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脑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广卫 司马国忠 王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淀粉样病变脑出血30例,高血压脑出血115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高龄比B组多;A组大脑半球... 目的探讨脑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淀粉样病变脑出血30例,高血压脑出血115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高龄比B组多;A组大脑半球脑叶、基底节/丘脑区域出血和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多于B组;A组30ml以下出血量的病例数多于B组;A组血肿形态分叶状的病例占比高于B组;A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高,死亡病例为5例,存活率达到83%。结论脑淀粉样病变脑出血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预防再次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变 脑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广卫 司马国忠 王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150例纳入研究范畴,应用编号奇偶性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150例纳入研究范畴,应用编号奇偶性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软通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术式干预下手术疗效、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7.33%(73/75),对照组为78.67%(59/7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5/75),对照组为25.33%(19/3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为(85.3±2.6)%,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为(71.3±1.8)%,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创软通道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体价值显著,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软通道 开颅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股静脉置管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倪晓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4期41-42,共2页
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需反复多次输注甘露醇、TPN等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而股静脉管腔大、血流快,药液不易在血管壁滞留,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从而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 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需反复多次输注甘露醇、TPN等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而股静脉管腔大、血流快,药液不易在血管壁滞留,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从而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置管术后 下肢静脉 血栓 护理
下载PDF
刺激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倪晓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及预后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42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纳入各种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促醒...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及预后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42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纳入各种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促醒。在伤后3个月评定两组的清醒率、恢复清醒所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能促进患者早日清醒,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 促醒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重型颅脑损伤关系临床研究
5
作者 严朝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6期157-158,共2页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测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Plt、FBG。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PT、A...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测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Plt、FBG。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PT、APTT、TT)高于对照组,Plt、FBG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损伤程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重型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30例NICU躁动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杨柳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NICU躁动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30例躁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安全、有效的监测及护理体会。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观察、治疗和护理,24h躁动控制15例,24~48h躁动缓解9例,6例〉48h逐渐好转。结论根据躁动的原因,针对性的进... 目的探讨NICU躁动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30例躁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安全、有效的监测及护理体会。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观察、治疗和护理,24h躁动控制15例,24~48h躁动缓解9例,6例〉48h逐渐好转。结论根据躁动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治疗、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及疗效,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躁动 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合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杨柳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住院的患者气管切开合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3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部绿脓杆菌感染 气管切开 精心护理
下载PDF
一期与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窦力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0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侧开颅手术与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MTIC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MTICH患者94例,51例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一期组),43例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分期组)...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侧开颅手术与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MTIC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MTICH患者94例,51例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一期组),43例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分期组),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不同昏迷程度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一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轻度患者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分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MTICH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中度、轻度昏迷的MTICH患者不建议采用分期双侧开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 一期双侧开颅手术 双侧开颅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急救
9
作者 樊永忠 李杰 颜汉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9例颅脑损伤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急救处理。结果119例患者中,因脑疝、脑干损伤引起低氧血症48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48例。因后颅窝血肿、...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9例颅脑损伤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急救处理。结果119例患者中,因脑疝、脑干损伤引起低氧血症48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48例。因后颅窝血肿、小脑损伤引起低氧血症7例,经抢救后GOSI、Ⅱ级2例。因误吸引起低氧血症33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栓塞引起低氧血症2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组织基础病变引起低氧血症5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1例。因合并胸外伤引起低氧血症24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结论及时正确诊断、纠正低氧血症,并针对其原因进行抢救,能提高颅脑损伤早期低氧血症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原因 急救
原文传递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纬 李杰 +2 位作者 席勇 何斌 王兴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脑外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在用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于...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脑外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在用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于术后第10~20天进行电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间FMA、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治疗组的FMA、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康复训练 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偏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