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析《种子》的两美
- 1
-
-
作者
肖建平
-
机构
江口县双江一小
-
出处
《贵州教育》
1998年第Z2期62-62,共1页
-
文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课《种子》,是一篇寓意深刻,哲理性很强的好文章。它虽然写的是学生交收集的树种,一个小女孩交的种子不多,但却使老师非常激动的事。然而文章却将自然美和心灵美融为一体,是对学生审美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教育的一篇佳作。 一、悬念美。文章三次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美不胜收。一开头就讲“我”不高兴的原因:同学们交来的树种“浅黄”、“豆绿”、“掺杂着荚皮和角柄”。而并不接着写“我”做为班主任去向同学们讲明这是对完成任务不讲质量,敷衍了事的行为。这就引入一个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求。接着笔锋一转,引入最后一个交树种的小姑娘,她的衣着——朴实、素雅;神情——脸刷地红了,惭愧地站在那么——自己认为采的树种不多而自责。这就又引出第二个悬念:小姑娘采集的树种到底怎样?是什么样的种子?读者自然会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墨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这绘声绘色地描写,这种与前面鲜明地对比,恰到好处地、毫不夸张地表现出小姑娘做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既无声无息地给课堂上的同学们上了一次思想品德课,使同学们反馈自己对学校老师、家长所布置的任务,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完成的,真是于无声处有声音。最后,文章以“?
-
关键词
《种子》
小姑娘
思想品德课
审美教育
树种
自然美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语文
心灵美
班主任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