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延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患儿1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 M抗体,同时进行冷凝集试验、痰及细菌培养、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 136例患...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患儿1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 M抗体,同时进行冷凝集试验、痰及细菌培养、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 136例患儿中急性支气管炎51例(37.5%),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42例(30.88%),支气管肺炎24例(17.65%),支气管哮喘19例(13.97%)。部分患儿存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等多重感染。结论酶联免疫检验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有效方法,同时要结合痰培养、血常规、血生化、冷凝集试验等其他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可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 检验
下载PDF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延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与2009-2010年进行对比,研究对象中血样培养标本的阳性率有所上升,而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与2009-2010年进行对比,研究对象中血样培养标本的阳性率有所上升,而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有所下降。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能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下载PDF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延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138-2139,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的具体情况。方法:取12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然后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使用临床检验的相关规范对菌种进行鉴定,并使用K-B纸片法对菌种进行耐药性试验,然后使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 目的:探究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的具体情况。方法:取12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然后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使用临床检验的相关规范对菌种进行鉴定,并使用K-B纸片法对菌种进行耐药性试验,然后使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共分离出154株细菌,男女间的感染率有明显差异,全部患者均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老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男女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概率有较大差异,对患者进行抗菌治疗时,应结合尿培养结果选用相应的敏感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3期2428-242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PCT、CRP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PCT、CRP水平及阳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88.88%(40/45),高于对照组的68.88%(31/45),CRP阳性率为84.44%(38/45),高于对照组的66.66%(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CRP检测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一PCT或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PCT与CRP检测诊断感染细菌性疾病具有良好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性疾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清β2-MG和SAA水平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DAI评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延军 高稳稳 常琼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淀粉样蛋白A(SA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SLE患者154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均检测血清β2-MG和SAA水平,评估SLEDAI评分。比较治疗前不同... 目的 研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淀粉样蛋白A(SA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SLE患者154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均检测血清β2-MG和SAA水平,评估SLEDAI评分。比较治疗前不同SLEDAI评分、治疗7 d后不同预后血清β2-MG和SAA水平,分析血清β2-MG、SAA水平与SLEDAI评分关联性及治疗7d后血清β2-MG、SAA水平及联合检测对预后不良SLE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SLEDAI评分增加,血清β2-MG、SAA水平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LE患者血清β2-MG、SAA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7后,SLE患者血清β2-MG、SA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 d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β2-MG、SA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预后不良AUC值0.817大于β2-MG检测0.718、SAA检测0.684(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β2-MG、SAA水平会明显异常变化,且与SLEDAI评分具有关联性,有助于准确预测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为临床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淀粉样蛋白A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指数 关联性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帅鹏 马智贤 霍鹏飞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CHF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CHF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NT-pro BNP、Hcy以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NT-pro BNP、Hcy以及hs-CRP的水平均明显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逐渐增加,NT-pro BNP、Hcy以及hs-CRP的水平也相应的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NT-pro BNP、Hcy以及hs-CRP的水平明显的升高,且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霍鹏飞 董帅鹏 马智贤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 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某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某院门诊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 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某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某院门诊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 P水平均显著升高,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P的水平最高,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的水平最低;中度组、轻度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 P水平依次降低,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hs-CRP与脑梗死的出现具有直接的关联,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可提升脑梗死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智贤 霍鹏飞 董帅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的PHC患者70例为PHC组,同期临床确诊的70例良性肝脏疾...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的PHC患者70例为PHC组,同期临床确诊的70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PHC组患者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活力与良性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等4项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原发性肝癌 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CEA、CA199、CY21-1水平联合检测对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霍鹏飞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7年第6期800-80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诊的184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诊的184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其中NSCLC脑转移患者78例为A组,NSCLC未发生脑转移患者106例为B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CEA、CA199、CY21-1水平,分析3组血清CEA、CA199、CY21-1水平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NSCLC脑转移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ACC)、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及A组不同疗效患者各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 A组和B组血清CEA、CA199、CY21-1水平高于对照组,A组血清CEA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ACC、SEN、SPE分别为87.50%、91.02%、84.90%,均高于血清CEA、CA199、CY21-19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后,有效(CR+PR)46例、进展(PD)12例、稳定(SD)20例;治疗前,CR+PR、PD、SD血清CEA、CA199、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PR各项血清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PD各项血清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D治疗前后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CEA、CA199、CY21-1均明显增高,尤其是CEA显著增高,而疗效良好患者血清各标志物指标明显降低,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用于NSCLC脑转移的诊断及预后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原文传递
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王延军 陈刚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8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进行检查的绝经后女性253例,经B超筛查出有斑块患者58例及无斑块患者56例,将其中诊断结果为有斑块的58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其中无斑块的56例患者组... 目的研究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进行检查的绝经后女性253例,经B超筛查出有斑块患者58例及无斑块患者56例,将其中诊断结果为有斑块的58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其中无斑块的56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观察组又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19例,重度组16例。观察所有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情况及血脂和血纤维蛋白原情况变化。结果通过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以中重度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激素水平最低,与轻度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激素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和血纤维蛋白原也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与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关系,能有效的判断女性患者是否患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医生可以将性激素水平作为判断颈部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性激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