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外科处理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指导作用和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曾伟金 潘恒 +2 位作者 林锡洲 彭翠兰 吕秀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的MSCT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保守治疗;其余45例行MSCTA患者经过外科处理,包括41例经...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的MSCT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保守治疗;其余45例行MSCTA患者经过外科处理,包括41例经DSA血管内处理,4例经开颅手术治疗。分析CTA的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和作者的使用经验。结果CTA:所有患者中45例MSCTA诊断脑动脉瘤共47个,DSA及开颅术发现脑动脉瘤49个,诊断符合率为95.9%;CTA与DSA对瘤体长轴、瘤体短轴与瘤颈进行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MSCTA检测的临床意义重要,有利于显示出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大小与瘤颈,诊断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动脉瘤
下载PDF
骶尾部藏毛窦的MR诊断和影像鉴别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文钦 曾伟金 +3 位作者 陈泽文 梁长松 吕秀金 李伟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描述骶尾部藏毛窦的MRI表现,分析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1例有完整术前骶尾部MR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藏毛窦病例。11例中男10例,女1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骶尾部藏毛窦在MRI上的影像特点。结果本组1... 目的描述骶尾部藏毛窦的MRI表现,分析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1例有完整术前骶尾部MR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藏毛窦病例。11例中男10例,女1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骶尾部藏毛窦在MRI上的影像特点。结果本组11例藏毛窦均表现为骶尾部窦道状异常结构,窦口位于骶5~尾1椎体水平臀间裂皮肤处;其窦道潜行于骶尾椎于皮下,向头侧走行(8例)或局限于瘘口附近(3例);窦道位于尾2椎体至骶2椎体之间,呈管状结构,形态不规则或迂曲,长约2.5~8.8 cm。窦道管壁较厚,呈T2WI高信号,T1WI等稍低信号;管腔T2WI高信号,T1WI等或稍高信号;周围可见斑片状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窦道管腔内容物无强化,管壁明显强化,横断面呈小囊状并环形强化。11例骶尾部藏毛窦窦道均位于皮下或皮下深部,甚至紧邻近骶尾椎棘突,但与骶尾椎椎管不相通;其窦道与肛管相距甚远,且无沟通。11例中病理检查发现4例窦道内含毛发,而MR各序列均不能显示毛发。11例病理检查发现合并感染。结论骶尾部MRI可以准确判定藏毛窦的范围和位置,通过窦道的形态特征及内容物性质可与骶尾部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 骶尾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汉挠 余圳彬 曾丽丽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X线诊断与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69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归纳总结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复位成功率及影响空气灌肠整复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X线诊断与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69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归纳总结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复位成功率及影响空气灌肠整复效果的因素。结果 69例肠套叠患儿中,有61例患儿为整复成功,整复成功率为88.41%,其中有8例出现整复失败,失败率为11.59%;其中整复成功的患儿其复发时间多为2~7 h,整复失败的患儿发病时间均>26 h。结论 X线在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X线均会反映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其可作为提示空气灌肠整复是否成功的有效参考依据,与此同时,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效果会受到肠套叠发病时间、套叠类型、有无腹胀、年龄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影像表现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 复位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