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患者血浆中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致输血无效及对供者红细胞亲和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延连 杨燕 +8 位作者 吴明磊 方泰石 苏宇清 吴亚飞 彭龙 吴凡 梁爽 刘嘉婧 徐筠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血浆中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对供者红细胞的亲和力,探究药源性溶血性贫血及输血无效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4月期间临床送检的4例有β-内酰胺类药物用药史的临床患者,检测ABO与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血浆中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对供者红细胞的亲和力,探究药源性溶血性贫血及输血无效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4月期间临床送检的4例有β-内酰胺类药物用药史的临床患者,检测ABO与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不规则抗体鉴定(identification of irregular antibodies,IAT)与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及效价,对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进行酸放散并检测放散液中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选择ABO和Rh同型的供者红细胞与患者血浆在37℃无菌条件下体外致敏,监测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在0,24,48和72 h与供者红细胞的亲和力,并观察加入补体后的溶血程度。结果4例患者血浆中均存在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停药前输血无效,停药后输血效果良好。患者1:A型,RhCCDee,DAT阳性(3+W),IAT阴性,血浆中存在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效价:1∶64)、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效价:1∶16),放散液中存在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患者2:A型,RhCcDee,DAT阳性(4+W),IAT阴性,血浆中存在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效价:1∶128),放散液中存在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患者3:A型,RhCcDee,DAT阳性(4+),IAT阳性,鉴定为抗E抗体,血浆中存在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效价:1∶16)、亚胺培南药物抗体(效价:1∶64)、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效价:1∶128),放散液中存在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药物抗体。患者4:A型,RhCCDee,DAT阳性(1+),IAT阳性,鉴定为抗-E.c抗体,血浆中存在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效价:1∶32),放散液中未检测到药物抗体。4例患者血浆与供者红细胞体外致敏24 h后DAT均为阳性,48和72 h内逐渐增强,加入补体后均可引起红细胞溶解。结论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和亚胺培南三种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可迅速结合到供者红细胞表面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有补体存在的条件下可在24~72 h内破坏供者红细胞引起溶血,导致输血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药物 药物抗体 抗体亲和力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下载PDF
中国彝族人群p表型家系分析及新A4GALT等位基因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贺坤华 苏品璨 +5 位作者 许先国 林裕翔 徐路琼 徐银霞 赵瑜 马丽琼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一个彝族家系P1Pk血型系统中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红细胞稀有血型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 目的研究一个彝族家系P1Pk血型系统中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红细胞稀有血型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ALT)基因和β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β-1,3-N-acetylgalactosyltransferase,B3GALNT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及其哥哥均为罕见的p表型,血清中均含有能与所有非p表型红细胞凝集并致其溶血的抗-PP1P~K抗体,其他家系成员为正常的P1或P2表型。基因测序发现,34例彝族家系成员中有2例A4GALT基因编码区存在456-457insACACCCC(Bank IT:MG812384)纯合突变,6例456-457insACACCCC杂合突变,7例109A>G和987G>A杂合突变,3例IVS+228C>T杂合突变;所有家系成员B3GALNT1序列均与参考序列一致。456-457insACACCCC突变导致开放阅读框移码,并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产生无效等位基因。结论在一个彝族家系中发现2例p表型,并首次鉴定A4GALT新等位基因456-457insACACCCC,是p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p表型 抗-PP1P~K A4GALT 新等位基因 家系分析
下载PDF
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清中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民军 宋胤 +2 位作者 吴明磊 徐丹 范道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使用阿莫西林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液样本中的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方法:采用药物致敏红细胞与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465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及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筛查。结果:465例血液样本中,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目的:使用阿莫西林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液样本中的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方法:采用药物致敏红细胞与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465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及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筛查。结果:465例血液样本中,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阴性;阿莫西林药物抗体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5.376%(25/465),抗体效价为2~128。结论:药物致敏红细胞与微柱凝胶检测法相结合,建立了针对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出人体血液样本中的药物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不规则抗体 阿莫西林药物抗体 抗体筛查
下载PDF
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伟 莫柱宁 +7 位作者 蒋文胜 蓝娇 陈玉平 王布强 叶冬梅 朱春丽 罗瑞献 黎海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者中产生相关药物抗体的情况。方法采集499名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样,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并对DAT阳性者做相关药物抗体检测。结果本组使用β内酰胺类...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者中产生相关药物抗体的情况。方法采集499名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样,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并对DAT阳性者做相关药物抗体检测。结果本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者中,DAT阳性率39.88%(199/499),其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检出率32.67%(65/199),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检出率分别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94%(34/74)、头孢他啶3.70%(1/27)、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7.14%(6/35)、头孢西丁钠33.33%(1/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52.50%(21/40)、美罗培南10.00%(2/29);仅有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例及亚胺培南3例的患者出现症状较轻的血管外溶血证据,使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均无免疫性溶血的相关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结论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产生相关药物抗体,仅有10.76%使用者因药物抗体引起药源性免疫溶血反应,多数使用者处于无溶血症状的携带药物抗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 药物抗体 溶血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下载PDF
RhD阴性无偿献血人群的RHD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宏伟 张皓钧 +7 位作者 赵海平 孙玲 王布强 吴明 吴怡 鄂青 高明 陈玉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分析RhD阴性献血者的基因型,为建立RhD阴性献血者数据库提供科学完备的依据。方法从江阴市无偿献血者中,选择60名RhD阴性献血者,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做血清学分型,采用RHD基因分型试剂盒做基因分型,通过测序分析RHD基因编码的外... 目的分析RhD阴性献血者的基因型,为建立RhD阴性献血者数据库提供科学完备的依据。方法从江阴市无偿献血者中,选择60名RhD阴性献血者,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做血清学分型,采用RHD基因分型试剂盒做基因分型,通过测序分析RHD基因编码的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或类型,通过分析Rhesus box确定合子型。结果本组RhD阴性献血者中,血清学检测:Rh血型比例依次为ccee 65.00%(39/60),Ccee 26.70%(16/60),CCee及ccEe各占3.33%(2/60),CcEe 1.67%(1/60);基因分型:71.67%(43/60)为RHD基因缺失型RhD阴性(RHD deleted),余下的28.33%(17/60)为RHD基因突变产生的部分D、DEL及无效基因导致的RhD阴性,其中部分D占1.67%[基因型RHD-CE(5)-D/RHD deleted),DEL占18.33%(11/60)[基因型RHD(K409K)/RHD deleted 10例、RHD(K409K)/RHD(K409K)1例]);无效基因导致的RhD阴性为8.33%[基因型RHD-CE(3-9)D/RHD deleted 3例)、RHD(711delC)/RHD deleted 1例、RHD-CE(3-10)/RHD deleted1例]。结论对初次献血的RhD阴性献血者做基因分型,可避免血清学方法难以检出的部分D、DEL血型献血者进入RhD阴性供者库,保护临床上RhD阴性受血者免于受D抗原的同种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献血者 RH血型 RHD基因 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血清型 RhD阴性供者库
下载PDF
P1PK血型不合引起胎死宫内的罕见病例研究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拓冬冬 岳彩娟 林裕翔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16-717,共2页
目的分析1例胎死宫内患者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明确患者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类型。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患者的ABO、P1PK血型及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对编码P1PK抗原形成关键酶的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4-galactosyltransferas... 目的分析1例胎死宫内患者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明确患者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类型。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患者的ABO、P1PK血型及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对编码P1PK抗原形成关键酶的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 gene,A4GALT)进行测序,分析DNA序列,确定突变位点。结果血清学实验证实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患者血清中存在抗-PP1PK;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的A4GALT编码区出现304-305insG突变。结论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其A4GALT基因突变类型为304-305insG,患者体内的抗-PP1PK可能为其胎死宫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PK血型 p表型 抗-PP1PK 插入突变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弱D61标本基因分析
7
作者 王芳 卞梦瑶 +9 位作者 俞秋蓉 吴明磊 赵海萍 孙玲 王布强 高宏军 石海灿 吴怡 高明 陈玉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 对本市献血者中筛查到的1例D^(el)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造成其血清学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 献血者EDTA抗凝血分离白膜层提取核酸用于基因分型和外显子编码序列分析,红细胞用于血清学检测,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做血清学分型,采... 目的 对本市献血者中筛查到的1例D^(el)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造成其血清学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 献血者EDTA抗凝血分离白膜层提取核酸用于基因分型和外显子编码序列分析,红细胞用于血清学检测,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做血清学分型,采用基因分型试剂盒做基因分型,通过测序分析基因编码的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或类型。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本例标本RhD表型为D^(el),RhCE表型为CCEe,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本例标本RHD编码基因外显子均为阳性,排除弱D15和RHD~*DEL1[RHD(1227G>A)],RHD编码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标本在外显子编码序列的第28位发生点突变,为弱D61,基因型为RHD~*01 W.61[RHD(28C>T)]。结论 在本市无偿献血者中发现1例弱D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EL 弱D61 基因分析
下载PDF
新碱基缺失导致的Rh_(null)血型及家系分析
8
作者 李安明 高宏军 +3 位作者 朱晓丽 戚曦 秦奕 高灵宝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从基因学角度研究与探讨1例Rhnull血型的形成机制,同时研究其家族成员的Rh血型基因。方法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泰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先证者的Rh血型表型,采用荧光PCR法进行RhCE基因分型,采用桑格法进行RhD、RhCE及RhAG外显子测序... 目的从基因学角度研究与探讨1例Rhnull血型的形成机制,同时研究其家族成员的Rh血型基因。方法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泰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先证者的Rh血型表型,采用荧光PCR法进行RhCE基因分型,采用桑格法进行RhD、RhCE及RhAG外显子测序,然后分析先证者的Rhnull形成机制。作为对比,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先证者的姐姐和儿子的Rh血型表型,进行RhCE基因分型和RhD、RhCE、RhAG外显子测序。结果先证者的基因型结果为CcDEe,RhAG外显子测序结果为纯合型移码突变,突变位置在Exon 5,核苷酸改变为c.732delC,氨基酸改变为p.Phe245Serfs*16。先证者姐姐的血清学结果、基因分型和RhAG外显子测序结果及突变位置与先证者相同。其子的血清学结果为CCDee,基因型结果为CCDee,RhAG外显子测序结果为杂合型移码突变,与先证者一致。结论分析发现RhAG基因新的变异位点;此位点使得患者RhAG蛋白表达不完整,进而影响其他Rh抗原在细胞膜上的表达,致血清学结果为Rhnu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 Rhnull RhAG基因 RhAG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