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小云 张晓坤 徐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8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深化神经内科预见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预见性...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深化神经内科预见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预见性护理干预时间等分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和观察组(2017年4—11月),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风险评估 预见性护理 安全管理
下载PDF
神经节苷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戴轶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67-67,91,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观察和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神经节苷酯 脑梗死
下载PDF
永存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可解脱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一例
3
作者 施妙妙 何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1-644,共4页
患者女性,61岁。主因头痛伴颅内杂音2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颞顶叶持续性、搏动性疼痛,伴持续性颅内“猫喘”样杂音,未曾接受治疗;病程中无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无力等症状。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治疗性 黏着剂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杜朝品 宋建华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诊断为TIA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口服眩晕宁每次3片,每日3次,联合阿... 目的观察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诊断为TIA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口服眩晕宁每次3片,每日3次,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显效率(97.7%)明显优于对照组(88.6%),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血浆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安全有效,疗效较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眩晕宁 阿司匹林肠溶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成云芳 戴轶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时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5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脑卒中康复治...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时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5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30例,加用氟西汀20mg/d及奥氮平2.5mg/d口服,对照组28例,单加用氟西汀20mg/d口服,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1]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疗效,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1~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HAMD及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卒中 氟西汀 奥氮平
下载PDF
良性位置性眩晕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锋 宋建华 杜朝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发病率及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眩晕"入院的患者,按出院诊断分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组和对照组。分析其基本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体位复位及辅助药... 目的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发病率及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眩晕"入院的患者,按出院诊断分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组和对照组。分析其基本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体位复位及辅助药物治疗,41例患者眩晕症状消失,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降低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EPLEY手法 Barbecue翻滚 误诊
下载PDF
TIA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成云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初发9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比较反复组与未复发组初次发作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96例TIA患者随访平均(1.45±0.73)a,复发50例(52.08%),未复发46例(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初发9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比较反复组与未复发组初次发作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96例TIA患者随访平均(1.45±0.73)a,复发50例(52.08%),未复发46例(47.92%)。复发组年龄、吸烟比例、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高于无复发组,是引起TIA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结论 TIA反复发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TIA反复发作的高危人群,应积极进行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应用阿司匹林及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防止TIA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反复发作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锋 季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 年1 月―2017 年12 月期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9 例,收... 目的:探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 年1 月―2017 年12 月期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9 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基础疾病、入院时血常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 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根据患者血常规计算得NLR,根据NLR中位数分为NLR低值组(NLR≤3 分)和NLR高值组(NLR>3 分);根据患者NLR 水平四分位数由低往高依次分为Q1 组、Q2 组、Q3 组、Q4 组。结果:NLR低值组入院首日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小于NLR高值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高于NLR高值组(P<0.05)。NLR低值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均小于NLR高值组(P<0.05)。随着NLR 水平的升高,预后不良患者的比例随之升高,分别为21.05%、37.84%、58.14%、78.05%。结论:NLR 作为一个简单易得的炎性指标,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预后
下载PDF
氟西汀(百忧解)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戴轶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9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氟西汀单一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减分率评价两...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9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氟西汀单一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减分率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31.51±4.89)、(21.23±6.18),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32.07±3.26)、(15.81±5.77),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05%(31/40)高于对照组的41.03%(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分别为13例、6例。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氟西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奥氮平 帕金森病 抑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变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云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91-92,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虽然影像学的长足发展对脑血管病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对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改变往往要在24 h或更长时间之后才能出现,需要找到一种简便可行检测方法进行评价,近年来一些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虽然影像学的长足发展对脑血管病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对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改变往往要在24 h或更长时间之后才能出现,需要找到一种简便可行检测方法进行评价,近年来一些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正相关[1]。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尿酸在脑梗死病情检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2],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酸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SD大鼠电点燃癫痫模型中的表达
11
作者 宋建华 谢锡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造模。观察SD大鼠行为,记录脑电图。通过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Cx43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变化。通过药物对癫痫电点燃模型成模过程的干预来观察癫痫...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造模。观察SD大鼠行为,记录脑电图。通过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Cx43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变化。通过药物对癫痫电点燃模型成模过程的干预来观察癫痫形成与缝隙连接蛋白间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癫痫发作。蛋白印迹显示Cx43的表达异常增高。药物干预的2组SD大鼠模型痫性发作滞后,发作频率降低,程度减轻,痫性脑电波波幅降低,蛋白印迹显示Cx43的表达增高受到抑制。结论缝隙连接蛋白是癫痫形成的物质基础。抑制Cx43的过度表达,减少异常缝隙连接的形成,癫痫形成也受到抑制,从而预防癫痫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43 苯妥英钠 苷萡酸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林小云 徐静 居新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230-231,共2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改善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对策
13
作者 冯扣兰 居新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6期2477-2477,共1页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予奥氮平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奥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总体安全性高,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观察到既往未曾报道的副作用跌倒发作与找词困难。通过细致的护理观察可以尽早...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予奥氮平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奥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总体安全性高,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观察到既往未曾报道的副作用跌倒发作与找词困难。通过细致的护理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奥氮平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副作用 跌倒发作 找词困难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成云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24期5-6,共2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无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组FPG、FINS、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无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组FPG、FINS、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存在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杭 血糖
下载PDF
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静 钱湘云 +1 位作者 李玮玮 陆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通市医疗机构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SE)对南通市医疗机构老年科临床一线284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108.68±16.82)...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通市医疗机构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SE)对南通市医疗机构老年科临床一线284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108.68±16.82)分,不同学历、职称、家庭支持度的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临床一线护士共情能力一般,老年科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重途径加强共情能力培训,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 临床护士 共情能力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晖 董春华 张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6-06~2011-06我院诊治进展性脑梗死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非进展性脑梗死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体温、血尿酸、空腹血糖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探讨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6-06~2011-06我院诊治进展性脑梗死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非进展性脑梗死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体温、血尿酸、空腹血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体温平均(38.22±0.45)℃,血尿酸水平(435.15±42.67)μmol/L,空腹血糖(8.89±1.34)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7.84±0.12)℃(、387.78±38.65)μmol/L、(6.98±1.42)mmol/L;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6.78±10.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117.52±12.16)mm Hg(P〈0.05),是进展型脑梗死相关因素。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和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D)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D并发SAP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无SAP的AC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D)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D并发SAP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无SAP的AC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ACD并发S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痰培养结果、治疗及预后,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营养情况、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糖尿病病史、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昏迷情况。结果 62例ACD并发SAP患者中,30例(占48.39%)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典型呼吸系统感染症状,32例(占51.62%)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心动过速、精神异常、健康状况下降等肺外症状。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阳性率、糖尿病病史阳性率、吞咽困难发生率、相关药物使用率、昏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62例ACD并发SAP患者中,42例患者痰培养阳性,共分离出菌株52株(不包括同一患者多次培养重复分离出的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57.70%),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16株(占30.77%),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6株(占11.54%)。临床一般采用广谱青霉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作为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重症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同时给予吸氧、氨溴索化痰、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其中6例呼吸衰竭者因病情较重行机械通气治疗。62例ACD并发SAP患者中死亡7例(占11.29%)。结论 ACD并发SA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构成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因此,应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SAP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疾病特征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TIA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晖 张园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5期723-723,7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0月TI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实施TIA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0月TI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实施TIA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54个月,平均(26.34±8.56)个月,观察组TIA复发次数少、脑梗死比例低(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需停用阿托伐他汀,未发现过敏反应及脑出血病例,无肾功能损害。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0 mg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 二级预防 不同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