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芬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2组... 目的探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2组术后不良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胀、恶心、口渴、饥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可有效减轻胃癌患者术后不良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芬 戴秀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 目的探讨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上肢功能锻炼、呼吸功能训练,干预组联合应用术前上肢功能锻炼与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肩关节活动度、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上举、后伸、外旋角度明显小于干预前,干预组患者上举、后伸、外旋最大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明显低于入院时,干预组FVC、FEV1、MV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症状、活动受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胸外科手术患者上肢功能与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术前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苏楠 龚旭初 《蛇志》 201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中医药对毒蛇咬伤辨证分型,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方法,中药单药、复方治疗毒蛇咬伤现代药理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治疗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认... 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中医药对毒蛇咬伤辨证分型,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方法,中药单药、复方治疗毒蛇咬伤现代药理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治疗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医药配合抗蛇毒血清等西医基础治疗,在毒蛇咬伤治疗中具有优势。强调了在新医疗环境下中西医的协同配合、互补长短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医药在治疗毒蛇咬伤中规范化问题、中药药理研究,以及对重危型患者的救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中医药 历史渊源 辨证分型 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 中药药理
下载PDF
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吴雪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105-109,115,共6页
目的分析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卧床患者3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卧床患者PI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卧床患者3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卧床患者PI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卧床患者PI发生的价值。结果纳入的320例患者中,3例治疗过程中转院,2例在入院48 h内死亡,均按病例脱落处理,其余315例患者中,43例出现PI的患者纳入PI组,272例皮肤完好、未出现PI的患者纳入对照组。PI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骶尾部皮肤温度和Brade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是卧床患者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升高、骶尾部皮肤温度升高和Braden评分升高是卧床患者PI发生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显示,各因素联合预测卧床患者发生PI的诊断效能高于年龄、白蛋白、Braden评分和骶尾部皮肤温度,其中骶尾部皮服温度的最佳截点为36.13℃,此时敏感度为93.0%,特异度为96.3%。压疮分期越高,骶尾部皮肤温度越低。骶尾部温度预测卧床患者1期PI发生的最佳截点为36.33℃,此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0.3%。骶尾部温度预测卧床患者2期和3期PI发生的最佳截点温度为35.92℃,此时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91.2%。骶尾部温度预测2期和3期PI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预测1期PI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入院时应用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可有效预测卧床患者发生PI的风险,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压疮分期越高,预测价值越大。入院监测有助于发现高危患者,提前预防P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 卧床 压力性损伤 骶尾部 压疮分期
下载PDF
新芙黄膏治疗阳证肿疡50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龚旭初 方勇 +6 位作者 丁晓雯 陈旭 杨万富 许建华 周鸣剑 徐勇 董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新芙黄膏外治阳证肿疡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阳证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新芙黄膏和鱼石脂换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 目的:探讨新芙黄膏外治阳证肿疡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阳证肿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新芙黄膏和鱼石脂换药,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芙黄膏对阳症肿疡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芙黄膏 阳证肿疡 巴布剂
下载PDF
芙黄膏外敷治疗阳证肿疡200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娓星 龚旭初 +1 位作者 方勇 许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肿疡 阳症 外治疗法 药膏
下载PDF
桔梗不同配伍对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金娜 龚旭初 +2 位作者 陈海东 杨万富 刘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应用MTT比色法及Transwell试验检测桔梗配伍不同中药对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SD大鼠中药煎剂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应用MTT比色法检测桔梗不同配伍含药血清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 目的:应用MTT比色法及Transwell试验检测桔梗配伍不同中药对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SD大鼠中药煎剂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应用MTT比色法检测桔梗不同配伍含药血清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桔梗不同配伍含药血清对4T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桔梗及桔梗配伍不同中药组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对4T1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组含药血清对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桔梗组30.75%、桔梗加麦冬组34.44%、桔梗加蛇床子组44.71%、桔梗加莪术组49.84%。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桔梗及桔梗配伍不同中药各组均能降低透过小室的4T1细胞数,对于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桔梗单用组比较,桔梗配伍不同中药组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桔梗配伍麦冬组及桔梗配伍蛇床子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桔梗配伍莪术组在抑制作用方面虽然由于桔梗单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梗及桔梗配伍不同治则中药对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4T1的增殖及侵袭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配伍 4T1细胞 肺转移
下载PDF
B_7-H_4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旭东 丁伟 +1 位作者 姚祖仁 陆海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4分子在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7-H4... 目的: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4分子在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7-H4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胞膜、胞浆内或二者均有表达。鳞癌和腺癌患者B7-H4阳性表达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B7-H4的阳性表达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T淋巴细胞 抑制诱导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听神经瘤临床行为与其磁共振信号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4 位作者 罗其中 沈建康 赵卫国 张天锡 储呈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4,T001,共5页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的大小、生长速率及增殖与其磁共振信号、组织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听神经瘤 4 3例 ,依MR信号分为均匀、不均匀及囊性变 ,组织学包括AntoniA、AntoniB以及纤维化、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结...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的大小、生长速率及增殖与其磁共振信号、组织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听神经瘤 4 3例 ,依MR信号分为均匀、不均匀及囊性变 ,组织学包括AntoniA、AntoniB以及纤维化、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结果 信号均匀的听神经瘤肿瘤较小、生长较慢、增殖指数较低 ,组织学以AntoniA结构占优 ;不均匀和囊性听神经瘤肿瘤较大、生长较快、增殖指数较高 ,以混合型结构占优 ;不均匀和囊性听神经瘤中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以及不均匀听神经瘤的纤维化明显增多 ,它们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较大的听神经瘤不仅MR表现为不均匀信号 ,而且组织学主要表现混合型结构 ,也可能有其他变化 ,主要是含铁血黄素沉淀和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临床行为 磁共振信号 病理特征 组织病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75例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伟 姚祖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9-59,62,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 肺大疱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勇军 顾海琳 《河北中医》 2009年第12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茴拉西坦片和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味口服。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茴拉西坦片和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味口服。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组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能够改善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症状,降低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综合征 桃红四物汤
下载PDF
大脑前动脉A1段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辉 顾志恺 +1 位作者 施炜 李正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49-51,54,共4页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分支及毗邻关系,为临床涉及这一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双侧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对其结构、穿支血管...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分支及毗邻关系,为临床涉及这一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双侧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10例(20侧半球)共发现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双侧ACA-A1段长度和直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毗邻及穿支血管有变异;在A1段起始处3mm以内的血管下壁均有前穿动脉发出;回返动脉常紧贴A1段的远侧半伴行。结论:大脑前动脉的变异不仅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还为该部位手术提供难度。A1段均发出重要的穿支血管,手术时应仔细加以分辨、保护。熟悉大脑前动脉A1段的显微解剖关系可指导手术,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A1段 翼点入路 解剖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明志祥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12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中转开腹的36例患者为中转开腹组,随机选取10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12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中转开腹的36例患者为中转开腹组,随机选取10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腹腔镜组,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将腹腔镜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有无合并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胆囊管结石嵌顿、有无坏疽性胆囊炎、有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术前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2 h、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壁厚度≥5 mm、坏疽性胆囊炎是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引起中转开腹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病程≥72 h、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壁厚度≥5 mm、坏疽性胆囊炎,如合并有以上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则中转开腹的风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去腐生新膏治疗乳癌术后皮瓣坏死溃疡形成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勇 丁晓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8期86-86,88,共2页
目的:观察去腐生新膏治疗乳腺癌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溃疡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溃疡形成的66例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以去腐生新膏油纱条外盖创面换药,对照组以1:1000... 目的:观察去腐生新膏治疗乳腺癌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溃疡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溃疡形成的66例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以去腐生新膏油纱条外盖创面换药,对照组以1:1000乳酸依沙吖啶液纱条创面换药,均隔日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30天时的疗效。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3%,优于对照组的74.2%;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39.97±11.10)d,少于对照组的(52.52±12.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腐生新膏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溃疡形成疗效良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腐生新膏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 皮肤溃疡 中药外治
下载PDF
倪毓生医师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经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晓雯 方勇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16-17,共2页
吾师倪毓生,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诊治乳腺病、疮疡、蛇伤、肿瘤等病证,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诊治浆细胞乳腺炎之经验整理报告如下。1病机痰郁瘀久致寒化热,治予内外兼施,外治尤有特色浆细胞乳腺炎... 吾师倪毓生,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诊治乳腺病、疮疡、蛇伤、肿瘤等病证,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诊治浆细胞乳腺炎之经验整理报告如下。1病机痰郁瘀久致寒化热,治予内外兼施,外治尤有特色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有称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其慢性期常形成乳瘘。对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乳腺炎 老中医经验 倪毓生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机体的应激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屈卫龙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665-666,共2页
目的:研究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月8月因需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腔镜手术者20例(腔镜组)和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者20例(开放组)。... 目的:研究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月8月因需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腔镜手术者20例(腔镜组)和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者20例(开放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及手术后24h、48h、72h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h的BG、P、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的BG、P、CRP水平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对机体的刺激较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刺激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传统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良性病变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管状胃在食管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伟 秦旭东 姚祖仁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管状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对比2005年1月-2007年12月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68例和2008年1月-2011年12月同类手术采用管状胃替代8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胃残端瘘... 目的:探讨采用管状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对比2005年1月-2007年12月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68例和2008年1月-2011年12月同类手术采用管状胃替代8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胃残端瘘、胃排空障碍、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发生情况。结果:管状胃病例术后未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胸胃瘘、胸腔胃综合征等并发症,均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房早2例,房颤1例,肺部感染5例,胃排空障碍2例,术后随访有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6例,吻合口狭窄3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利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行食管癌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管状胃 并发症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新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生长抑素与丹参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并与单独生长抑素治疗1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生长抑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生长抑素与丹参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并与单独生长抑素治疗1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生长抑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组(P<0.05、P<0.01),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与丹参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芬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3070-3070,共1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策。方法: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4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疗效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不仅需要手术医生熟练的手术技术,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策。方法: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4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疗效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不仅需要手术医生熟练的手术技术,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成功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甲状腺疾病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小芳 王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管理对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2016年1—6月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将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下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管理对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2016年1—6月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将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下注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品管圈管理: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选定主题、现状调查、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实施措施。结果对照组20例实施皮下注射220例次,观察组21例实施皮下注射230例次。观察组注射部位出血程度、注射部位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炎性结节发生率2.61%低于对照组的9.09%(P<0.05)。观察组护对照满意度98.26%高于90.0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及时发现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工作当中的问题,并能及时提出改良措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