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汉奇 罗坤禄 陈庆研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汕尾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汕尾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螺内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实验(6 MWT)]、血清学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Ⅰ级与研究组NYHA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占比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显著缩小,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6 MWT均显著延长,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 TnT、hs-CRP、TNF-α、PⅢ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头晕、低血压、咳嗽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CHF,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纤维化及其心室重构,进一步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螺内酯 心功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有限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绵展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有限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创伤合并活动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有限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液体复苏,有限复苏组使收缩压上升至80... 目的探讨有限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创伤合并活动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有限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液体复苏,有限复苏组使收缩压上升至80 mm Hg,传统复苏组收缩压上升至90 mm Hg,并分别维持该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液体输入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传统复苏组相比,有限复苏组的总输液量、红细胞输入量较少,住院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血性休克,在有效止血前先进行有限液体复苏,维持收缩压在80 mm Hg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术 创伤 休克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绵展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47例与非心力衰竭组45...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47例与非心力衰竭组4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记录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分析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血糖、收缩压水平、白细胞数、BNP、发病至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药物治疗后非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多于心力衰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在前壁、广泛前壁、右室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收缩压是STEMI患者合并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 STEMI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血糖、收缩压水平、白细胞数、BNP、发病至手术时间、药物治疗及梗死部位相关,糖尿病、收缩压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