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患者合并休克回顾性分析105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佩炯 李文芳 郭晓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5026-5029,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合并休克的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6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5例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121例,合并休克11例,发病率9.090%;消化系出血681例,合并休克61例,发病率8.95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合并休克的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6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5例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121例,合并休克11例,发病率9.090%;消化系出血681例,合并休克61例,发病率8.957%;急性胃肠炎148例,合并休克9例,发病率6.081%;急性胆囊炎、胆管炎653例,合并休克24例,发病率3.675%.四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6.5928,P<0.05).105例患者转科52例(49.52%),死亡12例(11.43%).其中:感染性休克32例,转科28例(87.50%),死亡5例(15.63%);低血容量性休克65例,转科18例(27.69%),死亡6例(9.23%);心源性休克6例,转科6例(100%),死亡1例(16.67%);过敏性休克2例,转科及死亡均为0.四者转科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9325,P<0.05);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06.2876,P<0.05).结论:急性感染性、出血性疾病是消化内科患者合并休克最重要的原发病;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最高,感染性休克次之,然后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时抢救大多获得成功.加强危重患者监护,早诊断,早治疗,多学科联合协作,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急性感染 出血性疾病 休克 重症 死亡率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钟锦海 郑蓉 +1 位作者 马佩炯 蔡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干预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输血量、止血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奥曲肽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汕头地区居民食管病患者回顾分析1476例
3
作者 马佩炯 林茂煌 +1 位作者 李文芳 施广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883-2886,共4页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居民食管病发病情况及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76例经内镜诊断为食管病患者的胃镜、病理、影像学及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1476例食管病患者中发生食管癌714例,食管炎445例,食管静脉曲张120例,食管良性狭窄85例,...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居民食管病发病情况及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76例经内镜诊断为食管病患者的胃镜、病理、影像学及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1476例食管病患者中发生食管癌714例,食管炎445例,食管静脉曲张120例,食管良性狭窄85例,食管黏膜撕裂症46例,食管异物34例,食管憩室23例,食管息肉6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3例.保守治疗840例,内镜治疗124例,手术治疗512例.食管癌患者随访218例,其中手术152例、非手术66例,其1、3年期死亡率分别为40%、90%和95%、100%.食管炎患者康复150例,死亡10例.结论:食管病主要以食管癌与食管炎为主,且食管癌在本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增强居民预防食管病的意识,可降低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食管癌
下载PDF
重型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例报告
4
作者 钟锦海 马佩炯 +1 位作者 郑蓉 蔡伟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5期84-86,共3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指由高甘油三酯血症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年龄低、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HTG-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相关临床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指由高甘油三酯血症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年龄低、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HTG-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相关临床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1例重型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报告,以期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抑癌基因DPC4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缺失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和顺 曾昭孟 +2 位作者 陈树添 郑则钦 郑会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DPC4蛋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DPC4基因检测能否成为早癌筛检的敏感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100例大肠癌中的DPC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100例大肠癌组织中DPC4阳性率为32%(32/10...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DPC4蛋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DPC4基因检测能否成为早癌筛检的敏感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100例大肠癌中的DPC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100例大肠癌组织中DPC4阳性率为32%(32/100),正常大肠组织DPC4阳性率100%(30/30),大肠癌的DPC4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DPC4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肠癌组织中,DPC4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检测DPC4基因突变,有助于对肿瘤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4基因 表达缺失 大肠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影响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蔡伟 林瑟芬 +1 位作者 张远婵 吴和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预后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90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37例)和生存组(5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预后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90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37例)和生存组(5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血糖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血钙、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高龄(OR=1.589,95%CI:1.195~2.114,P<0.05),动脉血氧分压(OR=0.055,95%CI:0.004~0.700,P<0.05)、血清白蛋白(OR=0.850,95%CI:0.752~0.960,P<0.05)是影响SAP预后的早期因素。结论高龄、低动脉血氧分压、低血清白蛋白可能是影响SAP预后的早期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抑郁药联合认知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和顺 邹细岩 刘南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联合认知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IBS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结合口服小剂量盐酸帕...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联合认知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IBS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结合口服小剂量盐酸帕罗西丁(20mg/d)治疗12周,12周末后观察IB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测量治疗前后抑郁量评分及焦虑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抗抑郁药联合认知疗法是治疗IBS的有效手段,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5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和顺 陈键林 +3 位作者 马佩炯 李文芳 邹细岩 施广石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5期477-47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512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直径<2.0cm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仅有5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512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直径<2.0cm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仅有5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电凝止血而痊愈,1例并发迟发性穿孔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17%,随访6个月~1年大肠息肉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结肠镜 高频电凝切术 分析
下载PDF
Dieulafoy病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和顺 张映瑜 施广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治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5 2 6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经急诊胃镜诊断Dieulafoy病 8例 ,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8例患者均出血凶猛 ,有 2例...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治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5 2 6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经急诊胃镜诊断Dieulafoy病 8例 ,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8例患者均出血凶猛 ,有 2例为血管侧壁破裂 ,6例为血管横断破裂。经外科手术治疗后 ,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Dieulafoy病是黏膜下血管畸形病灶 ,易受各种病因损害造成破裂出血 ,内科治疗或内镜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效果 ,外科切除最为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
下载PDF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X线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键林 蚁璇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钡餐检查采用全消化道追踪观察、多体位及适当加压的方法。结果:病变单发位于空肠3例,回肠7例,空回肠同时受侵...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钡餐检查采用全消化道追踪观察、多体位及适当加压的方法。结果:病变单发位于空肠3例,回肠7例,空回肠同时受侵犯5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见肠管狭窄6例,呈多发小结节充盈缺损5例,"动脉瘤样扩张"3例,3例见不规则龛影。结论: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以持续性脐周钝痛、腹部肿块、出血及贫血为主要表现,多发于回肠。全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多发、多种类型病变及侵犯范围较广泛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恶性淋巴瘤 X线诊断
下载PDF
泰胃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观察
11
作者 黄聪武 梁洁 施广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一、临床资料 自1998年4月—10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23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了其他肝肾疾病。男14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9.4岁,健康对照组10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52岁,平均41.1岁,为单位体检人员... 一、临床资料 自1998年4月—10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23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了其他肝肾疾病。男14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9.4岁,健康对照组10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52岁,平均41.1岁,为单位体检人员.均排除了消化系统和肝肾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患者 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肝肾 泰胃美 血清胃泌素 观察 年龄 对照组 体检
下载PDF
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陈键林 蚁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的培养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的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10-5mol/L、10-6mol/L、10-7mol/L),硝苯地平组和溶剂组。分别测定MTT...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的培养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的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10-5mol/L、10-6mol/L、10-7mol/L),硝苯地平组和溶剂组。分别测定MTT(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吸收数值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结果AngⅡ(0.1μmol/L)作用24h能使MTT吸收数值明显增加,并使SMC的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增大。与AngⅡ组相比,AngⅡ加小檗碱(10μmol/L)组,AngⅡ加硝苯地平(10μmol/L),活细胞数减少,G0/G1期的细胞构成比增加,细胞增殖指数减少。结论AngII对SMC有促增殖作用,能被小檗碱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结肠平滑肌细胞 小檗碱
下载PDF
肠道菌群移植、益生菌分别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佩炯 钟锦海 +2 位作者 蔡伟 李文芳 吴和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移植、益生菌分别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抽签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8例和C组40例,A组采用甲硝唑+美沙拉嗪;B组采用益生菌+美沙拉嗪;C组采用肠道...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移植、益生菌分别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抽签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8例和C组40例,A组采用甲硝唑+美沙拉嗪;B组采用益生菌+美沙拉嗪;C组采用肠道菌群移植+美沙拉嗪,三组均治疗6周,对比治疗前后Mayo内镜积分、临床疗效、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B组Mayo内镜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Mayo内镜积分低于A、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B组(P<0.05);三组治疗后IL-6、TNF-α、CRP、ESR及L/M值较治疗前降低,且C组各项指数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菌群移植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屏障功能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和N a^+/H^+交换在EGF促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斌文 王家(马龙) +1 位作者 袁顺玉 崔武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 C 和 Na^+/H^+交换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 RPM11640培养基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给以 EGF 10^(-9)mol·L^(-1),以~3H-7hymidine(~3H-TdR)掺入法,检测肝癌细胞 DNA 合成的...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 C 和 Na^+/H^+交换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 RPM11640培养基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给以 EGF 10^(-9)mol·L^(-1),以~3H-7hymidine(~3H-TdR)掺入法,检测肝癌细胞 DNA 合成的速率.并分别用蛋白激酶 C 阻滞剂 H-7 50μml·L^(-1)和 Na^+/H^+交换阻滞剂amiloride 0.1 mmol·L^(-1)阻断 EGF 对肝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结果 EGF 10^(-9)mol·L^(-1)可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掺入值为(1880±281)·min^(-1)·孔^(-1),与对照组掺入值(1353±175)·min^(-1).孔^(-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 H-7或amiloride,掺入值分别为(1179±150)·min^(-1)·孔^(-1)和(1392±152)·min^(-1)·孔^(-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 H-7,amiloride 与 EGF 合用,掺入值分别为(1241±147)·min^(-1)·孔^(-1)和(1380±189)·min^(-1)·孔^(-1),与 EGF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EGF 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蛋白激酶 C 和 Na^+/H^+交换在 EGF 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尿抑胃素 蛋白激酶C 钠代谢 氢代谢
下载PDF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蔗糖铁中的应用及效果
15
作者 李爱霞 彭宜华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298-298,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应用蔗糖铁冶疗消化性溃疡至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消化性溃病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研究组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应用蔗糖铁冶疗消化性溃疡至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消化性溃病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研究组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治疗疗效。结果:在进行干预后能正确使用蔗糖铁,患者不良反应减少,治疗后血红蛋白(HC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静脉使用蔗糖铁可以做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之一,其安全有效,同时,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 护理干预 蔗糖铁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三种方法用于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佩炯 陈键林 《中国医药》 2015年第7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 对比3种方法用于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Hp感染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56例,均以口服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为基础加用不同抗生素组合: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4g,1次/... 目的 对比3种方法用于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Hp感染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56例,均以口服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为基础加用不同抗生素组合: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4g,1次/d×10 d;四环素+呋喃唑酮组:四环素2片,3次/d+呋喃唑酮1片,3次/d×10 d;序贯治疗组:前5d给予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合,后5d给予四环素+呋喃唑酮组合.4周疗程结束复查胃镜及14C呼气试验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四环素+呋喃唑酮组、序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1%(46/56)、92.9%(52/56)、94.6% (53/56);其中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与序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病灶愈合率分别为85.7%(48/56)、91.1%(51/56)、92.9%(52/5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0.4% (45/56),89.3%(50/56),91.1% (51/5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分别为5.4%(3/56)、8.9%(5/56)、7.1%(4/5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埃索美拉唑+铋剂为基础,选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不同组合用于Hp初治患者效果明显,具体应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经济状况等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左氧氟沙星 四环素 呋喃唑酮 药物疗法 联合 序贯治疗
下载PDF
结肠黑变病23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细岩 吴和顺 +1 位作者 李文芳 施广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的病因、发病机制、内镜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本院10余年来确诊为MC的资料完整的23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对7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结肠镜的检查中,检出MC23例,检出率0.32%。结论MC与服用泻...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的病因、发病机制、内镜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本院10余年来确诊为MC的资料完整的23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对7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结肠镜的检查中,检出MC23例,检出率0.32%。结论MC与服用泻药有关,尤其与蒽醌类泻药有关[1~2],且MC常伴发结肠息肉,对便秘病人尽量不用蒽醌类泻药,一旦发现MC,应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结肠镜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细岩 李文芳 马佩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83年8月到2005年12月间本院收治,最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6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9例中,良性31例,恶性38例;良性...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83年8月到2005年12月间本院收治,最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6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9例中,良性31例,恶性38例;良性以平滑肌瘤为多,约占80.6%(25/31),其余为息肉及腺瘤等;恶性以腺癌为主,占81.5%(31/38),其余为平滑肌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间质瘤等。本组病例术前确诊仅12例,占17.4%。本组病例十二指肠肿瘤9例,占13%;空肠肿瘤32例,占46.4%;回肠肿瘤28例,占40.6%。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呕吐、肠梗阻、腹部肿块为主。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目前缺乏价廉、易行、普及、特异的诊断手段,必要时考虑手术探查及术中内镜协助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小肠肿瘤 术中内镜
下载PDF
我院2007—2008年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发病及诊治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佩炯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08消化内科胃镜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2007、2008年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23.57%;2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溃疡各占6.41%;6.33%... 目的探讨多发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08消化内科胃镜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2007、2008年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23.57%;2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溃疡各占6.41%;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8年多发性消化性溃疡损害因素HP感染率分别为80.77%;82.76%,药物因素各占42.31%;37.93%,血清胃泌素平均值分别(139±21.3),(141±2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分别为30.77%;3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71.43%;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发病率相对稳定,HP、NSAID与胃泌素仍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以埃索美拉唑+左旋氧氟沙星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消化性溃疡 发病率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局限性腹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佩炯 陈健林 郑小青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局限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 将136例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证实胰腺肥大、炎症、渗出,或出血、坏死及少量腹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及平衡设计分为常规治...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局限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 将136例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证实胰腺肥大、炎症、渗出,或出血、坏死及少量腹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及平衡设计分为常规治疗组、前列地尔组、清胰汤组、前列地尔联合清胰汤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4例.四组常规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奥曲肽抑制胰酶分泌,抑酸,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止痛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前列地尔组应用前列地尔10 μg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清胰汤组胃管注入清胰汤200 ml,1次/d;联合治疗组应用前列地尔+清胰汤治疗,方法及剂量同上.疗程5~7d,观察四组疗效,4周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前列地尔、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局限性腹膜炎有效.联合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其他三组(P<0.05);四组转外科手术、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局限性腹膜炎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治疗应用 急性病 清热解毒剂 治疗应用 汤剂 胰腺炎 并发症 腹膜炎 并发症 胰腺炎 中西 医结合疗法 腹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