8-OHd G(P=0.000)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以及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P=0.011)和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P=0.000)均高于对照组,而Neu N阳性神经元数目低于对照组(P=0.000);盐酸小檗碱组i NOS(P=0.031)、COX-2(P=0.024)和8-OHd G(P=0.008)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以及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P=0.031)和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P=0.012)均低于TBI组,仅8-OHd G阳性神经元数目(P=0.014)和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P=0.024)仍高于对照组,而Neu N阳性神经元数目高于TBI组(P=0.016)、仍低于对照组(P=0.027)。3组小鼠颅脑创伤对侧丘脑仅COX-2(P=0.029)和8-OHd G(P=0.000)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BI组COX-2(P=0.011)和8-OHd G(P=0.000)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盐酸小檗碱组COX-2(P=0.047)和8-OHd G(P=0.010)阳性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数目低于TBI组,仅8-OHd G阳性神经元数目仍高于对照组(P=0.004)。结论颅脑创伤可以引起双侧丘脑继发性损伤,尤以同侧丘脑显著,对侧丘脑仅出现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盐酸小檗碱通过抑制颅脑创伤后双侧丘脑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颅脑损伤 丘脑 炎症 氧化性应激 神经元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旭辉 陈俊斌 +1 位作者 杨志 王定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44,64,共2页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为一种罕见的以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透明包涵体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现报告1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NIID患者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62岁,因"记忆力下降、行走...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为一种罕见的以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透明包涵体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现报告1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NIID患者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62岁,因"记忆力下降、行走缓慢、卒中样发作8年,加重半个月"于2020年1月12日入院。患者8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以近记忆力下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活检 核内包涵体 记忆力下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卒中样发作 神经元 周围神经 嗜酸性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略 朱飞奇 +1 位作者 刘纯钢 朱瑾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n=28)、B组(n=11)、C组(n=16),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d,阿托伐他汀4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黄连素0...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n=28)、B组(n=11)、C组(n=16),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d,阿托伐他汀4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黄连素0.4g(3次/d)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3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otal plaque ar-ea,TPA)、斑块总最大厚度之和(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不稳定性斑块数目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的TC、TG、LDL-C均有下降,且TC和LDL-C 3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33);比较3组LDL-C的达标率,C组(75.0%)明显高于A组(32.1%)和B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A、C两组均可显著降低Crouse积分(P<0.05),治疗后C组的Crouse积分明显低于A组,且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Crouse积分出现升高。结论黄连素显著提高阿托伐他汀降低脑梗死患者LDL-C的幅度和达标率,并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最大厚度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降脂 盐酸小檗碱 阿托伐他汀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桥本氏脑病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朱飞奇 邓旭辉 +2 位作者 朱瑾华 杨志 刘建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4-134,141,共2页
桥本氏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又称为甲状腺毒性脑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即桥本氏病)相关的激素反应性脑病,是与桥本氏病相关的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误诊,早期予以激素治疗可以取得明显... 桥本氏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又称为甲状腺毒性脑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即桥本氏病)相关的激素反应性脑病,是与桥本氏病相关的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误诊,早期予以激素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疗效。为了提高对HE的认识,本文将近2年我们诊治的HE患者3例报告如下,并加以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脑病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上)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光健 王正军 +4 位作者 王云甫 刘勇 汪晓玲 罗国君 朱飞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8-33,46,共7页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卒中临床试验注册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均为2010年11月。收集尼莫地平被预...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卒中临床试验注册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均为2010年11月。收集尼莫地平被预防性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1499例患者接受了不同指标的试验观察。与安慰剂组比较,尼莫地平组(所有病例)的完全康复率增加了64%[P=0.000 2,OR=1.64,95% CI:1.26~2.13;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1.048],完全康复或中等残疾率增加了79%(P=0.000 7,OR=1.79,95%CI:1.28~2.51;NNT=-5.889),死亡、严重残疾或植物状态发生率降低了38%(P=0.000 3,OR=0.62,95%CI:0.48~0.80;NNT=1.529);脑血管痉挛(CVS病例)的病死率降低了74%(P=0.008,OR=0.26,95%CI:0.09~0.71;NNT=2.298);症状性CVS的发生率降低了46%(P<0.00001,OR=0.54,95%CI:0.42~0.69;NNT=1.952);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所有病例)发生率降低了38%(P<0.000 1,OR=0.62,95%CI:0.50~0.78;NN=1.078);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了46%(P<0.00001,OR=0.54,95%CI:0.42~0.69;NNT=1.079);经CT证实的脑梗死的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58%(P=0.001,OR=0.58,95%CI:0.42~0.81;NNT=3.314);CVS病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35%(P=0.003,OR=0.35,95%CI:0.17~0.69;NNT=3.688),脑梗死(所有病例)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52%(P<0.00001,OR=0.52,95%CI:0.41~0.66;NNT=1.196);尼莫地平组与安慰剂组再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出血:P=0.15,OR=0.75,95%CI:0.50~1.11;不良反应:P=0.59,OR=1.13,95%CI:0.71~1.81)。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善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转归,可降低症状性CVS、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而再出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MES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兴明 朱飞奇 +2 位作者 刘建祥 陈略 朱瑾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B...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MES数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数目。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MES数量、NIHSS评分及不稳定性斑块数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个月后B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进展,减少MES数量,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阿托伐他汀 微栓子信号 经颅多普勒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抑制β分泌酶的表达抑制Aβ产生的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朱飞奇 吴福军 +3 位作者 马英 刘光键 刘建祥 李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抑制Aβ产生的机理。方法稳定转染人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突变695的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APPsw695)分别给与小檗碱(1μM,5μM,10μM和20μM)48 h、5μM小檗碱(8 h,24 h,48 h和72 h)、U0126(0.5μM)48 h以及小檗碱(5μM)+U... 目的探讨小檗碱抑制Aβ产生的机理。方法稳定转染人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突变695的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APPsw695)分别给与小檗碱(1μM,5μM,10μM和20μM)48 h、5μM小檗碱(8 h,24 h,48 h和72 h)、U0126(0.5μM)48 h以及小檗碱(5μM)+U0126(0.5μM)48 h,然后分别通过噻唑蓝(MTT)技术和测定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以上各处理对HEK293APPsw695增殖和毒性的影响,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处理组对HEK293APPsw695产生Aβ40/42的影响,通过WB方法研究各处理组对β分泌酶和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以上各处理对HEK293APPsw695细胞的增殖和毒性没有影响,小檗碱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Aβ40/42的产生和β分泌酶的表达,以及促进p-ERK1/2的表达,U0126完全逆转小檗碱对Aβ40/42产生和β分泌酶表达的抑制,以及对p-ERK1/2表达的促进。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活化ERK1/2通路抑制β分泌酶的表达而抑制Aβ40/4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檗碱 Β分泌酶 细胞外活化激酶通路1/2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飞奇 陈略 朱瑾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5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组和黄连素0.40 g(3次/...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5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组和黄连素0.40 g(3次/d)+阿托伐他汀20 mg/d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00);治疗后3个月时,3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1.69±2.29)和(281.43±311.05)mg/L、(7.81±12.48)和(321.59±289.35)mg/L、(2.16±3.34)和(376.55±249.72)mg/L,但组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治疗药物与观察时间点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40 mg/d)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小檗碱 降血脂药 C反应蛋白质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光健 王正军 +4 位作者 王云甫 刘勇 汪晓玲 罗国君 朱飞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卒中临床试验注册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均为2010年11月。收集尼莫地平被预...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卒中临床试验注册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均为2010年11月。收集尼莫地平被预防性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8项研究符合纳人标准,1499例患者接受了不同指标的试验观察。与安慰剂组比较,尼莫地平组(所有病例)的完全康复率增加了64%P=0.000 2,OR=1.64,95%CI:1.26~2.13;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1.048],完全康复或中等残疾率增加了79%(P=0.000 7,OR=1.79,95%CI:1.28~2.51;NNT=-5.889),死亡、严重残疾或植物状态发生率降低了38%(P=0.000 3,OR=0.62,95%CI:0.48~0.80;NNT=1.529);脑血管痉挛(CVS病例)的病死率降低了74%(P=0.008,OR=0.26,95%CI:0.09~0.71;NNT=2.298);症状性CVS的发生率降低了46%(P<0.000 01,OR=0.54,95%CI:0.42~0.69;NNT=1.952);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所有病例)发生率降低了38%(P<0.000 1,OR=0.62,95%CI:0.50~0.78;NNT=1.078);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了46%(P<0.00001,OR=0.54,95%CI:0.42~0.69;NNT=1.079);经CT证实的脑梗死的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58%(P=0.001,OR=0.58,95%CI:0.42~0.81;NNT=3.314);CVS病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35%(P=0.003,OR=0.35,95%CI:0.17~0.69;NNT=3.688),脑梗死(所有病例)发生率为安慰剂组的52%(P<0.000 01,OR=0.52,95%CI:0.41~0.66;NNT=1.196);尼莫地平组与安慰剂组再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出血:P=0.15,OR=0.75,95%CI:0.50~1.11;不良反应:P=0.59,OR=1.13,95%CI:0.71~1.81)。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善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转归,可降低症状性CVS、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而再出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建祥 李兴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 17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栓通治疗组87例,非脑栓通治疗组86例,观察2组患者脑梗死后90d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情况。结果 90d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 17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栓通治疗组87例,非脑栓通治疗组86例,观察2组患者脑梗死后90d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情况。结果 90d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2组患者的评分值有明显差异,脑栓通治疗组优于非脑栓通治疗组。1年内脑栓通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1.3%,非脑栓通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6.7%,2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脑栓通胶囊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并能降低初次脑梗死后1年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通胶囊 脑梗死 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 脑梗死的复发率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兴明 朱飞奇 何小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BI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抑郁 盐酸舍曲林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线粒体脑肌病2例报告
14
作者 朱飞奇 杨志 +1 位作者 朱瑾华 李雪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3,共2页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类临床少见疾病,其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最初均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1例经PCR基因扩增测序;1例转至上级医院经过脑立体定向活检和肌肉活检,最后均证实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类临床少见疾病,其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最初均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1例经PCR基因扩增测序;1例转至上级医院经过脑立体定向活检和肌肉活检,最后均证实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病毒性脑炎 误诊 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立体定向活检 继发性癫痫 少见疾病 基因扩增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解南 周新卫 +2 位作者 肖罡 杨志 黄钟情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以期为PCA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2641例动脉瘤患者病例库中分析介入栓塞的PCA动脉瘤患者31例,予以保留或闭塞载瘤动脉的治疗方法。结果:31例患者中21例单发,10...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以期为PCA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2641例动脉瘤患者病例库中分析介入栓塞的PCA动脉瘤患者31例,予以保留或闭塞载瘤动脉的治疗方法。结果:31例患者中21例单发,10例多发。共发现47个动脉瘤,其中PCA动脉瘤34个。PCA动脉瘤27个呈囊状,7个呈梭形,破裂动脉瘤26个,未破裂动脉瘤8个;PCA动脉瘤直径<5 mm 10个,5 mm≤直径<15 mm 22个,直径≥15 mm 2个;PCA动脉瘤位于P1段9个,P2段16个,P3段6个,P4段3个。16个PCA动脉瘤栓塞后保留了载瘤动脉,18个PCA动脉瘤栓塞后闭塞了载瘤动脉。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闭塞组Raymond-Roy分级1级栓塞17例,而保留组Raymond-Roy分级1级栓塞9例,两组术后即刻栓塞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治疗结果(观察时间≤3月),闭塞组、保留组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完成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年),闭塞组、保留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组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保留组的92.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A动脉瘤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偏低,多位于P2段,大型动脉瘤多见,部分动脉瘤呈梭形。依据PCA动脉瘤的临床特征,保留或闭塞PCA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可以获得很好的介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 血管内操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4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回顾
16
作者 朱飞奇 朱瑾华 刘建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3-844,共2页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tonia,PKD)和偏瘫型偏头痛(hemiplegic migraine,HM)均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误诊率高,国内仅有少量报道,但是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合并偏瘫型偏头痛目前国内尚无报道,现...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tonia,PKD)和偏瘫型偏头痛(hemiplegic migraine,HM)均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误诊率高,国内仅有少量报道,但是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合并偏瘫型偏头痛目前国内尚无报道,现将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其中1例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同时伴偏瘫型偏头痛病例,资料完整,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报道 文献回顾 偏瘫型偏头痛 临床误诊率 少见疾病 国内
下载PDF
小檗碱对颅脑创伤模型小鼠对侧顶叶皮层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树宣 朱飞奇 +4 位作者 裴中 朱瑾华 杨志 邓旭辉 刘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对侧皮层的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神经元丢失的情况,并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这种继发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小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50mg/(kg·d)],... 目的观察小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对侧皮层的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神经元丢失的情况,并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这种继发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小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50mg/(kg·d)],共21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侧顶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对侧皮层COX-2(cyclooxygenase-2)、i 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的表达情况以及DNA氧化损伤和神经元丢失的情况。结果 TBI导致对侧顶叶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COX-2和i NOS的表达以及DNA氧化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19.82±1.88)和(16.96±1.69)、(13.79±4.32)和(8.67±0.96)、(27.86±5.38)和(16.00±7.59)、(31.92±6.57)和(24.79±2.78)(P<0.01或P<0.05),但神经元数量无显著丢失,分别为(49.05±4.38)和(48.56±3.56)(P>0.05);小檗碱显著抑制对侧皮层小胶质细胞、COX-2和i NOS的表达,分别为(15.49±1.88)和(19.82±1.88)、(16.83±7.89)和(27.86±5.38)、(26.25±2.41)和(31.92±6.57)(P<0.01或P<0.05),而星形胶质细胞和DNA氧化损伤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91±1.42)和(13.79±4.32)、(32.82±2.78)和(34.40±2.41)(P>0.05)。结论 TBI导致远隔对侧顶叶皮层继发性损害较轻,仅导致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增加,但并不会导致远隔对侧皮层神经元丢失;盐酸小檗碱能够显著抑制TBI后对侧皮层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盐酸小檗碱 对侧皮层 炎症反应 氧化损伤 神经元丢失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爱群 陈略 +1 位作者 朱瑾华 朱飞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随访,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以是否死亡作为预后观察事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随访,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以是否死亡作为预后观察事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造成死亡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60.0%,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根据TOAST分型,心源型脑梗死及不明原因型脑梗死各有3例死亡,病死率分别为30.0%、37.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全部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溶栓后的病死率高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心源型脑梗死及不明原因型脑梗死病死率高,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疗法 脑梗死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牙齿缺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爱群 朱瑾华 朱飞奇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90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牙齿缺失等情况,检测血脂...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90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牙齿缺失等情况,检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纤维蛋白原、肌酐等血清学指标,患者入院3d内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中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测定。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变量指标,组间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低和缺牙数多(缺失≥8比≤7颗)与VCI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体重指数、既往缺血性卒中及糖尿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也与VCI的发生相关(P〈0.10)。但是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缺牙≥8颗(OR=8.5,95%CI:2.6~28.6,p=0.001)与缺失≤7颗比,低收入水平(OR=62.7,95%CI:3.9~1018.1,p=0.007)与高收入相比,hs-CRP(OR=2.5,95%CI:1.1~6.3,p=0.04)高者更容易发生VCI。结论:牙齿缺失数多(≥8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牙周病 牙齿缺失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长圆枕辅助沙袋在脑卒中卧床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继红 周取英 梁丽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543-4545,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长圆枕辅助沙袋作为踝关节支具临床预防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足下垂的效果。方法:选择GCS评分≤8分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无支具)组、丁字鞋组、自制长圆枕辅助沙袋组进行观察,比较三种方法预防足下垂的效... 目的:观察和评价长圆枕辅助沙袋作为踝关节支具临床预防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足下垂的效果。方法:选择GCS评分≤8分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无支具)组、丁字鞋组、自制长圆枕辅助沙袋组进行观察,比较三种方法预防足下垂的效果、使用两种支具的不良反应、患者陪护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使用支具可减少足下垂的发生;两种支具对足下垂的预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自制长圆枕辅助沙袋的患者压疮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丁字鞋组,患者陪护接受程度及护士满意度高。结论:应用长圆枕辅助沙袋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发生,使用过程中陪护和护士容易接受,是保障患者体位安全的辅助用具,且制作和使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垂足枕 沙袋 脑卒中患者 丁字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