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误服痢特灵致末梢神经炎1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志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末梢神经炎 痢特灵 十二指肠溃疡 丁咯地尔 胞二磷胆碱 周围神经系统 糖代谢 呋喃唑酮 运动传导速度 神经受损
下载PDF
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晓晖 顾承志 黄怀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1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病程24小时、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sICAM-1。结果:各组sICAM-1于24小时均...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1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病程24小时、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sICAM-1。结果:各组sICAM-1于24小时均有明显增高,1周时达高峰,后渐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更高;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最大、最持久。结论:超负荷血糖明显影响ICAM-1在脑梗死病理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控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负荷血糖 细胞间粘附分子-l
下载PDF
激光照射氧载体对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丁莉 朱公悦 朱向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研究激光照射氧载体量子疗法 (L QL )对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方法 :应用 L QL治疗 32例住院患者 ,治疗期间 (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 6 0分钟 )联合监护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 ,应用配对 t检验 ,比较治疗前后的 P、BPs、BPm、... 目的 :研究激光照射氧载体量子疗法 (L QL )对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方法 :应用 L QL治疗 32例住院患者 ,治疗期间 (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 6 0分钟 )联合监护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 ,应用配对 t检验 ,比较治疗前后的 P、BPs、BPm、BPd、Pa O2 和单侧大脑中动脉的 Vmax、Vmean、Vdia和 PI。结果 :Pa O2 、Vmax、Vmean、Vdia和 PI明显增加 ,而BPs和 P降低 ,有明显差异。BPm和 BPd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和作者对血液量子疗法 (QOB)的研究结果相似。结论 :本研究表明 L QL可取代 QOB,它有改善脑缺血和缺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L 血氧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梗死动脉粥样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晖 顾承志 +1 位作者 黄怀宇 周永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入院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分为两大组:AS斑块阴性组及阳性组,后组又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信号(MES)检测情况分为ME... 目的:探讨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入院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分为两大组:AS斑块阴性组及阳性组,后组又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信号(MES)检测情况分为MES阴性组和MES阳性组。比较3组入院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对MES阳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LWMH)等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检测血清sICAM-1浓度,结果:各组sICAM-1人院时均偏高,AS斑块阳性的两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MES阳性组较阴性组也有明显增高(P<0.05);MES阳性组干预治疗后sICAM-1呈下降趋势,于第2周达低峰,但第4周又有上升。结论:AS斑块的形成及破裂与ICAM-1密切相关,sICAM-1可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在老年人群中尝试常规抗炎治疗为防治脑梗死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信号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黏附分子-1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赵晓晖 顾承志 黄怀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3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27例)和糖尿病组(24例),分别于病程24 h、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可溶性ICAM-1。结果 ...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3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27例)和糖尿病组(24例),分别于病程24 h、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可溶性ICAM-1。结果 各组可溶性ICAM-1浓度在24 h均有明显增高,正常血糖组(495±29)μg/L,应激性高血糖组(790±27)μg/L,糖尿病组(698±38)μg/L;可溶性ICAM-1浓度1周时达高峰,正常血糖组(748±31)μg/L,应激性高血糖组(1027±35)μg/L,精尿病组(1142±39)μg/L;此后逐渐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更高,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最大、最持久。结论 脑梗死时ICAM-1在超负荷血糖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强,并在脑梗死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控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负荷血糖 细胞黏附分子-1 1CAM-1 高血糖症
下载PDF
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6
作者 黄玉宇 顾承志 +1 位作者 黄怀宇 高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2例研究对象分成脑梗死组与健康老年人组,均经SONOS 5500彩超检查主动脉。结果 脑梗死组主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87.50%.其中复合型67.86%,而健康老年人组发生率仅为3.33%。同时脑... 目的 探讨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2例研究对象分成脑梗死组与健康老年人组,均经SONOS 5500彩超检查主动脉。结果 脑梗死组主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87.50%.其中复合型67.86%,而健康老年人组发生率仅为3.33%。同时脑梗死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主动脉粥样斑块为首位。结论 主动脉粥样斑块特别是复合型粥样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主动脉粥样斑块并进行积极预防干扰,对啮梗死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粥样斑块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防 临床意义 治疗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晖 顾承志 黄怀宇 《微循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7-27,30,共2页
目的 :了解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脑出血病人 4 6例 ,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于发病 3天后给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不给 ,其他治疗相同 ,治疗前及治疗 15天后检测二组的甲襞微循环。结果 :治疗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 目的 :了解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脑出血病人 4 6例 ,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于发病 3天后给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不给 ,其他治疗相同 ,治疗前及治疗 15天后检测二组的甲襞微循环。结果 :治疗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综合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各项积分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改善脑出血病人的微循环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脑出血 病人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朱向阳 董政协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2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测定对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向阳 董政协 黄怀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9-490,共2页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iabetic poly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亚型之一.该症一般由糖尿病患者高糖状态所致的代谢紊乱及血管缺血等引起,但目前DP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DPN患者的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有神经节段性脱髓...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iabetic poly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亚型之一.该症一般由糖尿病患者高糖状态所致的代谢紊乱及血管缺血等引起,但目前DP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DPN患者的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有神经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但往往由于临床上活体取材受限,故上述指标较难用于该症的早期诊断.本研究试图从电生理角度探讨DPN患者是否存在神经节段性脱髓鞘或轴索变性,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为此,我们对86例糖尿病患者的腓肠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波幅以及下肢胫前肌、腓肠肌的肌电图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速度 波幅 测定 糖尿病 多发性神经病 诊断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自动监测微栓子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志东 顾承志 黄怀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年第2期87-88,106,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微栓子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研究对象,通过TCD自动监测微栓子信号(MES)后分为研究组(MES≥7个/30 min)、对照组(MES介于1~6个/30 min)及空白组(未检出MES),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sVCAM-1、s... 目的研究脑梗死微栓子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研究对象,通过TCD自动监测微栓子信号(MES)后分为研究组(MES≥7个/30 min)、对照组(MES介于1~6个/30 min)及空白组(未检出MES),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结果研究组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1),且对照组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粘附分子参与了微栓子的形成过程,两者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对防治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 粘附分子 脑梗死 自动监测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NSE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志东 顾承志 李新玲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6期364-365,共2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A)对40例TIA患者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TIA患者血清NSE显著升高,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A)对40例TIA患者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TIA患者血清NSE显著升高,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IA患者虽在影像学上没有改变,但血清NSE升高,提示存在神经元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清 NSE 临床意义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神经元损害
原文传递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伴肌肉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向阳 董政协 朱连海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肌肉损害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