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降低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雪梅 常芸 张倩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3年8月份的第二周和9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的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因输液问题导致的呼叫铃发生次数由改善前期的平均51.6次/d降至改善期的平均13.4次/d,目标达标率107%,进步率74%;在改善后维持期,降低至平均18.2次/d,目标达标率93.8%,进步率64.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输液标准化流程和"输液完成时间推算表",强调计划性工作和主动性服务,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心内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心内科护理人员 输液相关因素 呼叫铃发生次数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7
2
作者 佘莉萍 许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7期131-132,共2页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准确地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解剖意义上的评价,但准确评价狭窄病变生理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仍受限制。Pijls等发现,在冠状动脉最大充血状态下,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准确地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解剖意义上的评价,但准确评价狭窄病变生理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仍受限制。Pijls等发现,在冠状动脉最大充血状态下,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测得的跨狭窄压力的降低程度能准确地反映狭窄本身对心肌血流量的限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护理配合 介入诊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检查 测量
下载PDF
心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杰 段宝祥 +1 位作者 时宏珍 蔡舜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40例心力衰竭、4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3、T4、TSH值,发现心衰组T3,T4低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心衰时发生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其特...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40例心力衰竭、4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3、T4、TSH值,发现心衰组T3,T4低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心衰时发生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其特征为T3、T4降低;少数为T3降低,T4正常;TSH均正常,且无甲状腺机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再灌注心肌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 杨俊华 +3 位作者 王立志 蒋文平 胡作英 龚和禾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通过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进行存活心肌的检测,并随访病人在3个月时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再灌注心肌对心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行急诊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 目的通过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进行存活心肌的检测,并随访病人在3个月时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再灌注心肌对心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行急诊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于入院第10天及三个月时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其不同负荷条件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0天时静息状态LVEF提高≥5%的患者分为A组,其余归为B组。A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3月时静息及不同负荷条件下LVEF持续增加,左室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持续减低。B组患者在术后10天、3个月时静息LVEF提高不明显,但在负荷条件下LVEF持续升高,WMSI持续减低。结论负荷条件下LVEF和WMSI的改变对评价患者再灌注心肌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罔 多巴酚丁胺 心肌再灌注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预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病变致血流储备分数<0.80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田 葛震 +3 位作者 张俊杰 叶飞 田乃亮 陈绍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最佳临界值。方法连续入选169例LAD单支病变的患者,分别测定QCA、IVU...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最佳临界值。方法连续入选169例LAD单支病变的患者,分别测定QCA、IVUS和FFR。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建立QCA和IVUS测定值预测FFR<0.80的价值。结果 99例患者(58.6%)FFR<0.80。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是预测FFR<0.80的两个独立因子。病变长度预测FFR<0.80的价值较小。MLA和PB预测总体LAD病变的FFR<0.80的临界值分别为3.03mm2和75.4%。MLA和PB对LAD近端(临界值分别为3.04 mm2和76.5%)及远端(临界值分别为2.82 mm2和80.6%)病变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2.82 mm2)和PB(80.6%)对于诊断远端LAD具有更大的意义。结论当病变局限在LAD时,MLA和PB预测FFR<0.80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和PB对预测远端LAD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血流储备分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价值
下载PDF
IABP辅助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段伟 徐艳秋 +1 位作者 李小波 邵明学 《安徽医学》 201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并分为两组,50例患者PCI前24 h内进行IABP治疗(IABP+PCI组),45例直接P...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并分为两组,50例患者PCI前24 h内进行IABP治疗(IABP+PCI组),45例直接PCI(PCI组)。在入院及PCI术后第5天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入院时及出院后4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均偏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压较PCI组血压明显升高(P<0.05);同时IABP+PCI组病死率有所下降(P<0.05),住院天数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NT-pro BNP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较PCI组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提高(P<0.05)。结论 IABP辅助PCI治疗高危ACS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并使住院天数和短期病死率有所下降,同时降低了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提高了LV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冠脉综合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国产蘑菇伞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临床随访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渡江 周陵 +3 位作者 李小波 张幼祥 王蓉 陈绍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蘑菇伞介入治疗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9例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PDA患者,男18例,女61例,年龄6~69岁,平均(36.9±15.3)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 目的评价国产蘑菇伞介入治疗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9例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PDA患者,男18例,女61例,年龄6~69岁,平均(36.9±15.3)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PDA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48 h、1、3、6、12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心电图、X线胸片、TTE随访,以上病例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5年。结果 75例成功封堵,4例封堵后半小时肺动脉收缩压(PASP)无下降,反而有轻度上升,考虑为阻力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放弃封堵,技术成功率95%。术中、术后无重要并发症。住院时间(5.7±0.8)d,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率不同程度缩小。术后48 h(全组75例)TTE即显示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PASP较封堵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1个月(全组75例)、3个月(73例)、6个月(66例)TTE随访显示LAD及LVDd、PASP有进一步缩小;术后1年(60例)、2年(48例)、3年(39例)、4年(25例)、5年(8例)TTE随访显示心脏大小及PASP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均健康生存,无介入治疗相关近中期严重并发症,无因PDA而再次接受治疗者。结论国产蘑菇伞介入治疗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PD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中期疗效明确,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肺动脉高压 近中期疗效 国产蘑菇伞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术后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31
8
作者 程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分析 16 7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术中、术后低血压的原因 ,结果 35例患者 (36次 )在术中或术后出现低血压 (2 1 6 % ) ,其中低血容量性占 19例 (5 2 8% ) ;再灌注、血管痉挛或硝酸甘油类药物引起的低血压13例 (36 1% ) ;由... 分析 16 7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术中、术后低血压的原因 ,结果 35例患者 (36次 )在术中或术后出现低血压 (2 1 6 % ) ,其中低血容量性占 19例 (5 2 8% ) ;再灌注、血管痉挛或硝酸甘油类药物引起的低血压13例 (36 1% ) ;由于拔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而致的神经源性低血压 4例 (11 1% )。低血压出现的时间以术中及术后 4h内为最多。根据观察结果 ,提出减少低血压的护理要点 :术中监测与患者返回CCU的最初 4h是观察再灌注损伤的最重要阶段 ;PTCA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特别重视术后输液速度及量 ;对于术后需静脉肝素维持的患者 ,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防止失血性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术后 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作用(摘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蕴文 戴苏泉 +1 位作者 张丰富 孙爱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346-346,共1页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血压计临时测量血压,这成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方式。偶测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诊断精确性较差,同时不能正确评价降压药物的效应,更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动态血压监测则可以提供24小时血...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血压计临时测量血压,这成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方式。偶测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诊断精确性较差,同时不能正确评价降压药物的效应,更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动态血压监测则可以提供24小时血压资料,以利于精确的高血压诊断和选择适宜降压药。本文将对其临床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高血压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氮质血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段宝祥 陈绍良 +2 位作者 叶飞 徐兢 刘玲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89-190,共2页
一般认为氮质血症患者是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但是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syndrome,ACS)是常见急诊疾病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急诊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氮质血症 介入治疗 ACS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1
作者 陈蕴文 孙爱民 +1 位作者 戴苏泉 张丰富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3期618-619,共2页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血压计临时测量血压,这成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方式,但偶测血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精确性较差,同时不能正确地评价降压药物的效应,更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血压计临时测量血压,这成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方式,但偶测血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精确性较差,同时不能正确地评价降压药物的效应,更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mbu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则可以提供24小时血压资料,以利于精确的高血压诊断和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白大衣性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冠脉成形术后炎症反应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程久佩 刘志忠 +1 位作者 段宝祥 陈绍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并研究术后CRP浓度与远期临床疗效的联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 4 7例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PTCA术前、术后 4 8h及术后 1wk血清CRP ,随访 ...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并研究术后CRP浓度与远期临床疗效的联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 4 7例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PTCA术前、术后 4 8h及术后 1wk血清CRP ,随访 9mon内临床再狭窄发生率 ,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之间血清CRP值。 2 5例冠脉造影 (CAG )术前、术后 4 8h的血清CRP作为对照。结果 PT CA术后 4 8hCRP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而术后 1wkCRP值和术前无差异 ,CAG术前、术后的CRP无显著变化。随访期间有 13例患者诊断为临床再狭窄 ,其术后 4 8hCRP较非再狭窄组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 4 8h血清CRP较术前显著增高 ,与PTCA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C反应蛋白再狭窄 不稳定型心绞痛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随访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瑶俊 陈绍良 +4 位作者 田乃亮 叶飞 阚静 谢渡江 王海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3期4482-4484,4493,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入住我院CCU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我院CCU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于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入住我院CCU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我院CCU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于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急诊手术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评价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等。结果:200例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植入支架数量为1.41±0.711枚,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2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无院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心梗,临床随防7.3±1.9(5-15)个月,136例患者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2.3%,随访终点内死亡5例(死亡率2.66%),含心源性死亡3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患者进行了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3.1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安全可行,且院内、术后7个月随访观察显示疗效显著,并明显降低靶血管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秋月 刘正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在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收集到的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分配方式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的饮食护理和无菌操作,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手术前、中、后综合系统性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在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收集到的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分配方式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的饮食护理和无菌操作,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手术前、中、后综合系统性护理方法,对比二组医患关系、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症状。结果观察组对于医生和护士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业务水平、护患沟通、满足需求的及时性、疾病知识、护理知识、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评分都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观察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症状种类和人数都远远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从而缩短康复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护理
原文传递
脑利钠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联发 吴振西 +3 位作者 陈绍良 纪勤炯 周文兵 黄振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9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含量及其与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EH患者和36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测定E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含量及其与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EH患者和36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测定E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EH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EH伴LVH者BNP浓度明显高于EH无LV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伴LVH者血浆BNP浓度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H、LVDF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测定可望成为EH患者LVH及LVDF障碍的一项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脑利钠肽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舒张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