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验不同时机行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昭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5期2389-239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6月脑出血患者46例,根据气管切开时机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术中行气管切开;B组14例,术后3d内行气管切开;C组12例,术后3~7d内行气管切开...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6月脑出血患者46例,根据气管切开时机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术中行气管切开;B组14例,术后3d内行气管切开;C组12例,术后3~7d内行气管切开。观察三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和术后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C、B组,好转率高于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略高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个月ADL评分高于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行气管切开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症状,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有效推进恢复进程并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汕尾地区开展脑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施辉秋 杨丛 +3 位作者 李登锋 余承泽 周金旋 林振中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汕尾地区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发现异常(出血性颅内动脉瘤)32例... 目的探讨汕尾地区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发现异常(出血性颅内动脉瘤)3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10例;出血性烟雾病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2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结论汕尾地区开展脑血管造影术,有助于该地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尽早明确病因,有助于病情判断和评估,并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汕尾地区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庄汉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d。观察2组...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2组治疗14d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创伤性 依达拉奉 疗效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小香 王秀婷 刘碧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Lovett分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Lovett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arthel指数(70.28±11.29)分和Lovett分级(3.86±0.66)级均优于对照组的(49.73±13.57)分和(2.70±0.71)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9%(47/49)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肢体运动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昭镇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9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去骨瓣减压术和微创穿刺术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去骨瓣减压术和微创穿刺术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疗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与手术前比较,NIHSS评分均降低,微创穿刺术组比去骨瓣减压术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穿刺术组患者的病死率(12.5%)低于去骨瓣减压术组(17.5%),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去骨瓣减压术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穿刺术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微创穿刺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比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微创穿刺术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数字化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施辉秋 杨丛 +2 位作者 李登锋 黄泽琴 林振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数字化颅骨修补术的手术过程、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9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头皮坏死、感染,无头皮下或...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数字化颅骨修补术的手术过程、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9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头皮坏死、感染,无头皮下或钛网下积液。钛网无松动。病人头部正面及侧面均无不规则凹陷等情况,患者对术后外观满意度高。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复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塑形的钛修复体高精准度恢复生理曲度外形,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数字化钛网 颅骨修补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6例分析
7
作者 庄汉森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标;住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病人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半年随访,26例(46.4%)预后良好,中残10例... 目的观察标;住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病人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半年随访,26例(46.4%)预后良好,中残10例(17.9%),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2例(3.6%),死亡11例(19.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外伤大骨瓣 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超早期与非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登锋 吴昭镇 许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与非超早期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超早期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非超早期采用... 目的探讨超早期与非超早期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超早期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非超早期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住院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预后指标,进而评估两种治疗策略的临床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位置、入院时NIHSS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手术相关指标中,超早期治疗组患者在术前动脉瘤破裂再出血例数较非超早期治疗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相关指标中,超早期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非超早期治疗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指标中,超早期治疗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时的mRS评分、MoCA评分均较非超早期治疗组患者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可有效降低术前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但需要注意超早期治疗术中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超早期治疗 非超早期治疗 临床效果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登锋 徐建怀 陈淑玲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35-340,共6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手术和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优劣。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手术和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优劣。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炎症指标,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体积、血肿清楚率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癫痫、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再出血、颅内感染、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第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秩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6、12个月时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上,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较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入路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节约医疗成本,以及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外侧裂入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