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血液学分子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陆小华 袁洪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5期97-101,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血液学分子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165例新发肝癌患者作为入组对象,提取基因组DNA,采用...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血液学分子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165例新发肝癌患者作为入组对象,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anel高通量数据分析进行PD-1基因分型,分析各基因型与肝癌血液学分子标志物的关联性。结果 AFP的不同分组情况,在rs10204525、rs2227982、rs36084323基因分型情况,各位点突变基因型在AFP不同分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不同分组上,对于rs2227982分组,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纯合突变型TT、突变型CT+TT在PIVKA-Ⅱ(-)与PIVKA-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rs2227982分组,其中杂合突变型AG(34例vs19例)、纯合突变型AA在PIVKA-Ⅱ(-)与PIVKA-Ⅱ(+)(30例vs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7.158P<0.05);rs10204525、rs36084323分组,CT、TT、CT+TT与PIVKA-Ⅱ指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PD-1基因rs3608432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异常凝血酶原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细胞癌 血液分子标志物 相关性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储玉山 朱小庆 +2 位作者 张玉宇 陆小华 曹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索拉非尼和L-OHP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CCK8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索拉非尼和L-OHP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CCK8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索拉非尼及L-OH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索拉非尼及L-OHP分别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及S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及S期。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比各单药组高(P<0.05)。单用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ERK表达无明显影响,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减少pERK的表达。结论索拉非尼和L-OH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及细胞增殖通路Raf/MEK/ERK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索拉非尼 奥沙利铂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腰椎间孔内神经根卡压多层螺旋CT负荷检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曹和涛 施裕新 +8 位作者 杨琳 张振岳 贾成 包雪平 曹亮 李敏 浦汉清 叶仲培 李东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负荷检查在评估腰椎间孔(LIF)内神经根卡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腰椎应力器对30例腰腿痛患者行MSCT检查,负荷前后各作1次螺旋扫描,范围包括整个LIF,在3个正交的平面上分别调整重建中心...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负荷检查在评估腰椎间孔(LIF)内神经根卡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腰椎应力器对30例腰腿痛患者行MSCT检查,负荷前后各作1次螺旋扫描,范围包括整个LIF,在3个正交的平面上分别调整重建中心线使之与人体正交的3个平面平行,在冠状像上重组LIF的矢状平面,观察LIF内神经根的毗邻关系,将其分成4级:0级:神经根周围或前后下缘环绕脂肪;Ⅰ级:神经根前缘或后缘脂肪消失与LIF壁接触;Ⅱ级:神经根前后缘脂肪消失,与LIF壁接触,神经根可变形;Ⅲ级: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神经根变形。以0-Ⅰ级神经根无卡压,Ⅱ级可疑卡压,Ⅲ级神经根受压为标准并结合临床评估LIF内神经根卡压情况。结果 30例中,35个平面无椎间盘膨出/突出(A组),负荷前后神经根分级分别为:0级31个、Ⅰ级39个、Ⅱ,Ⅲ级0个和0级25个、Ⅰ级42个、Ⅱ级3个、Ⅲ级0个。负荷后9个LIF内神经根分级晋级,神经根分级Ⅱ-Ⅲ级3个(χ^2=1.87,P〉0.05)。55个平面椎间盘膨出/突出(B组),负荷前后神经根分级分别为:0级21个、Ⅰ级49个、Ⅱ级36个、Ⅲ级4个和0级15个、Ⅰ级32个、Ⅱ级47个、Ⅲ级16个,负荷后34个LIF内神经根分级晋级,显著高于A组(χ^2=20.42,P〈0.01),神经根分级Ⅱ-Ⅲ级63个显著高于负荷前40个(χ^2=9.66,P〈0.01)。负荷检查时30例均伴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常规检查时仅17例伴不同程度的腰腿痛(χ^2=9.29,P〈0.01),且程度较轻。结论 MSCT负荷检查较有效地评估腰椎退变LIF内神经根受压情况,有助于对隐匿性腰椎管狭窄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 压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负荷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毛细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浩 赵金丽 +2 位作者 陈小华 吴献华 李跃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量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术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进而探讨预测PTA术后下肢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月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1例...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量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术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进而探讨预测PTA术后下肢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月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1例(77条患肢),2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DCE-MRI扫描获得比目鱼肌的跨膜转运常数(K-trans)值。糖尿病组以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与非狭窄,比较再狭窄与非狭窄患者的K-trans值,同时记录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尽管在术后再狭窄与非狭窄患者的临床体征得到改善,但再狭窄患者的K-trans值无明显改善,非狭窄患者K-trans值明显改善,而二者在术前K-trans值无明显差异,再狭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K-trans值可以反映毛细血管内皮功能,可预测PTA术后再狭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磁共振成像 跨膜转运常数
下载PDF
腰椎间孔16层螺旋CT多薄层重组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和涛 刘婷婷 +4 位作者 生晓惠 施裕新 李敏 顾美芳 夏振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多薄层重组(MSPR)研究腰椎间孔(LF)易发生神经根(nerveroot,N)卡压的矢状切面的形态学表现。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因腰腿痛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而未见椎间盘突出/膨出的患者资料50例67个平面,测量各层LF的高度(H)、最...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多薄层重组(MSPR)研究腰椎间孔(LF)易发生神经根(nerveroot,N)卡压的矢状切面的形态学表现。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因腰腿痛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而未见椎间盘突出/膨出的患者资料50例67个平面,测量各层LF的高度(H)、最大宽度(W)、面积ALF及N面积(AN),并计算AN/ALF值(%);观察LF形态变化及N毗邻关系。结果由内而外L3~S1各平面LF矢状切面的H、ALF趋于变小,近开口处略变大;AN、AN/ALF趋于变大,近开口处变小;W趋于变大。最小H、最小ALF多集中于第11~13层。最大AN多集中于第15~17层。最大AN/ALF多集中于第13~15层。在弓根中部冠状位重组像上,最大AN/ALF重建中心线在L3~5平面经过上位弓根最下缘;在L5~S1平面经过上位弓根下缘转折处。经此中心线的LF多呈"人耳状",N分级(I~Ⅱ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t=4.33;p<0.05)。结论16层螺旋CTMSPR能揭示LF形态学特点,其判断早期LF狭窄N卡压的敏感性,AN/ALF值高于其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 神经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动物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赵辉 倪才方 +5 位作者 黄健 赵苏鸣 陈珑 唐天驷 杨惠林 倪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8-842,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模拟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杂种犬8只,每只犬取L2/3 ~ L5/6共4个椎间盘为实验对象,4个椎间盘随机分入A、B、C、D组,每组8个。A组和B组用18 G穿刺针穿刺椎间盘纤维环,A组不... 目的 建立一种可模拟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杂种犬8只,每只犬取L2/3 ~ L5/6共4个椎间盘为实验对象,4个椎间盘随机分入A、B、C、D组,每组8个。A组和B组用18 G穿刺针穿刺椎间盘纤维环,A组不注入任何物质, B组注入0.3 m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组和D组用16 G穿刺针穿刺椎间盘纤维环,C组不注入任何物质,D组注入0.3 ml PMMA。分别于造模后6、12、24周行MR检查,计算MR指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检查发现,A组髓核、纤维环结构完好,纤维环呈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髓核呈均一高信号。C组T2加权像髓核信号不同程度降低且不均一,髓核中心可见不规则的斑点状低信号,其相对高信号区面积减小。B、D组椎间隙相应上下椎体面变毛糙。T2加权像髓核信号不同程度降低且不均一,髓核中心可见不规则的斑点状更低信号,髓核形态不规则,其相对高信号区面积不同程度减小。造模后6周, B组与D组的MR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12和24周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造模后6、12、24周,B、C、D组MR指数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8 G穿刺针单次穿刺犬椎间盘纤维环不会导致其退变,用18 G穿刺针经皮穿刺犬椎间盘纤维环注射骨水泥可建立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模型,具有创伤小、模型制作成功率高等优点。此动物模型适合于研究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椎间盘生理、生化及病理等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渗漏 磁共振成像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雅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局部出血、局部血肿、脏器出血)、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无缝隙护理理念 介入溶栓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空气整复小儿肠套叠130例分析
8
作者 邰兆琴 《青海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66-66,共1页
目的评价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的疗效,提高对无法复位病例或穿孔病例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整复的成功率。方法应用北京产CB—Ⅱ型全自动灌肠机对130例行空气灌肠整腹术。结果118例成功,整复率约90%,12例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并发穿孔。结论... 目的评价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的疗效,提高对无法复位病例或穿孔病例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整复的成功率。方法应用北京产CB—Ⅱ型全自动灌肠机对130例行空气灌肠整腹术。结果118例成功,整复率约90%,12例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并发穿孔。结论空气灌肠是整复小儿肠套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整复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肠套叠 整复
下载PDF
颈部对称性脂肪瘤病一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其昌 王翔 龚沈初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354,共2页
患者男,41岁。因颈部显著增大,感觉呼吸不畅、运动受限于2004年4月人院就诊。患者有酗酒史25年,每餐饮白酒至少250ml,近几年感觉上半身逐渐肥胖,尤以近两年明显。体检:颈部颏下明显肿大,呈对称性,境界不清,无疼痛(图1)。颈... 患者男,41岁。因颈部显著增大,感觉呼吸不畅、运动受限于2004年4月人院就诊。患者有酗酒史25年,每餐饮白酒至少250ml,近几年感觉上半身逐渐肥胖,尤以近两年明显。体检:颈部颏下明显肿大,呈对称性,境界不清,无疼痛(图1)。颈部CT扫描示:颈深筋膜浅层与中层间隙广泛增宽,其内充满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CT值-70~-100Hu,颈部内脏器官及锥体、椎旁肌肉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图2)。临床诊断:颈前脂肪堆积。遂于同年10月行肿块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 颈部 脂肪瘤病 低密度影 CT扫描示 呼吸不畅 运动受限 颈深筋膜
原文传递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脑功能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娟 顾红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4-137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介于正常老年人的认知改变和AD患者的早期改变之间,属于过渡阶段。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1](amnesti...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介于正常老年人的认知改变和AD患者的早期改变之间,属于过渡阶段。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1](amnestic MCI,aMCI)是MCI的一个亚型,以记忆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伴有或无其他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如注意力、执行能力和视觉空间能力等),具有进展为临床AD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功能障碍 网络研究 IMPAIRMENT 早老性痴呆 扣带回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