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春晔 《高校教育管理》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知识经济时代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顺应这一形势 ,针对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以及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 知识经济时代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顺应这一形势 ,针对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以及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与此同时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中 ,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深入研讨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验教学 创新精神 思考 实践
下载PDF
浅论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双 傅小奇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当前社会处于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弥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短板,... 当前社会处于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弥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短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活动 素质拓展学分 职业生涯规划
下载PDF
B原子掺杂调控CuIn纳米合金电子结构以实现电化学CO_(2)还原宽电位活性
3
作者 王娇 朱芳芳 +7 位作者 陈必义 邓爽 胡博琛 刘洪 武猛 郝金辉 李龙华 施伟东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32-140,共9页
杂原子掺杂可以调节电子结构以调整中间体吸附并优化反应路径,是设计高效CO_(2)还原反应(CO_(2)RR)催化剂的有应用前景的方法.B原子是常用的掺杂剂,引入B原子可以有效打破*COOH和OCHO*中间体的吉布斯自由能线性关系,并且可以通过与CO_(2... 杂原子掺杂可以调节电子结构以调整中间体吸附并优化反应路径,是设计高效CO_(2)还原反应(CO_(2)RR)催化剂的有应用前景的方法.B原子是常用的掺杂剂,引入B原子可以有效打破*COOH和OCHO*中间体的吉布斯自由能线性关系,并且可以通过与CO_(2)中O原子结合来增强CO_(2)吸附能力.B掺杂碳材料、单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研究结果表明,B原子掺杂催化剂的CO_(2)RR活性和/或选择性有明显提高,然而多数报道的单个活性位点的B掺杂催化剂仅表现出在相对狭窄的电位范围内的CO_(2)RR高性能,设计制备CO_(2)RR的宽电位高选择性催化剂仍是巨大挑战.研究表明,合金化是提供多种类的活性位点相互协调和增强催化剂固有活性,进而改善CO_(2)RR性能并调节产物分布的可行策略.引入B原子到合金中以调节电子结构,最终优化关键中间体吸附的活性位点,对于寻找具有宽电位窗口的先进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B掺杂调节CuIn合金电子结构以实现宽电位高选择性的电子工程策略.所制得的B掺杂CuIn合金(CuIn(B))在–0.6 V(vs.RHE)时表现出99%的CO法拉第效率(FECO),并在一个宽的阴极电化学窗口(400 m V)内保持了超过90%的较高FECO.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CO_(2)吸附实验等手段研究了CuIn(B)性能提升的原因,结果表明,B原子与CuIn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改变了CuIn的电子结构.CO_(2)吸附结果表明,CuIn(B)比CuIn拥有更强的CO_(2)吸附能力,证明它具有潜在的快速CO_(2)RR反应动力学.进一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研究了催化剂的热力学反应能量学以揭示CO_(2)RR机制,结果表明,*COOH更倾向于在CuIn(B)上形成,且*CO与CuIn(B)催化位点的结合强度最佳,更利于CO_(2)还原反应为CO,而CuIn更利于作为HER的活性位点;决速步骤是*CO中间体向CO转移,以实现高CO选择性;热力学限制电位研究表明,CuIn(B)大大提高了CO_(2)到CO转化的选择性.随后通过差分电荷密度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电荷转移过程是从CuIn位点到B位点.此外,根据d带理论,催化剂中Cu和In原子的投影态密度和d带中心(Ed)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催化剂结构中的电子价态的变化,与XPS结果相符;引入B可以优化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从而调节催化剂和中间体之间的结合能力,实现了CO_(2)RR在宽电位范围内的高活性和选择性.综上,本文对于电化学CO_(2)RR机理的基础理解和其实际应用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宽电位窗口 高选择性 B原子掺杂 电子结构
下载PDF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卞维柏 张睿轩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73-4186,共14页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较多,也是最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制备生产并实际应用的吸附提锂材料。由于不同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局限性,所制备出的离子筛材料在形态、选择性、吸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总结归纳出...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较多,也是最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制备生产并实际应用的吸附提锂材料。由于不同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局限性,所制备出的离子筛材料在形态、选择性、吸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总结归纳出这些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及离子筛材料的特点,对设计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离子筛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几种常见方法制备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研究工作进展,主要探讨了这些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微结构、性状、结晶度、吸附容量等综合性能,并重点论述了对应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还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的技术瓶颈,并结合技术方法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离子筛材料可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以期推动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规模化生产制备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 制备方法 选择性吸附材料
下载PDF
硼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敏 李浩 潘建明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从盐湖、海水等水体中和工农业废水中开采或回收硼对于填补工农业硼及其化合物的缺口和解决硼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是水体中提取、去除硼最有潜力的技术。而高性能硼吸附材料的发展是其中关键。文章对螯合基团功能化的硼吸附剂... 从盐湖、海水等水体中和工农业废水中开采或回收硼对于填补工农业硼及其化合物的缺口和解决硼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是水体中提取、去除硼最有潜力的技术。而高性能硼吸附材料的发展是其中关键。文章对螯合基团功能化的硼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各类硼吸附剂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和展望。希望为盐湖提硼、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除硼等应用研究中硼吸附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吸附材料
下载PDF
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及其耐热性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新华 邵美秀 +2 位作者 陈敏 张燕 汪建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利用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PF),得到高性能的摩阻材料用树脂基体.综合热分析结果显示改性PF在320~600℃间失重53.11%,普通PF失重73.51%;普通PF热分解峰为400~425℃和540~600℃,而亚麻油改性PF热分解峰为440~470℃和600~66... 利用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PF),得到高性能的摩阻材料用树脂基体.综合热分析结果显示改性PF在320~600℃间失重53.11%,普通PF失重73.51%;普通PF热分解峰为400~425℃和540~600℃,而亚麻油改性PF热分解峰为440~470℃和600~660℃,表明亚麻油改性PF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推导了亚麻油的改性机理和改性PF的结构特征;发现亚麻油参与反应并成为聚合物结构的一部分,亚麻油改性PF固化后的结构特征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酚醛树脂 亚麻油 改性 摩阻材料 耐热性能
下载PDF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新华 何坤 +2 位作者 陈敏 邵美秀 胡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0-503,共4页
利用桐油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高性能摩阻材料用树脂基体.综合热分析表明改性PF在100~320℃间失重7.30%,320~600℃间失重61.10%,普通PF分别失重15.94%和73.51%;普通PF热分解峰为400~425℃和540~600℃,桐油改性PF热分解峰为400~... 利用桐油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高性能摩阻材料用树脂基体.综合热分析表明改性PF在100~320℃间失重7.30%,320~600℃间失重61.10%,普通PF分别失重15.94%和73.51%;普通PF热分解峰为400~425℃和540~600℃,桐油改性PF热分解峰为400~450℃和560~600℃.桐油改性PF热稳定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但耐热性能未有明显改善.FTIR分析表明桐油成为聚合物结构的一部分;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桐油改性较大程度地改善了PF的韧性;掺杂质量分数40%的桐油改性PF和60%的硼改性PF的试样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更适合作为摩阻材料的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材料 酚醛树脂 桐油 改性 耐热性能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法分离/富集草甘膦生产废水中草甘膦铵盐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余龙 姜志锋 +3 位作者 陈敏 吕平 闫永胜 蒋方强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4-946,959,共4页
基于草甘膦铵盐与Fe3+可生成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进一步与孔雀石绿形成三元缔合物,此缔合物易溶于异辛醇等有机溶剂,据此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法对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草甘膦铵盐分离富集的方法。考察了pH、萃取时间、有机溶剂、螯合剂... 基于草甘膦铵盐与Fe3+可生成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进一步与孔雀石绿形成三元缔合物,此缔合物易溶于异辛醇等有机溶剂,据此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法对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草甘膦铵盐分离富集的方法。考察了pH、萃取时间、有机溶剂、螯合剂及其用量以及捕捉剂及其用量等因素对草甘膦铵盐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萃取,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草甘膦铵盐的萃取率可高达93.4%,完全满足工业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草甘膦铵盐 分离 富集
下载PDF
pH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的释药机制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祥子 胡平静 +5 位作者 朱振铎 朱国兴 沈小平 汪茗 孙玉 冯德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9-1412,共14页
pH响应型纳米载体因具有智能的酸敏或碱敏释药性能,已成为当前一类重要的多功能纳米载体,并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酸敏性纳米载体,可用于肿瘤弱酸微环境的药物控释,因而对药物的定点释放和癌症的靶向治疗等生物医学应用发挥... pH响应型纳米载体因具有智能的酸敏或碱敏释药性能,已成为当前一类重要的多功能纳米载体,并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酸敏性纳米载体,可用于肿瘤弱酸微环境的药物控释,因而对药物的定点释放和癌症的靶向治疗等生物医学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类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典型合成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以及物理结构变化3种方式引发的pH响应释药机制。深入阐述了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载药性能、体外释药性能、体外细胞毒性、体内抗癌性能及体内分布性能,并详细列举了近年来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各类实验参数,进而为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法学的借鉴和性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 纳米载体 释药机制 负载 释放
下载PDF
米糠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锁华 刘伟民 +1 位作者 杨小明 陈庶来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2,75,共4页
对米糠的稳定化方法、米糠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米糠转化利用的研究结果。米糠稳定化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微波加热法、挤压法等;米糠的综合利用有:毛米糠油的综合利用包括制备精制米糠油、提取谷维素... 对米糠的稳定化方法、米糠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米糠转化利用的研究结果。米糠稳定化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微波加热法、挤压法等;米糠的综合利用有:毛米糠油的综合利用包括制备精制米糠油、提取谷维素、糠蜡利用、提取谷甾醇等;脱脂米糠的综合利用,包括提取植酸钙、植酸、蛋白质、米糠营养纤维、米糠多糖以及制取肌醇、活性肽、糙米酵素、饮料、γ-氨基丁酸、神经酰胺、面包、比萨饼等。本文利用食用菌灰树花发酵米糠,使得米糠多糖含量由原来的0.54%提高到3.16%(固态发酵)和11.41%(液态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稳定化 综合利用 发酵
下载PDF
一维链状配合物{[Fe(SO_4)(DPPZ)_2]·H_2O}_n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春波 查小林 +4 位作者 李秀颖 车广波 李春香 高林 李爱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7-280,共4页
以FeSO4和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Fe(SO4)(DPPZ)2].H2O}n,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a=... 以FeSO4和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Fe(SO4)(DPPZ)2].H2O}n,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a=1.3569(3)nm,b=0.6519(13)nm,c=1.7250(3)nm,α=90°,β=111.29(3)°,γ=90°,V=1.4217(5)nm3,Z=2,dc=1.713g/cm3,μ=0.671mm-1,F(000)=750,R1=0.0491,wR2=0.1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吡啶[3 2-a∶2' 3'-c]并吩嗪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碘化钾-亚甲基蓝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Pb(Ⅱ)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婷玉 李春香 闫永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486,504,共3页
利用Pb^2+-I^--[MB]^+三元体系,研究了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铅的方法,考察了pH、配合剂用量、浮选时间及浮选剂等因素对浮选和测定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浮选及测定条件。在水溶液中,Pb(Ⅱ)与碘化钾、亚甲基蓝生成稳定的三元离子配合... 利用Pb^2+-I^--[MB]^+三元体系,研究了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铅的方法,考察了pH、配合剂用量、浮选时间及浮选剂等因素对浮选和测定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浮选及测定条件。在水溶液中,Pb(Ⅱ)与碘化钾、亚甲基蓝生成稳定的三元离子配合物[Pbl4]^2-·[MB]2^+,该配合物在水相与有机相间形成第3相,并溶于丙酮,于λmax=657nm处测定吸光度,进而可确定Pb^2+的含量。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e657=5.05×10^5L·mol^-1·cm^-1),精密度理想(在25mL溶液中,平行测定5.0μg Pb(Ⅱ)11次,RSD=2.76%),Pb(Ⅱ)的浓度在3.0—1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5.18×10^-5μg/mL。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环境水样中铅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光度法 离子配合物
下载PDF
汞(Ⅱ)的三元离子缔合物浮选及其应用于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汞(Ⅱ)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永华 吕鹏飞 +2 位作者 陈婷玉 李春香 闫永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5-657,共3页
在pH 6.5的微酸性溶液中,汞(Ⅱ)与碘离子形成的络阴离子HgI_2^(2-)和亚甲基蓝的阳离子MB^+生成离子缔合络合物;在分液漏斗中与一定量的苯振摇后,该缔合物[HgI_4^(2-)]·2[MB^+]以第三相的形态在水相与苯相之间浮选析出。将水相及有... 在pH 6.5的微酸性溶液中,汞(Ⅱ)与碘离子形成的络阴离子HgI_2^(2-)和亚甲基蓝的阳离子MB^+生成离子缔合络合物;在分液漏斗中与一定量的苯振摇后,该缔合物[HgI_4^(2-)]·2[MB^+]以第三相的形态在水相与苯相之间浮选析出。将水相及有机相弃去,用丙酮将析出的浮选相溶解后在65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汞(Ⅱ)量在12.0~22.0 mg/25 mL内服从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率为3.5×10~5L·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5.1×10^(-7) mol·L^(-1)。对12.0μg/25 mL汞(Ⅱ)标准按方法连续测定11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应用所提出的方法以合成水样为基体,加入汞(Ⅱ)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8%~10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浮选法 离子缔合物 汞(Ⅱ)
下载PDF
三元离子配合物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镉(Ⅱ)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春香 陈婷玉 闫永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7-528,546,共3页
利用Cd2^2+-I^- MB^+三元体系,研究了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镉的方法。考察了pH、配合剂用量、浮选时间、及浮选剂种类等因素对浮选和测定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浮选及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Cd(Ⅱ)与碘化钾、亚甲基蓝生成... 利用Cd2^2+-I^- MB^+三元体系,研究了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镉的方法。考察了pH、配合剂用量、浮选时间、及浮选剂种类等因素对浮选和测定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浮选及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Cd(Ⅱ)与碘化钾、亚甲基蓝生成稳定的三元离子配合物[CdI4^2-]·[MB^+]2。该配合物在水相与有机相问形成第3相,并溶于丙酮,通过测定λmax=657nm处吸光度,可求得Cd^2+含量。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ε657=3.21×10^5L·mol^-1·cm^-1),精密度理想(在25mL溶液中,测定2.0μg Cd(Ⅱ)9次,RSD=4.6%),Cd(Ⅱ)的浓度在1.0~5.0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7.7×10^-8mog/L。实测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的镉,加标回收率为98.4%~99.0%,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光度法 离子配合物
下载PDF
沉淀浮选预分离/富集与FAAS联用测定粮食中痕量Cu和Mn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香 陈婷玉 闫永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27-2130,共4页
提出了以8-羟基喹啉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浮选剂,沉淀浮选预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痕量Cu和Mn的新方法。研究了浮选分离富集Cu和Mn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多种浮选条件对单一离子测定的影响及pH9时混合离子浮选的相... 提出了以8-羟基喹啉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浮选剂,沉淀浮选预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痕量Cu和Mn的新方法。研究了浮选分离富集Cu和Mn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多种浮选条件对单一离子测定的影响及pH9时混合离子浮选的相互影响,并考察了多种离子对Cu和Mn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pH为9时Cu的浮选率最大,在此条件下改变混合金属离子的浓度比,当Mn/Cu≥8时,Cu的回收率小于9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理想,又可避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铜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1.59×10-3μg.mL-1。锰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87,方法检出限为3.52×10-3μg.mL-1。该法应用于粮食中铜锰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达到87.6%~100.7%,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浮选 FAAS 8-羟基喹啉
下载PDF
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技术与分光光度法联用(固相光度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燕 郝新宇 +2 位作者 王赟 周晓光 闫永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8-2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固相萃取与光度法联用(固相光度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对树脂相光度法等4种典型固体光度法原理、显色法、测量方法、吸收曲线、热力学条件、灵敏度、精密度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和介绍,并对固体光度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显色法 固相萃取 分光光度法 分离 热力学条件 综述 富集技术 固体 精密度
下载PDF
苯酚电降解过程中能量计算、火花放电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拥军 卫忠元 仰柳青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观察了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过程中的电压波形图及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降解过程中的能量计算问题,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火花放电的方法。在其它放电参数相同的情况下,... 观察了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过程中的电压波形图及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降解过程中的能量计算问题,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火花放电的方法。在其它放电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了泄放电路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脉冲电晕 火花放电 降解
下载PDF
一阶导数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锌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凤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提出了用一阶导数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锌的方法,在pH10.5的Na2B4O7-Na0H缓冲溶液中,铜、锌与PAPC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等吸收点分别在504,492nm,铜配合物在492nm处有负吸收,而锌配合物在504 nm处有正吸收,记录混合体... 提出了用一阶导数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锌的方法,在pH10.5的Na2B4O7-Na0H缓冲溶液中,铜、锌与PAPC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等吸收点分别在504,492nm,铜配合物在492nm处有负吸收,而锌配合物在504 nm处有正吸收,记录混合体系在两波长处一阶导数值可以分别测定铜、锌含量,互不影响,铜、锌含量分别在1.0~18μg/25ml、0.5~20μg/25 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用于测定人发和血清中铜、锌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导数 吸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下载PDF
邻苯二酚和邻苯二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9
作者 宋远志 谢吉民 +2 位作者 陈松涛 陈敏 吴云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酚、邻苯二醌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在Na2HPO_40.05 mol/L-NaH_2PO_4 0.05 mol/L-NaCl 0.10mol/L缓冲溶液(pH 7.30)中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邻苯二酚结合后在L-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牛血清白... [目的]探讨邻苯二酚、邻苯二醌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在Na2HPO_40.05 mol/L-NaH_2PO_4 0.05 mol/L-NaCl 0.10mol/L缓冲溶液(pH 7.30)中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邻苯二酚结合后在L-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牛血清白蛋白与邻苯二酚结合后可使邻苯二酚的氧化峰峰电位正移、邻苯二醌还原峰电位负移,且峰电流减小,根据邻苯二酚、邻苯二醌和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饱和度,计算邻苯二酚、邻苯二醌和血清白蛋白结合比分别为71:1和115:1。[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邻苯二酚以较强的氢键结合,邻苯二醌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牛血清白蛋白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双发光层磷光OLED发光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韩强 常喜 姜文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Z1期1-4,共4页
通过改变发光层的厚度,制备了一种双发光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NPB(40nm)/CBP:8%wt Fir6(x nm)/CBP:1%wt Ir(piq)2acac((30-x)nm)/Bphen(40nm)/Li F(0.5nm)/Al(100nm)。在常温下研究了器件的发光层在不同厚度(x=20,23,... 通过改变发光层的厚度,制备了一种双发光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NPB(40nm)/CBP:8%wt Fir6(x nm)/CBP:1%wt Ir(piq)2acac((30-x)nm)/Bphen(40nm)/Li F(0.5nm)/Al(100nm)。在常温下研究了器件的发光层在不同厚度(x=20,23,25,27)时的发光特性,器件色度随蓝色磷光材料Fir6掺杂层厚度的增加,蓝光发射增强,色度向黄白光改变。实验结果表现为Fir6掺杂层厚度为25nm,Ir(piq)2acac掺杂层厚度为5 nm时,器件在小电流密度下达到最大效率10.46 cd/A,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1640 cd/m2,对应效率为4.88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 双发光层 发光层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