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双足痛阈变化与脊髓促炎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彩霞 刘嫣方 +4 位作者 张盼 陈盼 苏兆亮 王胜军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分析脊神经结扎模型(SNL)大鼠脊髓IL-1β、IL-6 mRNA的表达与双足痛觉敏化和异常疼痛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用up-down方法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 目的:分析脊神经结扎模型(SNL)大鼠脊髓IL-1β、IL-6 mRNA的表达与双足痛觉敏化和异常疼痛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用up-down方法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观察痛阈变化趋势;RT-qPCR分别检测不同时点L5-L6左、右侧脊髓背角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5、L6脊神经结扎后3天,手术侧足50%MWT明显降低(P<0.001),至术后21天达最低峰值(P<0.001);与手术侧足相比,对侧足痛敏增加仅在术后10天、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脊神经结扎后7天,手术侧脊髓背角IL-1β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脊神经结扎后7天、14天,手术侧脊髓背角IL-6 mRNA的表达增加(P<0.05),术后7天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后14天,但无统计学差异;脊神经结扎后10天、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非手术侧脊髓背角IL-1β、IL-6 mRNA的含量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5、L6结扎后,双足均发生痛觉敏化和异常性疼痛现象,但结扎侧足出现痛敏的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脊髓中IL-1β、IL-6 mRNA随着时间的进程而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结扎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细胞因子 IL-1Β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