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疑激趣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琳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31期46-46,共1页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新理念下的教学就应培养学生自问、自解、自用、自省、自创...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新理念下的教学就应培养学生自问、自解、自用、自省、自创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终身学习,而自问是前提,这足以见得设疑激趣的重要性。所以,设疑激趣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设疑激趣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甚至与作者对话,在阅读文本时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要做到敢问、多问、善问。为此,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设疑激趣。一、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趣味盎然的,但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往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师苦El婆心地讲解,学生则是毫无兴趣地听记,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用图片,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比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由于学生和抗日战争的年代相隔较远,也没有学生领略过东北大地的美丽风光,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学生看一组东北大地的美景图,让学生谈观后感,由此进入课堂教学,美好的观感与侵略的惨状形成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悲愤的情感并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最后,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九一八”事件的影片,并配上《松花江上》的歌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激发了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采用活动探究法。设疑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变以教师为主动为以学生为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激趣法 设疑 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语文教师 《土地的誓言》
下载PDF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2
作者 夏德会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2年第2期57-58,共2页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学生将来都要从事与化学有关的事业或研究工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些个人...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学生将来都要从事与化学有关的事业或研究工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些个人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育 初中 化学知识 教学实践 学生
下载PDF
让生命之花绽放——《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课例反思
3
作者 张隆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0年第9期88-90,共3页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是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内容,为了引导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我设计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想这样一环。
关键词 理想与现实 反思 课例 生命 引导学生 单元内容 思想品德 小组讨论
下载PDF
从学会到会学 变苦学为乐学——浅谈语文教学乐学境界的实现
4
作者 张晓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2年第11期27-28,共2页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实现乐学境界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的乐学境界,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语文教学中乐学...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实现乐学境界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的乐学境界,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语文教学中乐学境界的实现。有人理解乐学之“乐”无非是形式之乐,手段之乐,这很片面。真正的乐学境界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是“要我学”之苦向“我要学”之乐不断转化的乐学终身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乐学 会学 学会 苦学 语文学习 形式与内容 语文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