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伟 蔡振华 汪志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55-85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神经内镜 致残率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蕾 朱保锋 +1 位作者 张毅 王颖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62-1864,1874,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名健康成年体检者,记录受试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普通超声检测不同体位下ONSD值,分析影响ONSD的因素。结果正常成年人的ONSD为(3....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名健康成年体检者,记录受试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普通超声检测不同体位下ONSD值,分析影响ONSD的因素。结果正常成年人的ONSD为(3.56±0.13)mm,95%可信区间为3.53~3.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是ON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MI可能是健康成年人ONSD值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增高 影响因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9
3
作者 钱明 王学建 +1 位作者 汪志峰 陈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01-2603,共3页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去骨瓣减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由于诊断标准的差异,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概率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手术时间 骨瓣 颅内高压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 减压手术 轻度意识障碍 脑室端引流管
下载PDF
经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蔡正华 赵伟 陈佳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105-3107,3110,共4页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治的颅内压和应激性溃疡、脑动脉梗死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1~7d血清和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治疗组术后3d、7d时务低格及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gG、IgA、IgM水平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术前,CD4^+/CD8^+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免疫功能及t-PA、PAI-1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免疫功能 T-PA PAI-1
下载PDF
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佳磊 赵伟 +1 位作者 徐伟 陈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2989-2990,共2页
目的:对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内外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目的:对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内外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例中残,24例良好,良好率80%;对照组30例,4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3例中残,18例良好,良好率60%。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内外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效果
下载PDF
脑出血后脑室外引流置管相关脑室炎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志峰 王学建 +1 位作者 陈杨 钱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6期486-487,共2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脑室外引流置管相关脑室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脑室炎组患者均经脑脊液培养证实。分析脑室炎的发生与性别、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脑室外引流置管相关脑室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脑室炎组患者均经脑脊液培养证实。分析脑室炎的发生与性别、手术时间、导管放置时间及数量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并行脑室外引流手术患者127例中并发脑室炎17例(观察组),发生率为13.4%,未发生脑室炎110例(对照组)。两组导管放置时间、导管根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炎的发生与导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及数量均相关,引流时间的长短与脑室炎的发生存在正相关,一旦发生脑室炎或怀疑脑室炎,应尽早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外引流 脑室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严红燕 刘经纬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营养支持途径不同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组与鼻饲自制匀浆膳组(匀浆膳组),各34例...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营养支持途径不同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组与鼻饲自制匀浆膳组(匀浆膳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均有所下降,但匀浆膳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第7天,EEN组患者ALB、TP和PA已升至正常水平,而匀浆膳组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匀浆膳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 DAO)活性、D-乳酸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上升,且同时间点显著高于EEN组(P<0.05)。EEN组消化道出血、腹泻、电解质紊乱及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匀浆膳组(P<0.05);治疗后EEN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显著高于匀浆膳组(P<0.05)。结论:EEN和自制匀浆膳均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但EEN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减缓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肠原性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预后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脑组织FBP1和p27蛋白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陈佳磊 赵伟 +1 位作者 徐伟 陈杨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4期7557-7560,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对FBP1和p27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建立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利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术后12 h、1 d、3 d、5 d、7 d、14、28 d FBP1和p27表达水平改变情况。结果:创...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对FBP1和p27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建立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利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术后12 h、1 d、3 d、5 d、7 d、14、28 d FBP1和p27表达水平改变情况。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FBP1和p27在损伤区域大脑皮质中的表达量下降,3 d后达到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调,28 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脑组织中,FBP1和p27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两者表达量的改变呈现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FBP1 P27
下载PDF
一种针灸辅助刺激仪的研制
9
作者 王学建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以按照中医得气经络循环机制作用的针灸辅助刺激仪。方法运用中医经络循环理论制作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包括安装于各个针灸针上的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和显示控制设备。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分别与显示控制设备信号连接。针...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以按照中医得气经络循环机制作用的针灸辅助刺激仪。方法运用中医经络循环理论制作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包括安装于各个针灸针上的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和显示控制设备。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分别与显示控制设备信号连接。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包括有单片机、电压调节部分以及与针灸针连接的接头装置。接头装置经电压调节部分与单片机信号连接,单片机与无线信号传出及接收装置部分连接,从而接收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制作并初步将其运用于临床验证其效果。结果该针灸辅助刺激仪实验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可靠,灵敏准确,使用方便。结论设计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利用经络循环理论,有利于中医针灸得气治疗,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仪 针灸 辅助刺激 循环电针疗法 装置
下载PDF
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永财 王勇 +2 位作者 汪志峰 马宝君 姜正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9-979,共1页
我们通过观察高压氧(HB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B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并观测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 我们通过观察高压氧(HB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B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并观测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水平 创伤性脑损伤 氧化应激损伤 高压氧 大鼠 (TNF)-Α 抗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勇 喜新 +1 位作者 李永财 马东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8-1948,共1页
我们通过观察加味圣愈汤治疗对脑外伤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丙二醇(MDA)、总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加味圣愈汤 脑外伤 大鼠脑组织 应激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继发性脑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明 马宝俊 +1 位作者 龚翔 储呈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5期649-650,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及提高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对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出诊的328例(急救组)以及由现场司机等送医院的213例(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现场救治、转运、医院救治转归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急救组、...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及提高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对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出诊的328例(急救组)以及由现场司机等送医院的213例(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现场救治、转运、医院救治转归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急救组、对照组的急救响应时间分别为(9.85±1.52)min、(2.16±0.37)min;而医院反应时间分别为(16.47±2.65)min、(11.54±6.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良好率、重残率、植物生存及病死率情况:急救组分别为:32.31,22.26,3.66,6.71;而对照组分别为15.49,39.91,7.52,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及时、实效的院前急救加院前、院内的无缝隙连接为患者挽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院前急救 分析 研究
原文传递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及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子 马宝君 +2 位作者 王蕾 张毅 毛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14-2216,共3页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模型癫痫持续状态(SE)下的激活状态及不同分型的时空表达.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开始时(NC组)、SE持续30 min(SE30min组)、SE持续1h(SE1h组)、SE持续2h(SE2h组),每组12只....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模型癫痫持续状态(SE)下的激活状态及不同分型的时空表达.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开始时(NC组)、SE持续30 min(SE30min组)、SE持续1h(SE1h组)、SE持续2h(SE2h组),每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和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IL-10、IL-4的表达水平.结果SE组随持续时间延长MG细胞反应增加,以SE2h时活化最为明显.SE1h组、SE2h组M2标记分子IL-10、IL-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和SE30min组,M1标记分子IL-6、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和SE30min组(P<0.05).结论在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中可见小胶质细胞活化,随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逐渐转变为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M2型细胞,抗炎因子IL-10、IL-4表达水平升高,促炎性因子IL-6、IL-1β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小胶质细胞 细胞极化 经典活化型 替代活化型
原文传递
人工气道内痰液与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娟 王丽华 蒋雅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7期2443-2445,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内痰液和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为选择声门下吸引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液标本和声门下滞留物标本。其中:痰液标本黏稠度分为I度、Ⅱ度、Ⅲ度,滞留物...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内痰液和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为选择声门下吸引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液标本和声门下滞留物标本。其中:痰液标本黏稠度分为I度、Ⅱ度、Ⅲ度,滞留物标本黏稠度分为水样、黏稠样和凝胶样。比较痰液标本和滞留物标本的ca2+含量、pH值和分泌物流变学的实验结果。结果I度、Ⅱ度、Ⅲ度痰液标本ca2+含量、pH值、流变学实验结果均与相应等级(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黏稠度增加,无论是痰液标本还是声门下滞留物标本的Can、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均发生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声门下滞留物标本黏稠度低于痰液标本黏稠度。不同黏稠度标本的Ca2+、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宜根据黏稠度选择更合适的吸引负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内痰液 声门下滞留物 黏稠度 吸引负压
原文传递
比较神经内镜与钻孔引流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Meta分析
15
作者 王学建 汪志峰 +3 位作者 钱明 姜雷 宋校伟 胡伟梁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钻孔引流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维普、CNKI、万方三个数据库,检索自1990年3月至2023年2月使用神经内镜技术与单纯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RCT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钻孔引流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维普、CNKI、万方三个数据库,检索自1990年3月至2023年2月使用神经内镜技术与单纯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RCT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6项研究,共599例患者。Meta分析提示神经内镜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较单纯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明显优势,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种治疗方式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合并值(95%CI)分别为14.93(13.35~16.51)、-1.69(-1.85~-1.54)、0.19(0.09~0.37)、0.19(0.1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神经内镜与单纯钻孔引流治疗,两者相比,神经内镜技术除手术时间稍长外,其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明显少,所以神经内镜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单纯钻孔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双位红外感应输液及报警装置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学建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7期-,共2页
目的 基于红外感应原理,设计制作了双位红外感应输液及报警装置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该报警器利用两路红外线感知输液管道内液体的有无,输液结束会导致其中之一先探测到信号,两者间信号变化,并最终促发报警.选择3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 目的 基于红外感应原理,设计制作了双位红外感应输液及报警装置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该报警器利用两路红外线感知输液管道内液体的有无,输液结束会导致其中之一先探测到信号,两者间信号变化,并最终促发报警.选择3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分别使用输液报警器和未使用输液报警器,对其输液效果进行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输液结束延迟发现4例占2.67%,无回血病例;对照组输液结束延迟发现23例占15.33%,其中回血8例占34.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93,P<0.05.观察组96.7%(145/150)的患者表示输液满意,高于对照组的92.7%(139/150).结论 双位红外感应输液及报警装置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安全性能高,临床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技术革新 装置研制 报警装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