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杰 朱晓黎 +4 位作者 谢其根 王卫国 华燕艳 李玲 程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39-242,共4页
125^I粒子植入很早就开始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属于放射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包括暂时性的插植和永久性的植入.125^I粒子植入治疗属于后者,常见的植入方式包括影像引导(B超、CT定位、MRI引导)和术中直视下植入等。
关键词 恶性肿瘤 125^I粒子 近距离放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11例
2
作者 李杰 谢其根 +5 位作者 王卫国 华燕艳 程云 李玲 赵俊功 朱晓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 目的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导下经自制定位栅定位后,按计划植入0.7 m Ci粒子,处方剂量为90~120 Gy,术中验证瘤体体积90%,得到90%以上的处方剂量,术后做等剂量曲线进行验证评估。术后2、4、8周和6个月随访复查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2周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6例(54.6%),4~8周直至6个月后CR+PR 9例(81.8%)。3例CR,6例PR,粒子植入后局部病灶均无进展,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只要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具有并发症少、简便安全等优点,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粒子植入 CT引导下 转移瘤 肝门区
下载PDF
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宗琼 王惠 +4 位作者 李晓红 葛宇曦 李杰 金琳芳 岳建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4-1888,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灌注成像(LDCTPI)的灌注参数值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LDCTPI检查(120 k V,50 m As),并测取肿瘤区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值;所有患者接...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灌注成像(LDCTPI)的灌注参数值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LDCTPI检查(120 k V,50 m As),并测取肿瘤区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值;所有患者接受化疗(ECF方案)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得术后病理疗效分级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BF及BV值在胃癌化疗前后的差异性,使用Spearman检验分析胃癌化疗后BF及BV值减少率与病理疗效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再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找出预测胃癌化疗有效的BF及BV值减少率截值。结果 BF及BV值在胃癌化疗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胃癌化疗后BF值减少率及BV值减少率与病理疗效分级均呈显著相关(r=0.660,P=0.000;r=0.706,P=0.000)。如果将BF值下降12.1%(ROC曲线AUC为0.816,P=0.005)作为评价胃癌化疗有效的截值,其敏感度是82%,特异度是84%;将BV值下降32.8%(ROC曲线AUC为0.844,P=0.002)作为评价胃癌化疗有效的截值,其敏感度是82%,特异度是89%。结论 CT灌注参数BF、BV值减少率可以作为预测胃癌化疗疗效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低剂量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反应
原文传递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反复复发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杰 谢其根 +2 位作者 孙宗琼 王卫国 华燕艳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碘125粒子植入组(A组,20例)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16例...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碘125粒子植入组(A组,20例)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1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与B组的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131,P=0.440),两组第1、3、6、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A组肺转移瘤的反复治疗次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58)次vs.(1.69±0.48)次,t=3.729,P=0.001];治疗后随访,B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损伤程度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肺炎分级较高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13,95%CI:1.013~4.834,P=0.046)。结论: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比,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反复应用,肺组织的放射性反应轻微,治疗肺转移瘤安全、高效,临床应用限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碘125粒子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肺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