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哲曼 王清 +1 位作者 鲁晓杰 钱心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3-727,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至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可行性,并探讨神经导航在Kawase入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人尸头标本10具(20侧),模拟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随后在每例标本随机一侧模拟硬膜...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至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可行性,并探讨神经导航在Kawase入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人尸头标本10具(20侧),模拟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随后在每例标本随机一侧模拟硬膜下Kawase入路(对照组),另一侧同时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导航组)。通过内镜观察相关解剖结构,比较两组的Kawase菱形区磨除面积和部分残余骨质的厚度。结果采用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可观察到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大部分解剖结构,通过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可观察到鞍上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导航组的Kawase菱形区磨除面积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76.84±14.6)mm^2和(244.8±12.6)mm^2,P〈0.05],而在内听道上壁[分别为(1.0±0.2)mm和(2.5±0.4)mm]、耳蜗内上壁[分别为(1.0±0.2)mm和(3.0±0.4)mm]、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分别为(1.2±0.2)mm和(3.4±0.4)mm]的残余骨质厚度方面,导航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病变,采用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人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利用神经导航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手术操作空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颞下入路 锁孔 Kawase入路
原文传递
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显露后颅窝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哲旻 王清 +2 位作者 鲁晓杰 李兵 钱心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显露后颅窝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的差异,以及神经导航在该入路中的优势。方法成人尸头湿标本10具(20侧),首先双侧均模拟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颞下入路组);随后随机选取一侧模拟颞下锁... 目的对比分析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显露后颅窝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的差异,以及神经导航在该入路中的优势。方法成人尸头湿标本10具(20侧),首先双侧均模拟经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颞下入路组);随后随机选取一侧模拟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Kawase入路组),另一侧模拟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导航辅助下Kawase入路组)。分别通过神经内镜和显微镜观察相关的解剖结构,使用透明方格纸测量后颅窝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的大小。结果神经内镜下操作在脑干上、下、腹侧获得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均比显微镜下更大(均P<0.05)。其中颞下入路组手术视野在脑干上、下、腹侧分别增大(2.9±1.0)、(15.7±1.5)及(10.2±1.1)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9±1.0)、(7.6±1.9)及(6.0±1.7)mm;Kawase入路组手术视野分别增大(2.7±0.9)、(20.0±1.2)及(29.5±0.7)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7±0.9)、(14.8±1.4)及(8.8±1.4)mm;导航辅助下Kawase入路组手术视野分别增大(3.1±1.0)、(20.3±2.4)及(29.9±0.7)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3.1±1.0)、(15.3±1.6)及(8.8±1.3)mm。而脑干背侧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在上述3个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Kawase入路组比较,导航辅助下Kawase入路组在脑干下方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其中神经内镜下手术视野增大(3.8±2.2)mm,操作空间增大(2.7±0.9)mm;显微镜下分别增大(3.5±0.7)mm和(2.2±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3个方向,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中神经内镜较显微镜可在脑干上、下、腹侧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而利用神经导航可在脑干下方进一步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颞下入路 锁孔 Kawase入路
原文传递
叶酸受体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部分临床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哲旻 王清 +2 位作者 李兵 缪亦锋 鲁晓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8-671,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FR)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旨为垂体腺瘤的靶向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FR仪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研究FRα的表达和部分临床指...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FR)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旨为垂体腺瘤的靶向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FR仪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研究FRα的表达和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RT-PCR方法显示在无功能性(NF)垂体腺瘤中FR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FRⅡ在NF垂体腺瘤中明显高表达(P〈0.05),而在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FRct仅在NF垂体腺瘤中表达,表达阳性率为93.75%(30/32)。此外,FR仅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但其表达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复发性肿瘤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Rα在NF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且其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联,这对NF垂体腺瘤将来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垂体肿瘤 肿瘤侵润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