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量:
67
1
作者
吕炳全
王红罡
+2 位作者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5,共7页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 ,在古生代低纬度的扬子地块东南缘生物大量繁殖 ,引发缺氧事件 ,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 ,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 ,生物化石属种丰富 ,个体大 ,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 ,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上古生界油气发现于苏北及南黄海 ,因而 ,这一区域是与上升流沉积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
扬子地块
古生代
烃源岩
矿层
硅质
沉积相
属种
放射虫
生物化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被引量:
44
2
作者
胡望水
吕炳全
+4 位作者
官大勇
张文军
冷军
毛治国
袁晓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8,共8页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早第三...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早第三纪以左行斜向—倾向滑动,晚第三纪—第四纪转为倾滑—右行斜向滑动—右行走滑。走滑活动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周期演变过程。随着郯庐断裂活动方式的演变,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逐渐向北迁移,其中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生代盆地,中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新生代叠加盆地,中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早第三纪盆地。每个盆地都经历了拉分(伸展)裂陷到挤压反转的演化过程。此外,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剪切应力场作用下,不同区段因其走向变化导致局部应力场变化,在增压弯曲部位发生会聚、挤压、隆升;而释压拉张部位发生离散、伸展、沉降,从而盆地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走滑运动
中、新生代盆地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量:
67
1
作者
吕炳全
王红罡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
地球
科学
学院
江汉
石油学院
地球
科学
系
中国海洋
石油
公司上海分公司勘探部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0 2 760 2 1)
文摘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 ,在古生代低纬度的扬子地块东南缘生物大量繁殖 ,引发缺氧事件 ,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 ,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 ,生物化石属种丰富 ,个体大 ,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 ,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上古生界油气发现于苏北及南黄海 ,因而 ,这一区域是与上升流沉积有关的。
关键词
上升流
扬子地块
古生代
烃源岩
矿层
硅质
沉积相
属种
放射虫
生物化石
Keywords
upwelling facies
anoxic environment
oil and gas
southeastern Yangtze block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被引量:
44
2
作者
胡望水
吕炳全
官大勇
张文军
冷军
毛治国
袁晓满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
地球
物理
系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荆州
江汉
石油学院
地球
科学
系
江汉
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7319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文摘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早第三纪以左行斜向—倾向滑动,晚第三纪—第四纪转为倾滑—右行斜向滑动—右行走滑。走滑活动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周期演变过程。随着郯庐断裂活动方式的演变,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逐渐向北迁移,其中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生代盆地,中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新生代叠加盆地,中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早第三纪盆地。每个盆地都经历了拉分(伸展)裂陷到挤压反转的演化过程。此外,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剪切应力场作用下,不同区段因其走向变化导致局部应力场变化,在增压弯曲部位发生会聚、挤压、隆升;而释压拉张部位发生离散、伸展、沉降,从而盆地发育。
关键词
断裂
走滑运动
中、新生代盆地
郯庐断裂带
Keywords
strike slip fault
strike slip
Mesozoic and Cenozoic basins
Pacific plate
Tan Lu fault zone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吕炳全
王红罡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胡望水
吕炳全
官大勇
张文军
冷军
毛治国
袁晓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